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十六章
虚劳一:脉弦而大,弦而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此段见《伤寒•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阳衰而脉减,大则为阴衰而脉芤,减则阳气不足而为寒,芤则阴血不充而为虚。虚寒相合,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以其阳升而不降,阴降而不升,上热下寒,阴中无阳,精血失统故也。
中气者,交济水火之媒,水火不济,总以中气之虚。后世医法不传,治此乃用清凉滋润,中气崩败,水走火飞,百不一生。今之医事,不可问也。(漏下者,非经期而血下,血暴脱者,谓之崩中,如堤崩而水泄也。血续失者,谓之漏下,如屋漏而水滴也。)
1 脉弦而大,弦则为阳衰而阳减,大则阴衰而脉芤,减则阳气不足而为寒,芤则阴血不充而为虚,虚寒相抟,此名为革,革者,如鼓之皮革;外见弦紧如皮革,内空虚大而无力(无血)。外见弦紧如皮革者,阳气不足也,虚芤内大而无力者,阴血不充也。妇人见此脉,则半产漏下,男子见此脉,则亡血失精。以其阳气逆升而不降,阴亡血虚而不升,上热下寒,阴中无阳,精血失统故也。
2 阴阳之要,阴平阳秘也。虚劳之病,阴不平而脉芤,则半产漏下、亡血失精;阳不秘则脉弦,阳减而为寒。阴不平而阳不秘,上阳下阴,阴阳不能交济也。也是阴阳俱虚,外见紧弦,内见虚芤。阴不平则脉芤,阳不秘则脉弦,革脉,即外见弦紧而内见虚芤。
革脉,外见弦紧,内芤虚大,外弦紧如鼓之皮革,重按脉芤虚大之义。水寒而木陷,则见弦紧,弦者,细也,紧如琴弦之义;芤者,亡血也,阴血不充而脉空也。
虚劳之弦大,亡阴之虚芤,外见弦紧也,大而内空,重按无力。区别于外感,阳明腑实之脉大,大而缓实,重按有力。同是脉大,一虚一实也。
3 妇人则半产漏下,是或半产,或漏下之义。半产者,胎殒而流产之义,血脱而阳减,脉见弦大。漏下者,漏下不止,如屋漏不止,血续流失,阳减而内芤,脉见弦大。
男子则亡血失精,是或亡血,或失精之义。亡血者,或吐衄上亡,或便溺下亡,或刀斧所伤,营血亡失而内芤,阳亡不秘而弦大。失精者,纵欲失精,泄肝肾之阳根。
重点,本卷是内伤虚劳,故亡血失精,皆从虚劳解。内伤虚劳,区别于外感杂病。(卷八,吐血下血一,此亡血者,也因虚劳也)
4 本条以虚劳之脉,而解虚劳之理。血阴也,血中之温是为阳,血损而阳减,故阴内芤而阳外弦。精为阴,精中之气是为肝肾之阳,失精则阳泄,故内芤而外弦。下条,表阳离根而脉大即是,肝肾内藏之阳气,即为表阳之根也。阳减则弦,血亡则芤,即为虚劳。
论:此脉弦而大,亡精失血。此弦大者,当见脉数,也就是亢进。
附:张锡纯,论心病治法医案一条,以供参考。
有下焦阴分虚损,不能与上焦之阳相维系,其心中之君火恒至浮越妄动,以致心肌亢进者,其人常苦眩晕,或心疼,目胀,耳鸣,其脉象上盛下虚,或摇摇无根,至数加数,宜治以左归饮,方用熟地,生地,山药各六钱,枸杞,怀牛膝,生龙牡各五钱,净萸肉三钱,云苓片一钱,此壮水之源以制浮游之火,心机之亢进者,自归于和平矣。
论:本条病例,下焦阴分虚损,上焦阳分不能维系,此即是阴不平而阳不秘也。脉象上盛下虚,应是寸盛而尺虚。摇摇无根,即是重按内芤,至数加数,即是相火不降而阳气上逆也。重按无根,即是下虚,阴不平也,至数加数,即是上盛,阳不秘也。数则上盛,不根于下阴,则君火浮越不归,而心肌亢进也。阳气失根,则升浮而眩晕,头上壅塞,则目胀耳鸣,胆胃郁格,胸胁痞结,则见胸疼。上盛而脉数,阳亢进而阴不平,地黄枸杞山萸肉,以平下焦之阴,生龙牡,收敛浮越亢进之阳火也。阴平阳秘,中气交济,自然能愈。
地黄,是肝木之血药,不是少阴之水药。虚劳,率先伤在厥阴,故本案地黄,是心肌亢进之要药。
虚劳二: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脉大者,表阳离根而外浮,所谓大则为芤也。极虚者,里阳亏乏而内空,所谓芤则为虚也。或大、或芤,皆以劳伤元气之故也。
1 男子平人者,外观如平常之人一样,看不出来有病。
脉大为劳,极虚也为劳,此是从阳气与阴血两个层面,来说明虚劳之脉。
脉大为劳,是指上条脉弦而大,表阳离根而外浮也,所谓大则为芤,此是虚大,重按无力,此是从表阳论虚劳之脉。
极虚也为劳,里阳亏乏而内空,所谓芤则为虚也。(上条)芤则阴血不充而为虚,是阴血亡失而失收藏,所以里阳亏乏也。此是从里阴论虚劳之脉(备注:上条脉芤,芤则为阴血不充而为虚。本条极虚者,里阳亏乏而内空,此“里阳”可能是“里阴”)
2 脉大者,亡血失精而内竭,表阳离根而外浮,所谓大则为芤也。阴阳之要,阴平阳秘也,阴竭不平而阳不秘,阴亡不平则脉芤,阳不秘则见脉虚大而空。
外大为阳气离根,内芤为阴血亡失,外大而内芤,皆是为劳。
阳气不秘之外大,与阴血不平之内芤,或大、或芤,皆是为劳。
3 脉极虚也为劳,附加一些理解。这个男子平人,极虚之脉,应也是指沉、弦、细、微、紧、涩之脉。如虚劳四,男子脉虚沉弦之义,沉弦者,水寒木陷而阳衰也,是为极虚之义,故也为劳。虚劳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提纲,脉极虚芤迟涩,脉诸芤动微紧,此也极虚之脉。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是从阳论,极虚为劳,比如沉弦细涩,是从阴论。
按:卷十一、消渴二:脉迟为劳,劳即营气竭。有书解脉大者,外有余而内不足,此解单论脉象也对,但理论不够精细。
虚劳三: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血者,色之华也,亡血而无以华色,故面色清薄。血弱则发热而作渴,《伤寒》所谓诸弱发热,热者必渴也。热盛火炎,则刑金而作喘。血亡肝虚,风木郁冲,则生悸动。凡脉浮者,皆缘里气之虚,表阳不能内交也。
1 男子面色薄者,此为亡血,不能华色也。
血弱则发热,故主口渴。脉法五十:诸弱发热,脉弱则血虚而发热也。消渴一:肝主藏血,亡血则风动而火炎,津亡肺燥,则生消渴。消渴二,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即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此即是亡血之消渴、营气竭之消渴理论。
相火刑肺,肺逆作喘。亡血肝虚,不能升达,则郁陷而冲击,则生悸动。凡脉浮者,皆缘里气之虚,表阳不能内交也。亡血则阴不平,脉浮则阳不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