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伤寒论》113方——第三十三方、芍药甘草附子汤
健康
2024-11-21 06:02
山东
1牙龈肿痛
——闫云科医案
乡邻陈某,女,
30
岁。产后伤寒刚愈,外出复感。症见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
。西医无先表后里之治则,故不予表散,仅针对便秘一症投硫酸镁泻下,药后发热得退。未几,又见上下牙龈肿痛,口渴思冷。因农村条件所限,冬季难有水果,常食生萝卜取快。视其舌淡少苔,诊其脉沉细略数。脉症分析:产后脉细略数,系少阴不足
:
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为阳明有余,治宜滋肾阴,泻阳明。拟甘露饮加减之:
生地
30g
熟地
15g
天冬
15g
麦冬
15g
黄
芩
10g
石斛
15g
杷叶
10g
石膏
30g
二剂
二诊:叙称药后
发热面赤,烦躁难寐
,服药四次,症状一次重似一次。视其倦怠神疲,
面色萎黄
,齿龈表面色泽淡红,虽肿不掀,亦无脓血。舌质淡
白滑嫩
,右侧苔白微腻。闻其声音低微,寡言懒语。询知微恶寒,不发热,但欲寐,头脑空痛,夜间汗出。龈虽肿痛,若含漱热水痛可暂缓。口不苦,亦不渴。切得
脉象沉细。
审症察脉,此阴阳两虚证也。前者少阴不足,阳明有余,
显属错误诊断
。盖产后气血两亏,复又泻下伤阴,阴损及阳,阳不卫外而恶寒,阴不内荣而龈肿。治宜补正扶元,阴阳兼顾。《伤寒论》
68
条云:
“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
今虽未汗,然下亦同理也。拟小剂芍药甘草附子汤,以投石问路。
附子
6g
白芍
6g
炙草
4.5g
一剂
三诊:服后一时许,甚感恶心,欲吐不得,烦躁不安,片即能安卧,龈痛略减,知药已中病,原方加量。附子
10g
白芍
10g
炙草
10g
一剂
四诊:牙龈肿痛大减,恶寒头痛亦轻,口不干苦,脉较前有力。更增其量。附子
15g
白芍
15g
炙草
10g
一剂
五诊:肿痛全消,诸症均失,惟倦怠神疲,拟归脾汤加附子、白芍善后。
按:本案产后气血两虚,复经误下,致阴阳两伤,本应阴阳双补,而惑于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予以滋阴清热,以致阳气更虚,出现面赤心烦等虚阳上浮之象。尔后根据症状及误投寒凉之教训予以补阳益阴。先以小剂试之,药后恶心呕吐,乃阴阳相
乘
,格拒不纳之象,继而安卧无恙,为阴阳交泰,已复平秘之故,遂用重剂而收功。王冰云: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正此之谓也。
真寒假热辩证要领
,肿处色淡不红,舌淡白嫩,汗后恶寒,口不苦,不渴,得热痛减。若火热之证,当红热肿痛,脓血腐秽,便干溲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
若为阴虚,应五心顺热,不恶寒,舌红少津,口干思饮,脉象细数。临证若详细辨认,不难别也。
少阴病主症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属全身性虚寒证,多由太阳病传来,或误治后邪陷少阴而致。
2
畏寒
——
随志化医案
张某,男,
40
岁,
1986
年
8
月
21
日就诊。时值酷暑盛夏,而病者却厚衣加身,仍打寒战。自述因天热贪凉,夜宿树下,晨起即感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自认为感冒,遂购
APC
三片服之,半小时后大汗淋漓,良久方止。自此,觉气短懒言,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倦卧欲被,动则汗出,半月未愈。舌红苔白,
脉迟无力
,此乃大汗伤阳耗阴所致。治以扶阳益阴。方药:白芍
12
克,炙甘草
10
克,附子
15
克。服
2
剂,四肢转温,汗出停止,病愈体安。
[
河南中医
1988
,(
5
):
34]
按语:
“
汗而发之
”
,是治疗外感之常法,然汗不得法,往往变生他证。本案发汗太过,伤阳损阴,而见畏寒怕冷,动则汗出等症,以芍药甘草附子汤扶阳益阴以救误,属方证相对,故获良效。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沉迟无力,阴盛脏寒也。畏寒怕冷者,少阴之阴盛,木气之阳陷,营血不升,卫阳不出也。本案是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的,桂枝解表寒,但是时令为盛暑,而寒邪可以不计,所以人虚而贪凉,则成此证,不用桂枝解表,用附子即里即可。
