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的结尾,藏着一个资本的秘密

乐活   2024-11-25 00:00   浙江  
最近,有一部叫《好东西》的电影上映了,开分就高达9.1分。
大概的故事情节是,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饰)带着女儿王茉莉(曾慕梅饰)搬到新家,结识了住在隔壁的乐队主唱小叶(钟楚曦饰)。
两大一小三位女主,都有各自的困境和伤痕需要处理,历经波折后,她们变成了“觉醒的女性”。
更具体的情节我就不剧透了,而很多影评文章里提到的女性叙事和性别议题,我也没兴趣聊。
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个细节。
就是每当想表现单亲妈妈王铁梅有权利追求独立、自由的时候,就会给到一个她吸烟的镜头。  
特别是在电影的结尾,还专门有一个宋佳以及钟若曦,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时抽烟的桥段。
之所以觉得这些细节有意思,主要是“女性抽烟=追求独立=反抗男权”这套观念的起源,非常黑色幽默:
这套说辞,原本是男性资本家灌输给女性的。
上个世纪的20年代,烟草公司们发现,随着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接近尾声,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亚非拉,男性市场已经到顶了。
不管怎么宣传、用什么办法,男性吸烟人数都不会大规模增长了。
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就要想办法,把香烟卖给不怎么抽烟的女性群体。
可问题是,让男性吸烟的那套手段,放在女性身上并不合适。
想让不吸烟的男性吸烟,只要让他感受到群体压力就行了:
当一帮由男人构成的群体里,分享香烟成为一种社交手段的时候,就算原本不吸烟的男性很清楚“吸烟有害健康”,可为了融入群体,也会不得不抽上几根。
比如,很多战争电影里,会出现同志、战友之间分烟的情节。
对中国人来说,可能印象最深的是《开国大典》《大决战》等主旋律影片中,主席随手给同志分烟、以及主席的香烟被同志开玩笑没收的情节。
但这套对女性就不好使了,因为当时女性抽烟是不被社会接受的,甚至抽烟的女性,还会被认为是娼妓这样的“下流女人”。
怎么才能给女性一个必须抽烟的理由呢?
终于,在万恶的美帝,有一家叫好彩香烟公司的烟草商,想到了把女性抽烟跟“追求独立和自主”挂钩起来。
在1929年纽约的万圣节游行中,好彩公司召集了一群来自纽约的时尚女孩,组成了一只游行队伍。
这些女孩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走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点燃一支好彩香烟,吸一口,然后高举过头顶。
然后好彩公司对到场的记者们说,这些女孩手里拿着的,其实根本不是香烟,而是象征权利的火炬。
不信你们看,她们的姿态,简直和自由女神像一模一样。
结果没过几天,《纽约时报》就发表了一篇名叫《一群女孩轻吐烟圈,歌颂自由》的报道。
好彩香烟也借着这个机会,推出了一个广告,说正是因为自己的香烟,“一个旷日持久的偏见终于拨云见日”。
这场公关活动可谓大获成功,很快,好彩香烟就赢得了众多女性的好感。
这一年,好彩香烟的销售收入增加了3200万美元。
这个数字今天看起来没什么,可那是金本位下的美元,比今天的美元值钱得多。
做个比较,直到1945年,全美华人的存款加起来,还不到5000万美元。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各大烟草公司见到有利可图,就又投入了大量广告费,给女性反复灌输“女性抽烟=女性独立”的概念。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都用抽烟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男权的反抗。
即便是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也有很多女性加入这个队伍。
这些女性包括但不限于:宋庆龄、宋美龄、林徽因、陆小曼、冰心、萧红、丁玲…几乎大家能叫得上名字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抽过烟。
马老师曾说过一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因而他一直奋力疾呼,无产积极要反抗,要站起来。
可看到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只要能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资本也可以鼓励女性反抗,鼓励全世界的女性们“站起来”。
这也许,就应了马老师说过的另一句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胆大妄为。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能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还真是恐怖如斯啊。


武穆的学习笔记
feed your curiosity:让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