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一、音响的感知
我爱你,中国
山在虚无缥缈间
弥渡山
二、情感的体验
快乐的女战士
松花江上
三、联想与想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选段)
少女的祈祷
四、理解与认知
1812序曲
第二单元 中国音乐
一、中国古代音乐(1)
哀郢
竹枝词
梅花三弄
二、中国古代音乐(2)
阳关三叠
阳春白雪
十面埋伏
三、中国近代音乐(1)
黄河
问
救我如何不想他
开路先锋
嘉陵江上
黄水谣
四、中国近代音乐(2)
怀旧(选段)
光明行
思乡曲
五、中国现当代音乐(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那就是我
春天的故事
多想对你说
强军战歌
六、中国现当代音乐(2)
保卫黄河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第十交响曲·江雪(选段)
打溜子
(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选段)
第三单元 西方音乐
一、巴罗克音乐
春
G弦上的咏叹调
二、古典主义音乐
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
三、浪漫主义音乐(1)
菩提树
拉科奇进行曲
四、浪漫主义音乐(2)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
五、民族乐派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e小调第九(自新世界)交响曲
六、印象主义音乐
牧神午后前奏曲(选段)
水中倒影
七、现代主义音乐
火鸟(终曲)
蓝色狂想曲(选段)
一个华沙幸存者(选段)
下篇
第四单元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民歌(1)
澧水船夫号子
赶牲灵
小河淌水
无锡景
二、民歌(2)
辽阔的草原
牡丹汗
酒歌
歌唱美丽的家乡
夏蝉之歌
三、民族民间器乐
小放驴
中花六板
旱天雷
达斯坦第一间奏曲
四、戏曲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海岛冰轮初转腾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锣鼓喧天齐把道喊
谁料皇榜中状元
五、歌舞音乐、曲艺
看秧歌
采茶灯
贺新春
战长沙
第五单元 外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亚洲民族民间音乐(1)
阿里郎
拉网小调
鹦鹉
二、亚洲民族民间音乐(2)
晚上的拉格
苏丽珂
你呀你呀
三、非洲、美洲民族民间音乐
鼓舞
什锦菜
自由探戈
四、欧洲民族民间音乐(1)
田野静悄悄
云雀
鸟儿在歌唱
五、欧洲民族民间音乐(2)
桑塔·露琪亚
到琉森湖去
苏格兰勇士
弗拉门戈
第六单元中外流行音乐
一、中国流行音乐
春天里
九九艳阳天
乡恋
外婆的澎湖湾
黄土高坡
给你一点颜色
琵琶语
二、外国流行音乐
绿袖子
答案在风中飘扬
多么美好的世界
第七单元 音乐与姊妹艺术
一、音乐与诗词
大江东去
孔雀东南飞(古筝协奏曲片段)
欢乐颂
二、音乐与舞蹈
反弹琵琶
白毛女
三、音乐与戏剧
斗牛士之歌
一抹夕阳
四、音乐与视觉艺术
人民英雄纪念碑(选段)
观花山壁画有感(选段)
两个犹太人
五、音乐与影视艺术
枉凝眉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辛德勒的名单
全册核心素养教案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一、音响的感知
我爱你,中国
山在虚无缥缈间
弥渡山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o学生能够感知三首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山在虚无缥缈间》《弥渡山》的不同音响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
o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
o鼓励学生通过演唱、演奏或身体律动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o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文化理解:
o引导学生了解三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增强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o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感知三首音乐作品的音响特点,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o引导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o分析音乐作品的和声、音色等较为专业的音乐要素。
o帮助学生将音乐感受转化为艺术表现。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感受其音响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示范法:教师进行演唱、演奏或身体律动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比较分析法:对比三首音乐作品的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
o提问学生: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o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学会聆听音乐 —— 音响的感知”。
2.作品欣赏《我爱你,中国》(15 分钟)
o播放《我爱你,中国》,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o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o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o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作品欣赏《山在虚无缥缈间》(15 分钟)
o播放《山在虚无缥缈间》,让学生感受这首音乐的独特韵味。
o提问学生:这首音乐与《我爱你,中国》有什么不同?它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有哪些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o教师介绍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其古典音乐的魅力。
4.作品欣赏《弥渡山》(15 分钟)
o播放《弥渡山》,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的风格。
o提问学生:这首音乐与前两首有什么不同?它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有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主题?
