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伤寒论》113方——第38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健康
2024-11-27 06:03
山东
1
神乱
——
刘渡舟医案
董某某,男,
28
岁。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烦躁不安,或胆怯惊怕,或悲伤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听、幻视、幻觉
“
三幻症
”
,胸中烦闷难忍。舌苔白厚而腻,脉
弦滑
。辨为肝气郁滞,痰浊内阻而上扰心宫。处方:桂枝
6
克,生姜
9
克,蜀漆
4
克(以常山代替),龙骨
12
克,牡蛎
12
克,黄连
9
克,竹茹
10
克,郁金
9
克,菖蒲
9
克,胆星
10
,大黄
9
克。
服药
2
剂,大便作泻,心胸顿觉舒畅,上方减去大黄。又服
3
剂后,
突然呕吐痰涎盈碗
,从此病证大为减轻,最后用涤痰汤与温胆汤交替治疗而获痊愈。
蜀漆乃常山之苗,其功用与常山相似,有较强的催吐祛痰作用。用量一般在
3
~
5
克,但还要注意水炒先煎,以减少其对胃肠的刺激而消除致吐等副作用。
如果药店不备蜀漆,也可用常山代替。
从临床运用来看,用蜀漆和大黄黄连泻心汤及远志、菖蒲合用,治疗属于痰热上扰,蒙闭清窍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
服药后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吐则多为痰
涎
,泻则多为胶黏秽物,其后都能使精神安定下来。
[
《经方临证指南》
1993
:
9]
按语:神乱而有痰郁之恙,以舌厚而腻,脉来弦滑为凭。痰热扰于心宫,则心神烦乱
:
蒙蔽清窍,可见三幻之症。治疗应侧重涤痰清热而开心窍,故于救逆汤中加竹茹、胆星、蒿蒲、郁金、黄连、大黄,同时去大枣、甘草以防其助湿生痰。
《
临证指南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名医经方验案
》
论:本条是典型医案。胸中烦闷,舌苔白厚而腻,脉弦滑,合上神乱诸症,就是痰壅胸中,填塞心窍症。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汤再加味,呕吐痰涎盈碗则愈。
受精神刺激得病,气厥不降也。胸中烦闷者,此同栀子豉证病理,此是肺气不降,津不雾化,变生痰涎,壅塞肺气,不得布散,所以烦闷难忍。痰塞心窍,所以舌苔白厚而腻,火不得宣,所以心烦,痰涎上停心下空旷之地,痰饮郁格,所以脉滑,胆木不降,所以脉弦。胆逆则惊,肝从陷下则恐,痰迷心窍,神气失归,所以幻觉。所有的证都是痰迷心窍证。蜀漆吐胸中之痰壅,加竹茹,胆星,郁金,以行痰浊,加二黄瘀热。
2
狂证
——
邢锡波医案
彭某,男,
58
岁。患伤寒证
11
日,虽经发汗
3
次,而发热恶寒不解,身体困顿不支,食欲不思,夜不能寐,口燥舌干,脉象
浮软
。此系过汗损伤津液,而外不解,阳气已伤。此时应以扶阳育阴之法,辅以宣邪外达之剂,助正以祛邪。医者不知,认为阴虚而邪不透,与以辛温补阳散邪法治之,参附和荆防并用。服药后,心中烦躁,惊狂不安,辗转床头,起卧叫喊。余诊其脉,
细数而浮,按之无力,
舌质绛而少津,此乃平素阳气不足,病后因汗不如法,经过多次发汗,津液先伤,阳气耗损。当津气两败之际,病邪仍胶结不解,既不经误治,已感困顿不堪,而医者,复以温燥辛散之品,竭阴助热,不但外邪不解,而辛温燥热之药,又复内迫以助病势,故现惊狂不安之症状。若不速为挽救,则一阵大汗,将变为虚脱之证矣。遂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因患者汗出不禁,为防止大汗淋漓,造成虚脱,故处方时,未去芍药。处方:桂枝
5g
,生牡蛎
15g
,生龙骨
15g
,蜀漆
6g
,芍药
12
克
,茯神
15g
,生姜
3g
,小枣
15
枚,甘草
10g
。嘱其连煎
2
剂,隔
4
小时服
1
次。服药后,精神逐渐安静,略能入睡,惊狂之象不再发作。然胃呆仍不能食,遂以此方加养胃育阴之品,连服
4
剂,症状好转,食欲渐展,连服
20
余剂,始恢复正常。
按:
用火劫的方法,强迫其汗,致汗多而亡阳。在出汗的过程中,阳气损伤,阴液劫夺。身体之衰弱,已呈困顿不支濒于垂危的现象,而其火劫之热毒,仍随经内迫,致精神失常,而成惊狂不安之状态。本方用
桂枝以解太阳未尽之邪
,同时
扶心脏垂危之阳
