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肥大细胞增多」遇上「白血病」,患者确诊后 6 个月去世......

学术   2024-10-22 20:01   湖南  

引言

肥大细胞增多症是异常肥大细胞在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中浸润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异质性肿瘤。本文介绍了一例非白血病性肥大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对肥大细胞增多症现有的诊疗经验进行梳理,旨在与读者一同学习交流!


病例介绍:
患者老年女性,因「盗汗乏力,1 个月内血红蛋白从正常降至重度贫血水平」就诊我院。

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量丰富,肥大细胞占 82.8%,胞核多形,胞浆丰富呈灰蓝色,可见较多紫红色颗粒,某些细胞可见吞噬红细胞颗粒。

骨髓活检病理示:异常肥大细胞广泛增生(约 80%,>15 个/灶),胞体大,胞浆量中等至丰富,胞核多不规则。
         

 

    
图 1.骨髓活检病理

IHC 示异常肥大细胞:CD68+,CD117 强+,CD2+,CK-P -,CD25 弱+,CD3-,CD5-,CD7-,CD4-,CD8-,CD56-,TIA-1-,CD19-,CD20(L26)-,CD38-,CD138-,ALK-,EBER 原位杂交-,MPO-,S-100-,CD43-,Ki67 5%,CD61 巨核细胞+,CD1a-,CD123-,P53-,Langerin-,CD163-,CD35 少量+,CD30+,Tryptase+,CD34-;

骨髓肥大细胞免疫分型:共采集分析 557072 个有核细胞,见 19.3%的异常肥大细胞,CD117、CD33 疑似阳性,在 SSC/FSC 位置示胞体偏大(该类细胞胞体偏大,非特异性结合明显,抗体结合欠佳);

骨髓多重 PCR:融合基因(-),WTI 43.67%,EVI1 1.3%;

骨髓染色体:46,XX[20];

骨髓基因突变组套(172 个):检测到 CSMD1-p.Ser1029Leu(15.6%,临床意义不确定的变异),KMT2D-p.Pro538Ser(52.9%,不排除为胚系编译)。

外周血肥大细胞免疫分型:未检测到肥大细胞。

外周血类胰蛋白酶检测:正常范围。

诊断非白血病性肥大细胞白血病。

治疗:克拉屈滨单药治疗 2 疗程,伊马替尼 0.4 g 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期间骨髓抑制继发重症肺部感染。从始发症状到去世时间仅为 6 个月。

上下滑动查看








肥大细胞增多症定义及分型

肥大细胞增多症是异常肥大细胞克隆性增殖、在组织器官聚集导致的疾病,2017 年 WHO 将该病分为三个临床亚型:皮肤型肥大细胞增多症(CM)、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和肥大细胞肉瘤(MCS)。
         

 

SM 是侵袭性肥大细胞在真皮组织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克隆性增殖,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介质,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SM 分为 6 个亚型:

①骨髓肥大细胞增多症(BMM);

②惰性 SM(ISM);

③冒烟性 SM(SSM);

④SM 合并相关血液肿瘤(SM-AHN);

⑤侵袭性 SM(ASM);

⑥肥大细胞白血病(MCL)。


后三个亚型(④⑤⑥)也称为晚期 SM(AdvSM),其中 SM-AHN(④)进一步分为惰性 AHN(ISM-AHN)、侵袭性 AHN(ASM-AHN)和肥大细胞白血病 AHN(MCL-AHN)三个亚型。   
         

 

其中本文所关注的 MCL(⑥)预后最差,生存时间 6 个月至 2 年。







肥大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SM 常见的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疲劳、体重减轻、盗汗等;同时也会有肥大细胞活化症状包括过敏反应、乏力、眩晕或晕厥、皮疹、瘙痒、皮肤潮红、荨麻疹,也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鼻喉等相关症状,因骨髓侵犯常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症状。







肥大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要点

MCL 的诊断标准:

符合 SM 的前提下,骨髓活检可见不典型、幼稚肥大细胞弥漫浸润(常致密浸润);

胰蛋白酶、CD117、CD25 和 CD2(后两种抗原在正常肥大细胞中不表达)是鉴定 SM 中异常肥大细胞的关键标记物;

骨髓涂片提示肥大细胞 ≥ 20%;

根据外周血中是否存在循环肥大细胞进一步将 MCL 分类:典型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中肥大细胞 ≥ 10%;外周血肥大细胞 <10% 则为非白血病性 MCL。


酪氨酸激酶 KIT 已被证明在 SM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KIT 受体的异常激活会导致皮外器官中肥大细胞产生增加,从而导致器官功能受损或衰竭,超过 90% 的 SM 患者存在 KIT 基因突变,涉及 KIT 受体激活环的 KIT D816V 突变最常被检测到 [1]

但只有 40-67% 的 MCL 病例携带典型的 KIT D816V 突变,比在其他类型的 SM 中更少见。在 KIT D816V 突变「阴性」病例中,一部分病例可能携带 816 密码子的其他突变,而不是 D816V 或是非密码子 816 KIT 突变 [2]。另一部分病例可能为「假阴性」,因此对 KIT D816V 突变的检测应采用高度敏感的 PCR 检测,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肥大细胞活化最佳的有效标志物是类胰蛋白酶。肥大细胞脱颗粒,类胰蛋白酶从分泌颗粒中大量释放入血。基线血清总类胰蛋白酶持续增高是多数 SM 的特点,这一水平反映了肥大细胞的载量。尽管基线类胰蛋白酶不升高(低于 4 ng/mL)在 SM 患者中十分罕见,但类胰蛋白酶水平正常也并非排除 SM 的依据。例如,本文中所提及的患者类胰蛋白酶水平并不高,但仍可通过骨髓穿刺和活检确诊为 MCL。







肥大细胞白血病的预后评估

Jawhar M 等 [3] 对来自多个国家医学中心的 AdvSM 患者诊疗数据采用 Cox 多变量模型分析,并确定以下风险因素与总生存期(OS)相关:

①年龄大于 60 岁;

②贫血;

③血小板减少;

④存在 1 个高分子风险基因突变(SRSF2、ASXL1、RUNX1 等);

⑤存在 2 个或更多高分子风险基因突变。








肥大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表 1.治疗原则 [4]


总结



《成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 年版)》中指出,在 MCL 的治疗流程中,首选临床试验或阿伐替尼/米哚妥林靶向治疗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他可推荐包含克拉屈滨的化疗方案 [4]

MCL 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难度大,易漏诊误诊,预后差,目前多数为个案报道,缺乏大宗病例研究,需得到临床医师重视。


编辑 | Bree(jiamei sun)
作者 | 韩姐姐
投稿 | sunjiamei@dxy.cn
排版 | 姣姣
题图 | 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Verstovsek S.Advanced systemic mastocytosis:the impact of KIT mutations in diagnosis,treatment,and progression.Eur J Haematol.2013;90(2):89-98
[2]A. Reiter, T.I. George, J.R Gotlib, New Developments in Diagnosis, Prognost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Advanced Systemic Mastocytosis, Blood 135 (16) (2020) :1365–1376,  [3]Jawhar M,et al.MARS:Mutation-Adjusted Risk Score for Advanced Systemic Mastocytosis.J Clin Oncol.2019;37(31):2846-2856.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中国肥大细胞增多症协助网络.成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12):969-978.

丁香园血液时间
血液时间是丁香园旗下的专业平台,这里有医生同仁分享经验、解读指南、追踪前沿,是血液医生的充电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