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要点 ·
1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些表述与7月会议基本一致,对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所以会议进一步强调“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
值得关注的是,与7月会议相比,本次会议表述新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积极进展”。我们认为,接下来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政策更加偏向前者。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认为,目前政策端最大的积极变化是认识到经济中的困难,有了这一点认识后,在经济未回升之前,政策暖风会持续。
在政策定调上,本次会议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而7月会议的表述是“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相比之下,我们认为,为了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目前宏观政策确实在转向。但需要提醒的是,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预计积极政策会不断推出,但也不会大规模刺激。
2
关于总量政策,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9月24日,国务院新闻新闻发布会提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平均降幅50bp左右)及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bp、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20bp,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逆周期发力的决心。我们在报告《宏观政策:暖风会持续》中提出,下一阶段稳健宽松周期仍将继续,年内有望再降准,LPR和存款利率或也将下调。此外,本次会议再次强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我们认为理论上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表现,并缓解居民提前还贷的趋势。
在财政方面,本次会议指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今年以来,财政两本账支出占GDP的比重回落较为明显,城投债的净融资额落入负向区间。专项债发行进度在上半年不及预期,直到近期才有所提速。我们预计,接下来财政政策会继续加码,加快节奏,需要持续关注财政的力度,这对于政策端引导预期,提振信心至关重要。
3
在房地产方面,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体方向主要包括: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我们预计,房地产政策会做进一步调整。一方面,为了稳定市场,地产收储或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包括大城市在内的限购政策或有所调整,相关政策还需持续跟踪。此外,本次会议再次强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我们认为理论上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表现,并缓解居民提前还贷的趋势。
在提振信心方面,对于企业端,会议提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有待提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有待改善,我们认为会议政策落地将有助于提振民企信心。对于居民端,会议提出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强调就业问题。一方面,“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在扩内需方面,会议指出“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这主要包括两条主线:一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二是,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考虑到消费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近期促销费政策陆续推出,比如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在8月初已全部下达到地方。接下来,促销费政策或进一步加码,政策效果的释放有待持续观察。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抓好食品和水电气热等重要物资的保供稳价”。“切实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已经转向,但也不会大规模刺激。所以当前政策是暖风,不是热风。
4
本次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市场稳定发展。这些政策已经在改善市场情绪,要彻底扭转颓势,还需要跟踪政策的落实情况。如果财政政策及时发力,将有助于提振基本面预期,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或不及预期,海外需求或下降。
中东:“油库”中的机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七(海通宏观)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