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寺传说
按:这个题目是我临时起的。
民谣有“寿州以南小南海,保义是个晒网滩”。我们知其然,保义在海水中为高亢缺水之地,备受干旱困扰,民不聊生,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龙灯祈雨传统。我们不知其所然,是干旱之外大片的水灾,人们与小南海中的黑龙也好,苍龙也好,因为泛滥成灾,结下了深仇大恨,人神之斗,从未停止。
我就怀疑,远古时代的寿之南小南海,是精卫填海顺带填上的,真是沧海桑田啊。
民间文学中的传说故事,有“本文”和“异文”之别,比如“牛郎织女”的传说,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异文”传播。寿地就有“孤堆借碗”“金鸡地”等不同“异文”故事,不过都大同小异罢了。这是因为,民间传说故事是口头文学,在口传的过程中没有固定文本,每个讲述者既是讲述者,也是传播者,是故事的使用者和故事异文的创造者。没有固定的文本是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其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9月1日,我的公号发表陈立松先生的《黄城寺》后,有一位在俄罗斯的叫孙中年朋友留言,讲了一个与黄城寺有关的寿县以南“小南海”的故事:传说远古的时候,寿县以南号称小南海,有一条黑龙时常兴风作浪,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有洪门、青城、黄城、青莲四神出来终于降服了黑龙,人们为了纪念这四位神仙,分别在众兴集建洪门寺,在保义集建黄城寺,堰口集建青莲寺,杨仙铺建青城寺以纪念。据传说,当初黑龙作怪的时候,有螺蛳精、火龙、金小燕前来帮助黑龙,一并被四神降服在炎刘庙的东面。现在,分别叫金小燕,火龙岗,螺蛳堰的地名还在。
2023年出版的寿县文史资料《寿县地名故事》将四座寺庙的传说都收集到了,在流传的过程中,除了陈立松的《皇城寺的由来》,其它三篇早已脱离了“降服黑龙”的故事内核。成书前,因为个别篇目太过“迷信色彩”而被拿下。今天,再以公号将四座寺庙的传说全部发表出来,请读者甄别。
皇城寺的由来
陈立松
从前,寿州瓦西地区有四座寺庙,即:青莲集的青莲寺,保义集的皇城寺,荆塘集的青城寺,众兴集的红门寺。说起这四座寺庙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寿州城以南是一片汪洋,称为“小南海”。海中有条苍龙年年兴风作浪,泛滥成灾,百姓受害。这苍龙贪恋红尘,命令手下精怪通知周围百姓,每年送四个貌美女人,否则就会涨水。百姓为了生活,只好答应。苍龙见百姓将女子送至岸边,便口念咒语,用手一指,海中立即现出四个滩子,滩子上现出玉楼琼阁,然后把少女一个个接进楼阁。
这一年,苍龙见百姓不送闺女,便派手下精怪沿庄逼索。百姓都把女儿藏了起来。苍龙大怒,又发大水,淹没了无数村庄,淹死了无数百姓。没死的人抱住树干顺流而下,漂到寿州八公山脚下,被山洞里的茅仙看见。茅仙问:“你们是哪里人,为何流落到这里?”百姓将受苍龙所害之苦讲述一遍。
茅仙久居山洞常年苦修,神通广大。但他知道苍龙不好对付,便亲赴西山请求青莲、皇城、青城、红门等四位道仙相助。他们商定了一个除害计划:四位道仙分赴海中四滩擒捉苍龙,茅仙把守峡山截击。
夜幕降临后,四位道仙身带隐身草,悄悄地来到了滩上。滩上灯火通明,楼阁金梁玉柱上雕满了跃龙飞凤,庭院水池中金鱼戏水,红荷摇曳。楼阁内顿时笙萧玉笛,歌舞升平。苍龙正在庭院里散步,只见他肚大腰圆,猪嘴獠牙,一副妖魔怪相。四位道仙早已隐在画廊门侧,当苍龙刚要入门,四位道仙迎头挥剑喝道:“孽龙遭剑!”
