金克木在家乡的红色往事

百科   2024-10-14 10:04   安徽  

                      发表于《淮南日报》2024年10月14日1版

金克木在家乡的红色往事
 

金克木(1912-2000年),生于江西,祖籍寿县。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他以传奇的小学毕业跻身北大讲堂。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金克木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等。另有译文集、散文集、诗集、小说集多种。

金克木的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寿县度过的,人们知道的多是他勤学励志故事,鲜有人知,少年金克木还有过一段值得记录的红色往事。

《新青年》读后之变

金克木自幼就喜爱读书,他在自传体小说《旧巢痕》中回忆,很小的时候就“趁记性好,把‘四书’念完就念‘五经’……到十岁再念诗词歌赋、古文……十岁以后念点古文、唐诗、《纲鉴》。十岁前后,旧学要接着学,还要从头学新学”。共产主义知识是“新学”的内容之一。金克木9岁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在他15岁时,就接触了中国共产党刊物《新青年》。

1991年,三联书店出版金克木的《旧学新知集》,金克木在“自序”中回忆了这段往事:“那是小学毕业后的一九二六年,我看到了两部大书。一是厚厚的五大本《新青年》合订本,一是四本《中山全书》。这照亮了我零星看过的《小说月报》《学生杂志》《东方杂志》。随后又看到了创造社的《洪水》和小本子的《中国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杂志,后来成为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刊物,19236月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是中国共青团中央的刊物。

1927年,金克木15岁。那一年北伐军打到了长江流域,金克木在家人的安排下到乡下亲戚家躲避兵灾,意外地碰到了一位名叫警钟的男孩。两人以一本石印本的《荀子》为缘,结成了朋友。他们先是互相谈论古文诗歌,不久后,金克木从警钟的书架上搬下《新青年》一至五卷的合订本来看。

这件事对金克木的影响非同小可。为什么呢?金克木先生在《井中警钟》中说:“有一天,我把书架上的五大本厚书搬下来看。原来是《新青年》一至五卷的合订本,他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他马上翻出‘王敬轩’的那封抗议信和对他的反驳信给我看。我看了没几行就忍不住笑,于是一本又一本借回去从头到尾翻阅。……我已经读过各种各样的书不少,可是串不起来。这五卷书正好是一步一步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展示出新文化运动的初期过程。看完了,陆续和警钟辩论完了,我变了,出城时和回城时成为两个人”。

《新青年》一至五卷,使金克木得以初识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目,胸中旧学新知的碰撞交汇,眼前良朋益友的切磋辩论,待到回城,遂有焕然一新之感。

党组织的秘密信使

1928年,金克木16岁,小学毕业后没钱上中学,已经辍学三年。金克木思想上的变化引起党组织的注意。虽然没有加入党团组织,但已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开始做一些外围工作。当时正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时期,在中共寿(县)凤(台)临时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共凤台特支(化名“冯德芝”)于1928年2月在白塘庙小学成立;中共寿县县委于19283月在城关成立

7月,少年金克木接受寿县党组织的安排,藏着党组织油印的秘密材料,从古城靖淮门跨过北门桥,来到北关集,然后沿八公山下古道,一路如风,向凤台县白塘庙方向赶去。当时天气酷热,金克木一路上忍饥受渴,连走带绕,天色将晚时才赶到白塘庙小学,见到凤台县地下党组织的同志。

当时正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一直在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因为事先没有联络,地下党组织的同志看到秘密材料,心里都很紧张,担心会不会是敌人施展的什么阴谋,于是对金克木进行审问盘查。审查主要是在两个“化名”问题上进行,金克木咬紧牙口说,安排他送材料的朋友是“陈支”,收材料的朋友是“冯德芝”,其他事情一概不知道。“陈支”是寿县城关党支部的化名,“冯德芝”是凤台县特支的化名,这一说清,问题迎刃而解,大家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金克木的特殊信使任务也顺利完成。

《难忘的影子》是金克木的又一部自传体小说,《真假信使》这一节还原了这个故事后说:“这些油印品是什么”,金克木心中一清二楚,“是号召工农起来暴动的宣言,预定在这一两天内两县一起散发,造成声势的”。

当晚金克木在白塘庙住宿。党组织连夜召开特支会议,讨论金克木带来的文件与材料,并给予“这孩子不错,大有希望”的鉴定结论。第二天,党组织负责人亲自把他送到很远,告诉他如何从峡山口过河,抄近路回家。

成为共青团团员

经受了秘密信使的考验,金克木被寿县城关党支部秘密列为培养对象,推荐到寿县三十铺小学教书。在学校,一颗少年跃动的心被信仰之火点燃,产生了无限的激情,他不断听“同事背讲《共产主义ABC》”,参与建立农民协会和儿童团组织。不久,三十铺成立了团支部,金克木担任了宣传委员。短短一个学期,金克木多次接受党组织委派,到堰口、瓦埠、团城子等地,或是从事党的外围组织活动,或是参加党的秘密会议

半年后,金克木到凤阳第五中学读书入学,未几就因学校停课整顿,无奈返家。1929年暑假,金克木通过亲戚的穿针引线,来到凤台县齐王庙(现属潘集区架河镇)小学教书。地处偏僻的齐王庙小学是凤台县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当时的校长王介佛与妻子胡之光都是中共凤台县早期党员。党组织以齐王庙小学为基地,开办平民夜校,扩大革命宣传,由王介佛担任校长,胡之光以教师身份配合丈夫工作。至于王介佛叛变革命、胡之光英勇捐躯,那都是后来的事情。

金克木在齐王庙小学教书一年,不仅教国文,还兼教英语,而且教学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以致放寒假时,学校担心他不再回校,还将书箱专门“扣押”学校。齐王庙小学有好几位共产党员,在这样的环境中,金克木的思想进一步受到熏陶。他在《难忘的影子·游学生涯》一节中写到:“这一年也并未虚过,同学中有三个大学生,分别是上海大学、中山大学、武昌政治干部学校的学生,都受过一九二六到二七年的洗礼。”

这三位同事对他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讲不少见闻给他听外,还一直鼓吹他出门上大学,而且确定要去北平(北京),因为,一则那里有许多著名大学,二则生活费用便宜”。1930年,刚刚成年并受过红色革命影响的金克木离开家乡,走上求学之路。

                     深度了解寿州历史文化,请关注“水泊寿州”

水泊寿州
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史研究发布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