,佐甘草以养心气。精神之惊狂不安,固由于火毒之内迫,而虚阳之浮越,亦有密切关系。龙骨、牡蛎有镇静安神之作用,更兼龙骨、牡蛎为收涩之专药,可以止汗固脱。精神之所以反常,系受火毒之影响。蜀漆能清热散逆,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惊狂不安之证,多发于过汗损阳伤阴之后,再受热邪之侵袭而发生。亦有体素阴虚,内蕴郁热,再经火劫,或辛热药之刺激,亦能造成惊狂不安之证。这种惊狂不安症状的产生,不论由何原因所造成,都属于病势较为严重的情况。
《经方治验神经精神疾病》
3
不寐
——
刘含堂医案
周某某,女,
56
岁,退休工人。
1989
年
10
月
21
日初诊。患者平素善于操持家务,劳心过度,
1
月前出现夜不能寐、烦躁,在本厂曾服西药镇静安眠剂,初服有效,此后无效。现症:主症如上,每晚仅能维持
2-3
小时睡眠,甚至通宵不寐,偶有心悸,畏寒怕冷。舌淡,苔白稍腻,左寸脉虚。诊为不寐,辨证为心阳不足,虚阳浮越,神不守舍。治宜温心阳,潜虚热,安心神。拟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加减,处方:桂枝
10
克,炙甘草
6
克,生牡蛎
15
克(先煎),生龙骨
15
克(先煎),生姜
6
克,大枣
6
枚,茯苓
30
克,炒枣仁
30
克,五味子
30
克。水煎服,
5
剂。
二诊:能安睡,烦躁消失,继以上药
6
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因劳心过度,损耗心阳,出现心阳不足,虚阳浮越,心神不能守舍。治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遵陈修园的用法,以茯苓易蜀漆。方中桂枝、甘草温补心阳,牡蛎、龙骨以潜敛浮阳、重镇安神,生姜、大枣健脾益胃,茯苓养心化痰,加五味子、炒枣仁以收敛心气、养心安神。
《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本条言遵陈修园法,以茯苓易蜀漆,此法可以参考。
本案是没有误吐下或火迫。观
桂甘龙牡汤与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汤二条提纲,是不可以茯苓易蜀漆的,病理不同,无可替代。
如真有心宫痰浊之惊狂,是不可替代的。
4
惊恐证
——万生友医案
梁某,男,
36
岁。病因大惊而起,日夜恐惧不安。晚上不敢独宿,即使有人陪伴,又难安寝而时惊醒。白天不敢独行,即使有人陪伴,也触目多惊而畏缩不前。每逢可怕之事即使并不可怕的事,也常引以为怕,即自发呆而身寒肢厥,拘急并引人阴筋,手足心出汗。发作过后,则矢气尿多、饮食减少,舌质苔白,脉弦。投以桂枝汤去芍药加龙骨牡蛎等(桂枝
12
克,炙草
24
克,
生
姜
9
克,大枣
6
枚,生龙骨
50
克,生牡蛎
50
克,远志
9
克,桂圆肉
100
克,小麦
100
克),连服三剂。夜寐渐安,恐惧感减,发呆次数减少,可以独自外出行走,不再需人陪伴。(万友生,《伤寒知要》)《
聂氏伤寒学
》《
名医经方验案
》
论:本案
日夜
恐惧不安,
还是阴阳不交。
胆浮于上而失根,则易惊生,木陷于水,寒水不升,则生恐惧,
还是浊降不降,清阳不升。
发呆者神气不足,神魂失归之义。
阴阳不交者,惊则气厥也。
肢厥者,是虚寒之象。再加上蜀漆就更好了。
此未生惊狂,而生惊恐,其实一理。
5
心中烦惕
——
陈文渊医案
张某某,男,
26
岁。某钢铁厂炉前工人。盛夏之夜卧于电风扇下,翌晨感到一身尽痛且微恶寒,自认伤寒发汗便罢,于是一上班遂到炉前以火迫汗,果大汗淋漓。嗣后每日早晨恶心,午后微寒,旋即热作。辄服银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病增无减,且伴自汗肢厥,倦息怕风,恶梦纷云,心中烦惕,惴惴不安等证,纠缠月余,遍治罔效,邀余诊治。索前医诸方药视之,悉知中药用辛凉解表,益气固汗;西药有心得安、安定、谷维素、维生素
B6
。诊舌胖尖红,苔薄白,
脉五、六动辄一止
。辗转静思,想起仲师
“
火邪
”
致病之方证,颇为合拍。欣然疏方:桂枝
10
克,常山
6
克,龙牡各
20
克(先煎),党参
15
克,附子
3
克,炙甘草
10
克,生姜
3
片,红枣
6
枚。服
1
剂汗少悸减,服
3
剂诸症若失。邂逅于途,谓一切康安。《当代医家论经方》
论:脉一止者,此为结代之脉,此为浊气上填,隧路不通也。常山者,代蜀漆去心宫痰浊也。
6
心悸早搏
——
刘含堂医安
赵某某,女,
65
岁,教师。
2002
年
4
月
1
日初诊。
2
周前不慎感冒,出现寒热、头痛、身痛等症,前医予荆防败毒散为汤剂,药后
全身大汗出
,寒热疼痛诸症消失,但接着出现心悸、烦躁,遂到市内某医院作心电图检查,提示房性早搏,服西药治疗无效。查其早搏每分钟出现
6~9
次,动则加重,头面烘热,气短,自汗,畏寒,饮食及二便正常。舌淡而暗,苔薄白,
脉虚有间歇