只听“嗖”地一声,苍龙双臂齐断。苍龙惨叫一声:“不好!”驾起云来向北逃窜。
四位道仙跟踪追击。当苍龙逃到峡山时,遇到等候多时的茅仙。茅仙迎头一鞭,“喀嚓”一声,地动山摇,苍龙被砸到了地下。峡山也被劈成了两半,小南海的滔滔海水从峡山口一泄而尽,露出了陆地。茅仙与道仙相会,几个人哈哈大笑。
从此后,百姓们安居乐业。他们万分感激茅仙和青莲、皇城、青城、红门等四仙,就在茅仙居住的山洞前,建了一座茅仙寺;又在过去“小南海”的四滩上,分别建了青莲寺、皇城寺、青城寺和红门寺,年年敬供香火。
青莲寺
顾明
在寿县堰口镇青莲村境内,有一处青莲寺遗址,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遗址主要为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器物主要有陶豆、鬲、罐、盆、盘、碗、杯、觚、尊及石斧、石镞等。文化内涵接近山东龙山文化。
话说年年有个三月三,王母娘娘过寿诞。群仙赴过蟠桃会,王母娘娘开了言。她说,人间还有很多名山胜水缺少神仙主事,经过玉皇大帝同意,你们家孩子没有工作的可以安排到各个地方去。
东岳大帝听到后心里高兴,他觉得这是一次机会,既然是玉皇大帝同意的,那就是有编制的正神啊。他有一个小女儿碧霞元君,爱如珍宝,一直舍不得离开身边。安排远了吧,见面难,安排近些吧,往哪去呢?
他就站在泰山顶上四处看,当他往北看时,发现一处北山,那个地方有山有水,峰峦叠嶂,山清水秀。只是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他对就碧霞元君说,你就到那个地方主事,送子送福,庇佑众生。这个地方指的就是寿县八公山。
于是,碧霞元君从三月三开始出发。这一天她走到了现在的保义堰口镇地界,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到了青莲村范围内。她就发现当地地势高凸,远望北山,跟这儿高低差不多。她心想,要是能把北山填高一点该有多好呀。另外东边有湖(瓦埠湖),西边有塘(安丰塘),怎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呢。于是她就停下来,想找一户人家打听打听怎么回事。找来找去,发现一个晒太阳的张老汉,“我是因为年龄大了,逃不走哇,这个地点看起来不错,但是地势高岗,塘水进不来,湖水用不上,跟没有有什么两样呢?
碧霞元君牢记父亲的嘱咐,要为当地苍生谋福。她说,你能不能把铁铣借我一用,我把这儿铲平一点不就行了吗,张老汉说,穷的叮当响,只有一把木铣,还是豁牙的,你看看可能用了?说着递给了碧霞元君,碧霞元君使劲一挖,挖起一铣土来奋力向北山扔去。北山增高了,成了现在的模样。
碧霞元君到达北山正好是3月15日。修建奶奶庙,专司送子送福,享受人间烟火。所以,三月十五庙会是寿县及周边地区人们来此祈愿祝福的盛大庙会。
她挖土的地方形成一个坑,就是现在的张陂塘,现在是小一型水库,至今发挥着灌溉农田的重要作用。为什么叫张陂塘呢,盖因老汉姓张,家住此塘岸边。当时面积有1000余亩。随着年久失修,张陂塘南端逐渐形成荒滩,长满野木杂草,1997年金德元任堰口镇党委书记,组织全镇民工利用冬闲时间,按照10亩左右一口塘的标准,修建了31口精养塘,取名堰口镇综合养殖场,现由曹本伟承包从事甲鱼养殖。该场现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从木铣上散落的土垃,形成了多处高丘孤堆(堌堆),就是后来的丁家孤堆、大孤堆、小孤堆、双孤堆……其中最大的孤堆就是青莲寺遗址,现在最高处是青莲小学。还有丁家孤堆遗址,两地相距约5公里,当初济祁高速寿县段要经过此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6月开始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前期调查得知,丁家孤堆遗址是一处包含有龙山时代晚期至西周等多个时期遗存的复合型遗址。
