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郭沫若之子钢琴教育家郭志鸿基于即兴伴奏创作现象小议

文摘   2024-11-14 05:00   江苏  

“吴跃华歌”微信公众号导读:近闻,1932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的大文豪郭沫若之子,即钢琴教育家郭志鸿(母亲中国名字郭安娜)去世!

尽管我跟他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但鉴于我的书《中国钢琴即兴伴奏文化史考释评》中引用他的话两处,因此记忆深刻。所以我在此写点心得借此向他略表哀悼之情!

《钢琴艺术》杂志称郭志鸿教授是“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但我只称郭志鸿教授为“钢琴教育家”

依据是,1999年第5期《钢琴艺术》发布的采访郭志鸿的文章里,郭志鸿自己是这样说的:“我......1949年3月8日回到中国,至今整整50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日。可以肯定地说,我主要是个钢琴教师。这又主要是由于我跟过前面提到过的名师。我有过名师指导,这是可以夸口的,这给了我做别人老师的基础和信心。”

郭志鸿教授对自己演奏方面的评价是:“幼少时我是‘战争儿童’,我没有经过附小、附中那种系统的科班训练。从20世纪50年代直到70年代末,几乎不间断地钢琴艺术之外的活动,没有可能搞系统性规律性的专门练习和演奏活动。直到80年代才搞过一段演奏活动。在演奏方面,(我)不能和职业钢琴家相提并论。”

尽管郭教授5岁就开始学钢琴,但学了四年就中断了。不过千叶县这个地方,我记得日本闻名世界的那个著名女艺伎就出生在这里,或许这里的环境中音乐氛围浓厚。但1949年后郭教授回国了。可想而知,搞钢琴的他在那个年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经历。因此,因时代原因,他确实也不可能跟职业钢琴家相提并论。

再看他对自己创作方面的评价是:“我没有较专业地学过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只听过波波夫讲的曲式与作品分析。他讲得很好,我受益匪浅。但是我写钢琴曲,主要在于那是个‘敢想敢闯’的年代。”

我觉得郭教授真实在!关于他的创作我无法全面评价,倒是他的话对我们作为教师必备技能的即兴伴奏很有启示。

郭教授曾说:“1963年,我和郭淑珍、刘德海等一行人受赛福鼎之邀到新疆伊犁地区演出和招生,当地流行的一首民歌就叫《黑眼睛的姑娘》,郭淑珍每到一地都唱这支歌,很受欢迎,我当时用钢琴为她即兴伴奏,从新疆回来后,我就把它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了”(见廖久明主编,郭沫若家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43)

也就是说,郭志鸿的钢琴曲《黑眼睛的姑娘》就是在“即兴伴奏”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查看该曲,第一段确实像伴奏谱,后面的部分钢琴独奏曲织体才更浓。中国那时这种基于“即兴伴奏”创作出钢琴作品的做法很普遍,如郭志鸿还说:“大概是1964年左右,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方针发生了变化。一切‘大洋古’(西洋古典作品)都不许弹了。后来又传达了中央有关音乐创作要‘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指示。接下来就是面临着教材的危机,我和刘诗昆、储望华等人组成了教材创作小组,我把深受群众欢迎的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作品现在看来虽然有一些粗糙,但写得很快,立竿见影,还体现了‘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要求”(廖久明主编,郭沫若家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43)。

这里所谓的“改编”显然就是像《黑眼睛的姑娘》一样的创作方式。这提醒我们,以往我们都是觉得先得学会点创作技法再去搞即兴伴奏,但郭教授这个高级,他从即兴伴奏基础上进一步搞创作。这是个特殊现象。本书《中国钢琴即兴伴奏文化史考释评》中对此现象做了专门详细分析。欢迎大家关注!

有人可能质疑我只称他为“钢琴教育家”的做法欠妥,认为他演奏、创作水平在那个年代就是很高了啦!我们得按照那个时代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他。

我觉得这样想也有道理。但如果我们放眼历史看,我国自主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一般人认为起始于“学堂乐歌”。从那时起,作为音乐教师,都是集创作、表演、教学于一身的。这是非常好的传统。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师(包括我自己),没多少人会复杂的创作了,也没多少人能舞台演出了(这是就音乐教师总体比例来说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郭志鸿教授拥有传统教师的基本素质,且素质很高,可堪称一流“钢琴教育家”。这素质即便在外国估计也少见。

如此,只称呼他“钢琴教育家”并不贬低他的贡献。反而更加突出他很伟大!



郭志鸿教授

吴跃华歌
发布我的音乐教育叙事与历史研究、音乐文论谬误研究、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成果,与您交流音乐研究体会,分享音乐论文写作经验;发布我自2016年以来担任教育部音乐硕士论文评审专家评审过的论文的评审意见,以及我十多年来担任音乐杂志编辑的审阅意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