。诊为心悸(房性早搏),辨证为心阳心气不足,虚阳浮越,心神不宁。治宜温补心阳,益气活血,潜敛浮热,养心安神。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加减,处方:桂枝
10
克,炙甘草
6
克,生牡蛎
15
克(先煎),生龙骨
15
克(先煎),茯苓
15
克,龙眼肉
30
克,山茱萸
15
克,党参
10
克,丹参
12
克,炒枣仁
15
克,生姜
6
克,大枣
6
枚。水煎服,
5
剂。
二诊:心悸减轻,早搏减至每分钟
1~2
次,烦躁消失,继服前药
6
剂后,早搏消失,其他症状亦消退。追访年余未复发。
按:患者年逾花甲,形体已衰,感冒后服发汗药太过,汗出较多,损伤心气心阳,虚阳上越,神不守舍,以致出现心悸(房性早搏)。投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加减,以桂枝、甘草温心阳,党参养心气,茯苓、丹参养心活血,龙牡潜敛上浮之阳,镇心安神,姜枣益脾胃,加龙眼肉滋养心血,善治心悸,且有助于扶心阳,山茱萸补敛肝肾,有益于心阳之敛降,炒枣仁养心安神。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现代主要应用于感冒、流感、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不齐、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精神分裂症、阿米巴痢、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心阳虚所致的惊恐证等。辨证要点为寒热、有汗、胸闷、痰涎多、惊狂烦躁、卧起不安、胸腹动悸、苔黏、脉滑等。
《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
脉虚,心悸,烦躁,畏寒,自汗,气短,此为虚烦。
大汗出
——心悸——桂枝甘草汤
大汗出
——奔豚——桂枝加桂与苓桂枣甘汤
大汗出
——惊狂——桂枝去芍加蜀龙牡汤
大汗出
——虚烦——桂甘龙牡汤,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
7
心律失常——奚凤霖医案
营某,女,
28
岁。
胸闷心悸
3
年余,曾在某院诊断为冠心病、房颤。经多方治疗,症状稍减,但房颤未消失,转请奚老诊治。初诊:近月来头晕、心悸、气怯等症加重,伴胸脘气闷、纳少、
心胸懊恼
,莫可名状,夜间更甚,起卧不安,曾服双嘧达莫(潘生丁)、地高辛(狄戈辛)等西药亦不见减轻。苔薄,
脉细至数不调
。心率
120-130
次
/
分,心律不齐。血压
160/90mmHg
,心电图提示:
①
房颤
:
@ST-T
改变。辨证为心阳不足,心气不匀,心神失养之怔忡证。治以通阳潜镇、养心安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桂枝
10g
,蜀漆
10g
,龙骨
30g
,牡蛎
30g
,炙甘草
15g
,党参
15g
,麦冬
15g
,五味子
5g
,干姜
3g
,大枣
5
枚。
复诊:服上方
7
剂后,胸闷心慌明显好转,脉律较前整齐但夜间心悸仍作,疲乏气短等症仍有,舌体胖,舌质淡红,苔薄。原法有效,续进三诊:至
3
周后复诊时,自诉心悸等症消失,稍有胸闷、倦怠乏力,脉偶结代。复查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再进上方
15
剂,以资巩固。
按:
心阳虚损,心神浮越,甚则亡心阳所致之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烦躁惊狂等,
奚
老喜用桂枝加龙牡汤、桂枝甘草龙牡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具体应用中,对因心阳虚损而致心悸怔忡,并有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房颤者,
奚
老常用桂枝甘草龙牡汤主治
:
若心动过速或房颤发作而伴有惊悸不安者,则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治。桂枝加龙牡汤不但治心阳不振而又心血不足的心悸怔忡,并且对自汗、盗汗、多梦等症状颇有效。奚老应用以上三方时,其中炙甘草均重用,每剂用达
16~30g
,意在益气通血脉,而收调整脉律之效。
《经方治验心血管疾病》
论:心悸与胸闷同见,这胆肺俱逆之象,胆逆阻肝,则郁冲心悸。
这个懊恼,就是虚烦的烦躁。
心律失常,脉动每分
120
就是脉数之义。脉细为木郁,数为中虚,胆木不降,阳气离根之象。细数不调,也是结代之象。心悸者,木气郁冲,皆有结代之象。
8
心律失常
——
颜德馨医案
王某,男,