她脚踩地形成的两个脚印,就是现在的青莲小学门口的池塘和其西侧的寺西大塘,后来这两塘长满荷花,全部为青颜色。荷花有深红色、紫红色、粉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花色非常丰富,其中间色的颜色多样,有白里带红,红里带粉等颜色。唯独这里的荷花是青颜!大概碧霞元君的碧,青色也。所以当地人称此处地名为青莲,以前还有青莲乡,现已并入堰口镇了。
再说青莲寺,碧霞元君设立奶奶庙,就把当时山上的和尚安置到青莲高台上,故名青莲寺。到了清朝末期,为支持办学,州衙将寺内和尚安排到三觉寺,寺庙改为校舍,命名“端本初等学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县府将校更名为“寿县青莲寺学校”,现在为公办的青莲小学。
青城寺
吴勋本
青城寺,位于安丰镇青城村境内,传说早前有三个寺院鼎力对峙,即青城寺、观音寺、洪门寺。
在清朝中期,青城寺有三座大庙,占地面积约30-50亩。现仍然存在一个高台。庙内旗杆耸立、有多名和尚念经、烟雾缭绕,庙台比周边庙田高出10m左右,至今还有和尚炼丹缸葬的一座坟墓完好无损。曾传说青城寺是乌龟地,外貌像一只大乌龟,脖子长50米,还有一口井,名叫乌龟井,井水很旺,当时是供和尚吃水之用。传说乌龟成精后,要向安丰塘方向跑,被当时的县吏刘之治用弓箭刺瞎眼睛,死在此处,不然五里长岗(现为长岗支渠)就成了乌江了。
青城寺向东有二公里处,葬有一座坟墓,名为小姑坟。“小姑”即未婚少女,河南来的,死在此处,已列入寿县古文化遗址。每年正月十五日凌晨,周边群众自发来烧香、拜神,以求子嗣,坟前有石头香炉一个,群众求拜很灵验,经常有还愿物品等。
青城寺东半公里处,有商小集郢等。在1989年平大寨田时挖出一个墓穴,墓里埋葬铜钱好几筐,风化后成为灰烬。还有一对金镯约500克,一对耳坠50克,一对金簪子,形似筷子、半截方棱、半截圆柱体。此物已被当时县文物博物馆馆长涂树田鉴定,属于地下古物。金镯接头处刻有“南王十女”字样。涂说是南唐王第十女儿,在战乱时流落他乡,死而葬入地点。并有一块棺板2mX0.8m大小,后放在吴本成院内,有老恙病的人,前去刮木熬水,以求治病。
红门寺的传说
朱道春
据说明末崇祯年间,在如今的安徽省寿县众兴镇鲁圩村老墩队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当时鲁圩村地界建一红门寺,僧人几十,寺庙占地面积足有二十亩。红门寺在芍河东岸,与西岸的众兴镇老街清凉寺隔河相望,二寺所处环境水路、陆路交通极为便捷,唯有红门寺香火旺盛。其中主要因素是传言红门寺很有灵气,凡是不能生育的或者欲生男丁的夫妇只要到红门寺烧香求佛基本上都能如愿以偿。于是百里之外的良家女子怀揣着愿望从四面八方涌向红门寺。
红门寺附近还有二处古墓遗址:一个叫单谷堆,另一个叫双谷堆(现在为国家文物保护遗址)。鲁圩村古时很有名。处在鼎盛时期的红门寺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位半路出家的和尚,他不是一般人,乃是当朝皇上的老表,因犯下死罪后,皇上偏袒他才送到红门寺当了和尚。红门寺自从他的到来便开始踏上毁灭之路。
皇上的老表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花和尚”“骚和尚”。他把寺内的方丈、主持及一帮僧人全不放在眼里,有了皇上的撑腰他专横跋扈,对方丈,主持不断打压、排挤,致使方丈和主持弃寺远去。其他僧人见状无不敢怒而不敢言,对其言听计从。