3
自汗
如泉
——
闫云科医案
许某,女,
65
岁,住城内周家巷。暑天大热,饮冷过多病头痛发热(体温
39℃
)。自服
APC4
片,致大汗淋漓,热虽解,而汗出不止,神疲乏力。因循迁延
20
余日始找予就诊。患者面色萎黄,倦怠头晕,汗出如泉,拭之复涌,身不热,体不痛,畏寒,唇冷若冰霜,手足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
脉沉细略数
。综观此病,既非太阳中风证,亦非太阳少阴两感证,有似太阳病漏下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汤证,其实亦非,乃汗多伤阴,阴损及阳之芍药甘草附子证也。拟:白芍
10
克,附子
10
克,炙甘草
10
克。一剂症减,二剂痊愈。
按: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为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也
:
太阳少阴两感证,以脉微细、但欲寐、无汗恶寒为主症,绝无汗出不止、口渴思饮
:
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太阳病过汗后,遂漏不止,表邪未解而阳气已伤。三证异于本证,皆有表邪也。本案为过汗后表邪已解,阳气不固、津液大伤之阴阳两虚证,故遵《伤寒论》
“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
之旨,用之果验。《临证实验录》
《
临证实验录
》《
100
首经方临证要点
》
论:脉沉细略数者,沉细为阴盛下寒,数为阳气不降,外蒸而汗泄。也是内寒风动,风泄卫阳,而汗漏不止之理。附子温肾阳以疏木,芍药甘草,疏木建中,升清阳之陷也。
附:
APC
是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这个药物的简称,这个药物主要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
A
表示的是阿司匹林英文的首字母,
P
是非那西丁的英文首字母,
C
是咖啡因的英文首字母
.
这个药物是属于一种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退烧以及缓解
头痛
、神经痛、
牙痛
、
痛经
、四肢
关节痛
、肌肉痛等各种
疼痛
问题,主要是一个对症处理的药物。
4
自汗
畏寒
——刘含堂医案
黄某某,男,
48
岁,干部。
1997
年
4
月
5
日初诊。
1
年来常有汗出,白天夜间一样,曾在市内多所医院治疗,长期服中西药物,罔效。查其形体瘦弱,精神疲惫,口渴,畏寒怕冷,饮食及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苔薄白,
两尺脉沉弱
。诊为自汗,辨证为阴阳两虚。治当扶阳益阴。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处方:生白芍
10
克,炮附片
10
克(先煎),炙甘草
6
克,乌梅
10
克,生龙牡各
15
克(先煎)。水煎服。服
4
剂,汗止,继服
10
剂以巩固疗效。追访年余未复发。
按:本例自汗,为阴阳两虚所致,如口渴,左尺脉沉弱为阴虚
:
畏寒怕冷,精神疲惫,右尺脉沉弱属阳虚。取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以附子、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加乌梅、生龙牡以生津敛汗。
芍药甘草附子汤,现代主要应用于头痛、肩痛、腰冷痛、胃脘痛、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关节痛、痛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腓肠肌痉挛、汗后亡阳等。辨证要点为阴阳两虚,或寒邪所致诸痛证(头痛、胃脘痛、下肢关节痛等)。此外芍药甘草附子汤即芍药甘草汤加附子,只是芍药、甘草两味药量各减去一两,前述芍药甘草汤的现代应用,如兼有阳虚的一面,则亦可酌用本方。