47
岁。患顽固性心律失常
3
年,呈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或三联律。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
40070
次,最多时每小时达
2624
次
:
超声心电图示:升主动脉扩张。服大量西药治疗无效。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初诊时:患者胸闷,心悸惕惕然,头晕肢倦,手足不温,少寐,
舌红苔白腻
,
脉沉细结或代
。证属阳虚心气不足为本,气血瘀滞为标。治以温阳益气,化瘀通络。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附子
6g
,炙甘草
6g
,五味子
6g
,丹参
15g
,蒲黄(包煎)
15g
,麦冬
9g
,川芎
9g
,薤白
9g
,黄芪
30g
,煅龙骨
30g
,煅牡蛎
30g
,桂枝
3g
。每日
1
剂水煎服,连服
21
剂。
二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面亦有润泽,胸前区时有堵塞感,口干苦而不思饮,少寐,舌淡紫、苔白,
脉沉迟
。以前方酌加健运脾胃之品,盖脾统四肢,土旺则诸脏可安也。处方:上方附子用
9g
,加苍术、白术、茯神、远志各
9g
,小麦
30g
,石菖蒲
6g
。服
2
个月。三诊:患者诸症大减,神清气爽,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
按:本例心律失常属中医学
“
心悸
”
范畴。《诊家枢要》云:
“
阴胜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
”
治以温通心阳,益气活血为法。方以参附汤、生脉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方合治,并加石菖蒲引药入心。虽舌红用附子,但方中炙甘草、麦冬、煅龙骨、煅牡蛎等可制附子之刚燥。得效后守法续进,增强温阳之力,合健运中焦、护养心神之法而奏全功。颜老治疗本病在温阳基础上加黄芪、生蒲黄益气化瘀,使脾运健,瘀血通,心神宁而心悸愈。
论:舌红为火逆不降,苔白腻为肺气不降,
上焦不通。
脉结代
者,应是胸实壅塞,隧路不通。沉迟者,阴盛太过之脉,上侵清阳也,加附子、白术,温阳建中,以障下焦阴邪也。
9
寒热自汗
——
刘绍武医案
1963
年春,余从刘绍武师临证,有路姓中年患者求诊。每日午后先微恶寒,旋即热作,并汗自出,历两小时许,热、汗渐止,心中
惕
惕,惴惴不安,多方求治,未曾一效。脉之,则三五辄一止。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救逆汤。患方持方既走,师忽悟曰:
“
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递汤证也,数载难逢之良机,岂可失之。
”
遂追返,改投此方曰:
“
此方虽与当证相合,然非常用者,效与不效,必来复诊。
”
越二日,路欣然而至,曰:
“
药一帖,次日即发热汗出俱止,惊悸亦大减。
”
脉之,仅稍涩。继服两帖,后未再作。三年之疾,一旦霍然,药中肯祭,效若桴鼓,由是更知经方之妙,不可胜言。(《伤寒一得》)
《经方直解》
论:本条是桂枝汤证,营卫不和,所以寒热汗出。
是汗出泄阳,导致的心中惕惕,惴惴不安。此从心中惕惕,惴惴不安论,以为是柴胡加龙牡汤。从午后寒热,并自汗出,两小时止,则为桂枝汤证。
详情请观桂枝汤证与医案。太阳八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于其时发汗则愈,桂枝汤主之。
10
青年
遗精
——
王占玺医案
一男学生,
23
岁
,
学生,
1979
年
12
月
11
日初诊。近一年来发生,
失眠,
经常
遗精,伴腰酸腿软,小便频,耳鸣胁痛,
患者为第五胎,身体稍差,
舌苔薄白,六脉虚大
。余无阳性体征。
辨为先天不足,心肾失摄,
以致发生遗精尿频失眠等证,拟调补心肾,降逆安精为治,
仿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
桂枝
10
克,生牡蛎
30
克,生龙骨
30
克,白芍
15
克,甘草
10
克,当归
10
克,茯苓
12
克,川芎
6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
服用
4
剂后,睡眠好转,遗精减少,胁痛耳鸣等症状亦相继减轻,舌脉如故,又将上方加合欢皮
30.0
克,夜交藤
30.0
克,又服用
10
余剂,遗精由每天均遗转
2
周只有一次,除仍稍有睡眠多梦之外,其他症状消失。观其脉仍虚大,舌质红,邀用上方加生地
