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罕见病,包括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和淀粉样变性(AL),是一组发病率低但生物学特性复杂的疾病[1,2]。这些疾病由于其罕见性,常常面临着诊断难题、治疗选择有限以及研究进展缓慢等问题[3]。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对罕见病重视程度的提升,血液肿瘤罕见病的诊疗现状有了显著改善。新的治疗药物,如 BTK 抑制剂,已经改变了 WM 的治疗格局,而对 AL 的深入研究也揭示了疾病的分子机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血液肿瘤罕见病的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诊断的复杂性、治疗的个体化需求、以及长期管理的复杂性都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和研究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些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丁香园特邀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史克倩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晓明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王晓冬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鹏教授共同探讨血液肿瘤罕见病的最新诊疗进展。
史克倩教授、李晓明教授:BTK 抑制剂普及之下,中国的 WM 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BTK 抑制剂在中国的普及为 WM 患者提供了更便利和安全的治疗方案。然而,WM 作为一种罕见病,其诊断和治疗仍面临挑战。WM 的临床表现多样,导致部分患者存在延误诊断或误诊的情况,误诊率在中国部分地区高达 30% 或更高。因此,提高对 WM 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准确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 BTK 抑制剂在大多数 WM 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仍有患者对治疗不敏感或出现耐药性。这要求我们开发和优化针对不同遗传背景和疾病亚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WM 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包括治疗期间的心理辅导、康复护理和营养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经济负担也是 WM 患者面临的问题之一。虽然多数 WM 治疗药物已纳入医保,减轻了大部分患者的经济压力,但仍有部分患者承受着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医保覆盖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此外,对于复发的患者,应提供更多参与国内外新药临床研究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 WM 疾病的认知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制定共识和指南来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耐受性。
王晓冬教授、赵鹏教授:关注血液肿瘤罕见病流行病学数据,更高质量研究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提升
WM 作为国家第二批罕见病名单中的血液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对于 WM 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罕见病研究的难点包括病例稀少、难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和临床试验等。加强国际和国内多中心研究合作,集中资源收集更多病例,以提升诊疗水平,这种团结合作是未来罕见病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理解罕见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新药开发、预后判断以及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对于确保诊疗方案的正确性和避免误诊、漏诊至关重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能够提供更充足的临床证据,提高证据级别,从而指导临床实践,减少诊疗错误。因此,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是医学领域必须普及和推广的重要任务。
总结
近年来,血液肿瘤罕见病尤其是 WM 和 AL 等罕见病的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 BTK 抑制剂等新药的应用,血液肿瘤罕见病患者的治疗格局得到了根本改变,同时也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靶向等新型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国际和国内多中心合作的加强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推进,未来有望实现血液肿瘤罕见病诊断精度与治疗效果的提升,进一步推动血液肿瘤罕见病患者的持续获益。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Shaye
项目审核:李淳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