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请杨笠做代言人宣传,现在京东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昨天“京东金融被挤兑”这个话题也上了热搜。
但无论是很多人说是要抵制京东,还是挤兑,其实都对京东构不成致命的伤害:
对于所谓抵制,因为京东并不是某一个商品,而是一个购物平台,并不带有社交属性,更何况,态度和行动是两码事,正所谓“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所以真的出于抵制杨笠而弃用京东的人,不会太多;
至于挤兑,也不会像网上有些人说的那样,会让京东资金链断裂。
因为“京东金融”并不是一款京东拿自己的真金白银,搞的一款类似基金的金融产品,而是一个类似支付宝的基金三方代销平台。
如果出现挤兑,也是在上面的销售基金被挤兑,京东自己是不需要掏一分钱的。
虽然有传言说,京东正在找银行拆借资金,但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所谓的拆借都是t0快赎基金跟兴业银行拆借资金,而不是京东去拆借。
当然京东金融作为经销商,以后跟基金的合作肯定会受影响。
真正的麻烦是京东会招惹一堆难缠的“小鬼”。
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时期,很多人是会寻找情绪发泄渠道的。
前一段种种“偶发”的伤害外国人的恶心事件,就是典型。
随着京东在这次舆论事件中成为“可以欺负一下的对象”,那么未来免不了有些人,会抱着“痛打落水狗”的心态,给京东添恶心。
比如今天有个人,去找京东客服,故意拿“普信男”的事挑刺;
明天又有个人,说我要退会员。
后天又有个人,给京东自营产品打差评,要求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等。
特别是,现在有人已经在给京东造梗,比如“购物上京东,自信又普通”“上京东,做龟公”。
相比于具体的某个新闻事件,这些梗更容易流传,也更容易在事件新闻风波平息后,依然被大众记住。
一旦这些梗成功塑造大家对于这个品牌的记忆和感受,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小鬼”来给京东添乱,无形之中,京东就会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多成本。
不知道这个时候,京东内部会不会有人祈祷老胡赶紧从小黑屋里放出来,好活(转)活(移)稀(话)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