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岁男性摔倒后脑出血,竟意外查出白血病...

学术   2024-10-30 20:02   中国  


引言


维 A 酸及亚砷酸的成功应用可使大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获得治愈。


但 APL 起病急骤,常因出血并发症早期死亡。快速的诊断、及时开始维 A 酸及亚砷酸双诱导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极为关键。

01


病例:

患者为 15 岁少年男性。以「发热 10 小时、摔倒 小时、CT 发现脑出血 小时入院。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口腔黏膜、皮肤散见出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请。双侧颈部、锁骨上、腹股沟区等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双侧巴氏征阴性。



02
03


血常规:

白细胞 1.10 ↓ (4-10 × 10 ^ 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12 ↓ (2-7 × 10 ^ 9/L),血红蛋白 43 ↓↓(120-160 g/L),血小板计数 10 ↓↓(100 - 300 × 10 ^ 9/L)。外周血涂片:未查见异常细胞。

白细胞警示信息

幼稚粒细胞?左移?异形淋巴细胞?  



04


白细胞散点图(横坐标 SSC:侧向散射光。纵坐标 SFL:侧向荧光):图中白色圆圈内为异常散点。

05


凝血四项: PT 25.210-14 S),APTT 46.322-38 S),TT 32.114-21 S),纤维蛋白原 0.412-5 g/L

D-dimer64.820-2 ug/ml

生化间接胆红素 7.80-14.2 umol/L

颅脑 CT(检查时间 2022-04-04 00:09:20):左额叶高密度较多。

颅脑 CT(检查时间 2022-04-04 09:09:20):左额叶出血范围较前增多,最大截面约 49 mm*41 mm,周围并见散在高密度斑片,脑实质水肿较前明显。左侧脑室-第四脑室见高密度铸型;中线结构局部向右偏移。



06
07


血栓弹力图:凝血综合指数 -8.80 ↓ (-3-3

入院后立即联系悬浮红细胞 2U、冰冻血浆 400ml、人纤维蛋白原 1.5 g 输注,给予酚磺乙胺止血,入院后 小时患者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随即出现意识障碍、癫痫持续状态,予地西泮 10 mg 缓慢静滴,予甘露醇 100 ml 快速滴注。入院后 小时开始呼吸机辅助呼吸。在纤维蛋白原升至 1.5 g/L 时予立即完善。

血髓象:


骨髓免疫分型:


骨髓染色体:


骨髓融合基因


最终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 - RARa 变异型)

临床分析


01

患者往无明确疾病史。起病急骤,以 CT 发现颅脑出血急来诊,血常规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重度,皮肤黏膜出血不著,但有颅脑出血,为此我们立即完善凝血四项、D - dimer。

根据国际血栓止血协会(ISTH)DIC 评分指南,该患者评分为 8 分,DIC 风险评估为「极有可能」。血栓弹力图(TEG)为低凝状态。立即给予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人源纤维蛋白原、单采血小板支持治疗。

止血药物可能并不会减少 APL 患者的早期死亡,反而可能会增加血栓风险,但 TEG 提示患者处于低凝状态,在等待冰冻血浆、单采血小板输注的同时,我们应用酚磺乙胺。

根据 2019 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患者入院 3 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意识障碍,癫痫持续状态;这些均提示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我们给予 20%甘露醇 100 ml 快速滴注。

高 DIC 风险、全血细胞减少、急骤起病,为此我们考虑 APL 可能性极大。在血制品支持治疗下,我们迅速完成白血病 MICM 综合诊断,及时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 - RARa 变异型)。

检验分析


02

青少年全血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病毒感染等疾病,少见的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与临床沟通病情得知,患者近 1 年食量较前偏少,但患者无镜面舌,平均红细胞体积不高,间接胆红素不高,且患者凝血四项提示为 DIC,故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性不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会伴发 DIC,青少年罕有发生 MDS,这不是我们优先考虑的方向。

白细胞警示信息:1、异型淋巴细胞,主要见于病毒感染;2、幼稚粒细胞,结合白血细胞散点图异常,考虑急性白血病可能大;凝血四项考虑 DIC 可能;为此我们高度怀疑 APL,及时同临床医生沟通。

拓展


03

1957 - 1959 年 Hillestad LK 与 Bernard J 首次命名了 APL,并对 APL 的血髓象特点、凝血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1976 年法美英协作组(FAB)首次将 APL 定义为 AML - M3 亚型 [8]。1977 - 1984 年确定 t(15;17)相互易位为 APL 的特征性改变,并将其纳入诊断标准。t(15;17)相互易位形成 PML - RARa 融合基因。