《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
脉沉弱者,阴盛而下寒也。自汗者,内木疏泄而汗漏不止也。畏寒者,肾阳之败也。附子一味,温肾阳而升木陷,则自汗与畏寒皆止。芍药甘草汤,疏木而建中也。
芍药不是补血,是行血的,所以所谓的阴阳两虚之阴虚,是错误之论。
12
产后
坐骨神经痛
——
王占玺医案
产后受冷坐骨神经痛,痛经,偏头痛:
1976
年
7
月
12
日,应江西省德兴县医院刘荣高医师邀请会诊,患者高某,女性,
36
岁。患者从前年因产后着冷患腰腿痛、痛经、经期血色鲜红如水状。
11
个月前又增加经期左侧头痛,经当地医院诊为
“
坐骨神经痛、偏头痛
”
,经治已久,不但无效,反而逐日加重,目前两腿及腰痛加重,不能弯腰,尤以经期痛经头痛及腰疼痛加重,时白带较多,舌体肿大,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坐骨神经痛体征明显。综观此证,为血虚挟寒所致,遂给予芍药甘草附子汤、当归四逆汤及当归补血汤加减:白芍
18
克甘草
9
克制附片
15
克当归
12
克细辛
3
克桂枝
10
克木通
3
克生黄芪
18
克台乌药
15
克大枣
4
枚(去核)每日煎服
1
剂。服用
10
剂后,腰腿疼痛及头痛消失,白带减少,月经来潮亦未犯病,只于着凉劳累后稍有腰部不适感,但不疼痛,余无其他症状。舌体胖大好转,舌苦稍腻,脉象较前好转稍大,但仍无力,嘱将前方再服
10
剂,隔日
1
剂为善后处理。
《伤寒论临床研究》
13
风湿性关节炎——胡希恕医案
霍某,女,
54
岁,小学教师。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多年。手小指关节屈不得伸,腰引及大腿疼,行动困难,稍坐久即不能起。与桂枝汤加茯苓、苍术、附子,
症不减
。与下方得速治:赤芍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附子三钱。生薏苡仁八钱,
编者按:更方为芍药甘草附子汤加薏苡仁而成。胡希恕先生讲《仲景方剂学》时曾说:
“
薏苡仁为解凝性利尿药,与附子为伍,解胸痹痛,治关节痛也好使。
”
由此可知,治疗关节痛,苍术、附子为一个对子,薏苡仁、附子也是相似的一个对子,须知。
《胡希恕医案医论集粹》
14
多发性关节炎
——
矢数道明治验
54
岁男子,颜面黑褐色,肥胖型。
4
年前患多发性关节风湿病,曾在大学医学院治疗。现在手指、腕、膝、足关节等肿痛,最近右肩至上臂关节疼痛。初与薏苡仁汤,关节风湿病即好转。
“
五十肩
”
逐渐加重,疼痛难忍。与二术汤、十味挫散、五积散、葛根汤加减等无效,并针刺治疗
1
个半月,亦无疗效。由于肩背拘急严重,为缓解肌拘急之目的,故转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末(芍药
0.6g
,甘草
0.4g
,加附子末
0.5g
),服
2
次。
1
周间甚为高兴,
1
个月后能够抓电车吊环,肩背肌拘挛变得柔软,
2
个半月基本已愈。虽然由于时日的经过,有自然治愈之可能,但服用本方数日间,疼痛速消,肌拘急缓解,应为本方之效果。(《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汉方治验选
读》
18
汗后小腿痉挛——余迪华医案
徐某,男,
60
岁,装御工人,于
1958
年
3
月
9
日,由其家人抬来就诊。自诉:前两天突然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骨节酸疼,中度咳嗽,鼻塞流涕,卧床不起。自认为重伤风,服
A/B/C
片,出汗甚多。出汗后自觉热退,全身发冷,恶风,有显著衰竭感。前两夜腓肠肌强度痉挛各
3
次,每次约一分钟,发作后小腿不敢直伸,直伸后又欲发作。平素劳乏后也每易发生小腿抽筋,下肢无力,口渴,小便少,不思食。体检:体温
36
度,急性病容,神志清楚,被动体位,颜面苍白,舌淡苔少,
脉象细弱
,每分钟
60
动。处方:
芍药
9
克,甘草
9
克,桂枝
3
克,附子
1.5
克,太子参
9
克,两剂
复诊:病人步行来诊,据说服药一剂后,小腿抽筋即停,出汗现象也止,全身症状显著好转。以原方去附子,加生姜,大枣,再服
2
剂。半月后随访,愈后未再复发。《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19