20.0
克,易生姜为干姜
3.0
克,用
5
剂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10.0
克,早晚各服
1
丸为之缓治其本。
《伤寒论临床研究》
《实用经方集成》
论:虚大之脉,大为阳减,虚为浮芤之象。本案可以从虚劳论治,用桂枝龙牡汤,然后还有薯蓣丸。
(微商—勿扰、
中医号主—勿扰)
不读《伤寒论》,不入中医门,
不读《黄元御》,不入伤寒门。
购书学习,请加好友
、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kxMjAwOA==&mid=2247523273&idx=2&sn=8a1ed0e4e351f037837a178d13f1455e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
《金匮悬解》内伤——惊悸奔豚
《伤寒论》113方——第38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读《伤寒论》,为什么要读《黄元御》
《金匮要略》虚劳——酸枣仁汤,大黄䗪虫丸
《伤寒论》113方——第37方、桂枝加桂汤
发于民间的独家笔记——《伤寒之道》
中医精要:气机升降与五行
《金匮悬解》虚劳——肾气丸,薯蓣丸
《伤寒》113方——第36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金匮悬解》虚劳——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伤寒论》113方——第35方、桂枝甘草汤
读懂伤寒论,才问世间病
《金匮悬解》虚劳——脱气,失精,桂枝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113方——第34方,苓桂术甘汤
中医人,一定要读《黄元御》
《金匮悬解》虚劳——滑精,无子,盗汗
《伤寒论》113方——第三十三方、芍药甘草附子汤
学习《黄元御》——推荐《伤寒之道》
《金匮悬解》虚劳——亡血失精
《伤寒论》113方——第32方,桂枝加附子汤
自学中医——两本书就够
《金匮悬解》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
《伤寒论》113方——第31方、栀子生姜豉汤
自学中医——要读对的书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狐惑,阴阳毒
《伤寒论》113方——第30方、栀子甘草豉汤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百合病
《伤寒论》113方——第二十九方、栀子鼓汤
《伤寒之道》——解决自学入门难
《金匮悬解》疟病——白虎加桂枝汤,鳖甲煎丸
《伤寒论》113方——第二十八方,栀子干姜汤
学习中医,就是日积月累反复的研究《伤寒论》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疟病
《伤寒论》113方——第27方,栀子厚朴汤
《金匮悬解》暑病——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
《伤寒论》113方——第26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伤寒之道》——货真价实
《金匮悬解》湿病——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伤寒论》113方——第25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自学中医,一定要读黄师
六经,各代表什么?入门必看(建议收藏)
《伤寒论》113方——第24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之道》——学习方法
《金匮悬解》湿痹——利其小便
《伤寒论》113方——第23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推荐《伤寒之道》,开启自学模式
《金匮悬解》痉病——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
《伤寒论》113方——第22方、桂枝去芍药汤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痉病
《伤寒论》113方——第21方、葛根黄连黄芩汤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