1992 年对 3 种类型融合基因的断裂及连接位点进行了详细研究 [11]。3 型融合基因临床出血情况各不相同。其中 bcr2 型融合基因为变异型,虽有研究认为该型 APL 不易出现凝血异常,但我们的患者却在短短几小时内迅速发生致命性脑出血。

PML-RARa 融合基因模式图

总结


04

在白细胞极度减少时,外周血涂片可能并不能提供准确、有效地诊断信息。而采用电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 5 分类的血球仪,通过白细胞散点图、白细胞警示信息的双重保障,保证了在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的诊断中及时的提供预警信息。

有研究指出,散点图及异常细胞警示信息对白血病的提示符合率超过 90%。警示有原始细胞者符合率 97.5%,警示有幼粒细胞者符合率为 97%,警示有异型淋巴细胞者符合率为 14.7%;典型 M3 散点图(M3 变异型除外)特点为:粒细胞散点图明显上移至中上部,以上部最为致密。

我们的病例因白细胞极度减少,其外周血涂片并未能发现早幼粒细胞。但血球仪中的白细胞警示信息及白细胞散点图却及时地给出了提示。

专家点评


黄春秀主任技师,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维 A 酸、亚砷酸双诱导治疗时代,早期死亡是 APL 患者面临的主要风险。颅脑出血往往是致病性的,是引起患者早期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诊断后的 7 天内均有发生致命性脑出血的可能,且致命性脑出血更常发生在诊断后 24h 内。

对于急性白血病 MICM 综合诊断主要依赖独立医学实验室(ICL)的基层医院来说,充分利用白细胞散点图、白细胞警示信息,与临床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对可疑 APL 做出及时的预警,及时开始维A酸、亚砷酸双诱导治疗,对于纠正凝血障碍、进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此外,美国贝勒医学院德克萨斯儿童医院沈玉雷老师提供的「buffy coat 涂片法」和/或某些血球仪提供的「低值白细胞模式(LW 模式)」均有助于及早预警,降低漏检率。

APL 诊断流程图

编辑 | Bree(jiamei sun)

投稿 | sunjiamei@dxy.cn

题图 | 图虫创意

作者 | 陈湘磊,常津津,刘琳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血液科;孟庆涛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检验科

配图 | 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de la Serna J, Montesinos P, Vellenga E et al. Caus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remission induction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treated with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nd idarubicin. Blood 111(7), 3395–3402 (2008).

[2]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 《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99(23), 4 (2019).

[3]Bhatnagar SK, Chandra J, Narayan S, Sharma S, Singh V, Dutta AK. Pancytopenia in children: etiological profile. J. Trop. Pediatr. 51(4), 236–239 (2005).

[4]Wu J, Cheng Y-F, Zhang L-P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etiological spectrum in children with pancytopenia]. 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 13(9), 718–721 (2011).

[5]Locatelli F, Strahm B. How I treat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of childhood. Blood 131(13), 1406–1414 (2018).

[6]Hillestad LK.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cta Med. Scand. 159(3), 189 (1957).

[7]Bernard J, Mathe G, Boulay J, Ceoard B, Chome J.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 study made on 20 cases]. Schweiz. Med. Wochenschr. 89, 604 (1959).

[8]Bennett J. Proposal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leukemia. Br. J. Haematol 33 (1976).

[9]Rowley JD, Golomb HM, Dougherty C. 15/17 translocation, a consistent chromosomal change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Lancet 309(8010), 549–550 (1977).

[10]Larson RA, Kondo K, Vardiman JW, Butler AE, Rowley JD. Evidence for a 15;17 translocation in every patient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m. J. Med. 76(5), 827–841 (1984).

[11]Pandolfi PP, Alcalay M, Fagioli M et al. Genomic variability and alternative splicing generate multiple PML/RAR alpha  transcripts that encode aberrant PML proteins and PML/RAR alpha isoform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EMBO J. 11(4), 1397–1407 (1992).

[12]王迎, 魏辉, 刘兵城 et al. 三种PML/RARA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山东医药 55(27), 4 (2015)

[13]张鲁壮. 血细胞分析对血液病诊断的启示.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8(1), 2 (2011).

[14]王霄霞,李少禧,杨蓉蓉,金艳慧,杨丽红,谢耀胜.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评价. 温州医学院学报 37(5), 3 (2007).

[15]Abla O, Coco FL, Sanz MA.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 Clinical Guide.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9).


丁香园血液时间
血液时间是丁香园旗下的专业平台,这里有医生同仁分享经验、解读指南、追踪前沿,是血液医生的充电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