下肢痉挛——江尔逊医案
治某患者,男,
45
岁,
1992
年
12
月
14
日诊。平素体健,喜锻炼,“下蹲起立”,一气可作数十次。家居
5
楼,常快步上下楼梯,聊以健身强筋。
1
个多月前,赴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半月,适逢气温骤降,会毕冒雪游览长城,以及终日乘车、徒步久行市区。数日前,始感下肢酸软,未予重视。
2
日前,下班回家,即感左下肢疼痛加重,步履受限。是夜病肢痉急挛痛,腿屈曲而不可伸,动则挛痛(可见局部肌肉痉挛跳动)不可忍。因患肢悬位则疼痛加剧如刀割,故不可站立,欲行而寸步维艰,伴患肢冷,得暖稍缓。患者经日卧床,呻吟呼痛不已。自服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未效。江老诊之,详参病史,细析其因,断为锻炼无度,损伤筋脉;寒凝气滞,收引挛急。乃治以舒筋活血,通经散寒,缓急定痛法,予舒筋活血汤加减:羌活
6g
,防风
10g
,荆芥
9g
,独活
10g
,当归
12g
,青皮
6g
,续断
12g
,杜仲
15g
,牛膝
10g
,五加皮
15g
,枳壳
6g
,乳香
10g
,没药
6g
,红花
6g
;辅以针刺昆仑、阳陵泉、承山、委中,留针数十分钟。疼痛遂缓,脚略可伸,患肢渐温。继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伸筋草、甘松、陈艾等,每日
1
剂,煎水趁热熏洗患肢。自此,守法以内服、针灸、熏洗坚持治疗,并嘱保暖避寒。数日后,可拄杖室内活动;再
1
周,即能下楼,逐渐康复如初。江老治疗急重证(尤其是痛证),善以针灸、药治并举,内服、外治兼施,也是其学术特点之一。
论:针灸,缓解疼痛最快,这个也是疼痛救急最好的方法。本案不是芍药甘草附子汤,对比医案,理解辨证。本案典型的寒凝痹着,如加上桂枝,羌活等温经解痉之药,就可以了。
20
频烦小腿痉挛——
矢数道明治验
守某,
87
岁,女。初诊为
1969
年
4
月。因而是对汉方药已有
10
年经验的高龄患者。当时患胃下垂,体型消瘦,有贫血倾向。面色苍白,易患感冒,无食欲。因胃肠长期不适而备受折磨。
10
年来曾投给过多种处方,但自从用葛根汤提取物粉末剂(
1
次
2g
,
1
日
2
次)作预防感冒药服用以来,已不再感冒。
尤其是常服茯苓饮提取物粉末剂后,身体日渐健壮。因而尽管处于年老体弱时期,
10
年来却能坚持从事花道的教授工作至今。血压亦稳定在
140/80mmHg
左右。
患者过去若走远路,脚部疲劳时,夜间常发生腓肠肌痉挛,但近
1
个多月来并未过劳,却不知何故频繁地发生腓肠肌痉挛,有时一连几晚地发作,夜半常因疼痛难忍而起床。按压腓肠肌时,并不感到很硬,但患者却甚感疼痛,因而暂停常服的茯苓饮,用芍药甘草汤提取物粉末剂
1.7g
并添加加工附子粉末
0.3g
,共
2g
,
1
日
2
次。服药
1
个月后,患者称,服药几天后,原来每晚都发生的腓肠肌痉挛,一下子就停止了,至今未再出现。(《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汉方治验选
读》
论:日本医家的处方剂量小,却是让患者长服。有点是西药的服法。也有点保健品的用法。刚入门的小白,由于不懂辨证用药,又想安全用药,可以学此。
21
左脚抽筋
——
赵亮医案
吴某,女,
72
岁,
2018
年
8
月
14
日初诊。患者左脚常无明显诱因出现抽筋,多汗,出汗以后背前胸为主,虽值盛夏,酷热难耐,然不胜空调,白天靠风扇降温,夜间风扇亦不用,无口干口苦,眠差,入睡困难,偶心悸,无头晕,纳可,二便正常。舌淡苔少,脉沉细。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附子
15g
白芍
20g
炙甘草
10g
红枣
15g
苍术
15g
茯苓
30g
桂枝
20g
煅龙骨
30g
煅牡蛎
30g7
剂,水煎服,日
1
剂。
后服用膏方治疗
1
个月余,无脚痉挛,余症皆减。
《经典经方实践录》
22
足根痛——叶桔泉医案
潘某,女,
43
岁,瘦长身材,面色苍黄,患足跟痛,右足更甚,步履艰难,已
3
个月余。诊之,
脉沉细弱
,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无异状,惟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腰以下冷感,予芍药甘草汤加制附子
6
分,嘱服
3