看到寺庙里络绎不绝的烧香女子,皇上老表就垂涎三尺,心痒难耐,逐渐露出了丑恶的本性。香客多了,寺庙所得捐赠的香火钱也就多。皇上也从国库拨银两每年给红门寺进行修护,皇上老表利用这些钱暗地里在寺庙修了机关和地下通道。红门寺与单谷堆、双谷堆地道都是互通互连的。所谓机关也就是在佛像前面烧香磕头处安装了二块对接的木板,看到漂亮女子只要一搬动机关,二块木板自动脱离,人也就落到下面的地下室里,二块木板又反弹回去恢复原状。被捕获的女子抵抗不住和尚的奸辱和无端地蹂躏,女子不给回家,长期扣留在地下室供他们享受和任意摧残。
一开始有良家女子烧香不归,家人便来到寺庙打听,得到和尚的回答是:“烧完香就回去了。”家人认为可能回家路上走失,也许遇到其它不测,就是没有怀疑红门寺和尚干的孽事。回到家后也只好慢慢的寻找,痛苦地等待。往后,象这样的失踪案屡次发生,人们便向寿州知县报了案。县太爷也感到此事很蹊跷,为了弄清真象,他派了一员干将化妆成货郎模样,挑上针线,香荷包等一些女子用的东西到红门寺门口兜售,暗中监视寺庙动态,侦察取证。奇怪地是这里和尚争着购买这些玩意。
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又发现女子烧香失踪,断定是红门寺和尚所为,侦察人员立即赶回向知县做了汇报。知县大人是一位为民正直,聪明机智,胆大心细的父母官,听过汇报对天长叹:“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事,罪恶滔天啊!”次日,知县大人率领浩浩荡荡地官兵把红门寺围得水泄不通。进寺搜查,官兵把和尚逐一控制,五花大绑,在搜查中于一密室发现地道口,官兵奋勇进入地下道,又将皇上老表擒获。在地下室里同时解救出所有扣留的女子。
清剿了红门寺,可是知县大人忧心忡忡,没有喜悦之情。他知道这个十恶不赦的和尚是当朝皇上的老俵,怎么处置必须要禀告皇上才能行事,如果不妥,自己性命也难以保住。为此,知县大人细心写好奏章派快马进京呈递皇上,请求谕旨如何处理红门寺,如何处置这些和尚。
一月后,皇上派一亲信大臣到寿州向知县传达皇上的口谕:“红门寺封掉,和尚就罢了”,意思就是将红门寺封存,和尚就放走算了。显然又是皇上偏护他老俵,知县大人领旨后,心想,这么大的事情哪能如此草率呢?现在老百姓的愤恨情绪如烈火在燃烧,和尚不杀难以服众,那有颜面相见自己的黎民百姓。知县大人回到家中彻夜不眠,反复寻思,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皇上叫把红门寺“封“掉,我就用大炮”轰“掉;和尚”罢“了,我就用”犁耙”。经过周密思量,知县大人冒着生命安危与皇上玩一次音同字不同的文字游戏。
天光大亮,知县大人传皇上口谕,从当地驻军借来数门大炮上船顺水路南下到达红门寺芍河西岸,大炮架在堤坝上,坐西向东,一排炮口对准红门寺,一声令下,大炮齐射,轰鸣不断,万人围观,拍手称快。把红门寺轰成一片废墟。迎着硝烟尘土,官兵们又将捆绑的和尚统统押出,直立活埋在地下,脖子和头露在外面。得到通知的老百姓早把自己家的老牛牵来,驾上犁田用的铁耙等候在一侧,老牛身后各有一名手持皮鞭的老百姓,一声招呼,对准老牛的屁股狠抽一下,老牛痛得朝和尚狂奔而去,铁耙在和尚的头上犁来耙去,和尚头血肉模糊,顷刻间命归西天。“炮打红门寺,耙犁和尚头“,伸张了正义,惩罚了丑恶,老百姓解气啊,烟花爆竹放了几天。
事后,消息传到皇上耳边,皇上有苦说不出,倒也佩服寿州知县大人的聪明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