剂。数月后,遇于途,她喜形于色地说,药真灵,我的脚跟痛已痊愈,并介绍他人来诊。《中医百年临床家——叶桔泉医案》
(微商—勿扰、
中医号主—勿扰)
不读《伤寒论》,不入中医门,
不读《黄元御》,不入伤寒门。
购书学习,请加好友
、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kxMjAwOA==&mid=2247523145&idx=2&sn=106605ffe277d42c46e26c14effc452f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
《金匮悬解》内伤——惊悸奔豚
《伤寒论》113方——第38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读《伤寒论》,为什么要读《黄元御》
《金匮要略》虚劳——酸枣仁汤,大黄䗪虫丸
《伤寒论》113方——第37方、桂枝加桂汤
发于民间的独家笔记——《伤寒之道》
中医精要:气机升降与五行
《金匮悬解》虚劳——肾气丸,薯蓣丸
《伤寒》113方——第36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金匮悬解》虚劳——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伤寒论》113方——第35方、桂枝甘草汤
读懂伤寒论,才问世间病
《金匮悬解》虚劳——脱气,失精,桂枝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113方——第34方,苓桂术甘汤
中医人,一定要读《黄元御》
《金匮悬解》虚劳——滑精,无子,盗汗
《伤寒论》113方——第三十三方、芍药甘草附子汤
学习《黄元御》——推荐《伤寒之道》
《金匮悬解》虚劳——亡血失精
《伤寒论》113方——第32方,桂枝加附子汤
自学中医——两本书就够
《金匮悬解》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
《伤寒论》113方——第31方、栀子生姜豉汤
自学中医——要读对的书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狐惑,阴阳毒
《伤寒论》113方——第30方、栀子甘草豉汤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百合病
《伤寒论》113方——第二十九方、栀子鼓汤
《伤寒之道》——解决自学入门难
《金匮悬解》疟病——白虎加桂枝汤,鳖甲煎丸
《伤寒论》113方——第二十八方,栀子干姜汤
学习中医,就是日积月累反复的研究《伤寒论》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疟病
《伤寒论》113方——第27方,栀子厚朴汤
《金匮悬解》暑病——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
《伤寒论》113方——第26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伤寒之道》——货真价实
《金匮悬解》湿病——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伤寒论》113方——第25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自学中医,一定要读黄师
六经,各代表什么?入门必看(建议收藏)
《伤寒论》113方——第24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之道》——学习方法
《金匮悬解》湿痹——利其小便
《伤寒论》113方——第23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推荐《伤寒之道》,开启自学模式
《金匮悬解》痉病——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
《伤寒论》113方——第22方、桂枝去芍药汤
《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痉病
《伤寒论》113方——第21方、葛根黄连黄芩汤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