o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o介绍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5.比较分析(10 分钟)
o将三首音乐作品进行对比,从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o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音乐作品的独特之处和共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o提问学生:通过欣赏这三首音乐作品,你对音乐的音响感知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6.艺术表现(10 分钟)
o鼓励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通过演唱、演奏或身体律动等方式进行表现。
o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o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热情。
7.总结与拓展(5 分钟)
o总结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o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写一篇音乐鉴赏短文。
o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的音响感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在分析音乐作品的和声、音色等专业音乐要素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更多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情感的体验
快乐的女战士
松花江上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o学生能够感受《快乐的女战士》和《松花江上》两首音乐作品不同的情感表达和音乐风格。
o分析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2.艺术表现:
o通过演唱、演奏简单旋律片段或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o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3.文化理解:
o了解两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o体会不同音乐作品所反映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感受两首作品的情感差异,理解音乐如何表达情感。
o分析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教学难点:
o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o帮助学生准确地用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传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两首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情感氛围。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音乐要素的作用等问题。
3.比较分析法:对比《快乐的女战士》和《松花江上》的情感、风格、音乐要素等方面的差异。
4.实践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律动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两段不同情感的音乐片段(如欢快的和悲伤的),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引出音乐可以表达不同情感的主题。
2.作品欣赏《快乐的女战士》(15 分钟)
o播放《快乐的女战士》,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的情感氛围。
o提问: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音乐中有哪些明显的音乐要素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如欢快的旋律、活泼的节奏等)
o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故事,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o再次聆听作品,让学生跟随音乐用身体律动表现出快乐的情感。
3.作品欣赏《松花江上》(15 分钟)
o播放《松花江上》,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中的悲伤情感。
o提问:这首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给人这样的感受?(如缓慢的节奏、哀愁的旋律等)
o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到的鼓舞人心、唤起民族情感的作用。
o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比较分析(10 分钟)
o将两首作品进行对比,从情感、音乐风格、音乐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o引导学生总结音乐如何通过不同的要素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5.艺术表现与拓展(10 分钟)
o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作品,用演唱、演奏简单旋律片段或绘画等方式表现音乐情感。
o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6.课堂总结(5 分钟)
o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两首音乐作品,总结音乐情感体验的方法和重要性。
o强调音乐在表达情感、传承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聆听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感受《快乐的女战士》和《松花江上》两首作品的情感差异,理解音乐要素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艺术表现力。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三、联想与想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选段)
少女的祈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o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的联想与想象的概念。
o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选段)和《少女的祈祷》,分析音乐中所引发的联想与想象内容。
o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o通过聆听、讨论、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o运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o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o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引导学生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少女的祈祷》中的音乐情感和意境,引发联想与想象。
o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o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出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内容。
o理解音乐中抽象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联想。
3.讲授法:讲解音乐中的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然后分享自己在听音乐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或情感。
o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联想与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
2.知识讲解(10 分钟)
o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o阐述联想与想象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联想与想象,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作品欣赏(20 分钟)
o《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选段)
o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o提问:这首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故事或画面?音乐中的哪些要素引发了你的联想?
o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要素营造出悲伤、浪漫的情感氛围。
o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o《少女的祈祷》
o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宁静、优美的氛围。
o提问:这首音乐让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场景或情感?音乐中的哪些特点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o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要素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情感氛围。
4.小组讨论与分享(10 分钟)
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两首音乐的联想与想象内容。
o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总结与拓展(5 分钟)
o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联想与想象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o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自己在听音乐时的联想与想象内容。
o拓展:介绍一些其他具有丰富联想与想象空间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探索。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中的联想与想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然而,在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联想与想象内容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提供一些具体的引导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结合更多的音乐作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理解与认知
1812序曲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1812 序曲》的音乐风格、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提升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哼唱旋律、节奏模仿等方式,学生能够参与音乐表现,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3.文化理解:了解《1812 序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o聆听和分析《1812 序曲》的音乐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声、乐器运用等。
o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2.难点
o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和历史意义。
o启发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将音乐感受转化为其他艺术形式。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体验法:通过哼唱、节奏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
5.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如绘画、写作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与战争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o引出课题《1812 序曲》,介绍这首作品与战争的关系。
2.作品介绍(10 分钟)
o讲解《1812 序曲》的创作背景: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入侵的历史事件。
o介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及其音乐风格。
3.聆听音乐(15 分钟)
o第一次聆听:让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氛围。
o提问: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能联想到什么画面?
o第二次聆听: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器运用等方面。
o提问:音乐中有哪些主要的旋律主题?节奏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乐器?
o第三次聆听: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o提问:你觉得音乐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与历史事件有什么关系?
4.分析音乐(10 分钟)
o分析音乐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o讲解音乐中的旋律主题:俄罗斯民歌主题、法国国歌主题等。
o分析乐器的运用:如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在音乐中的作用。
5.创意表达(10 分钟)
o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o创意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成果,如绘画、写作、表演等。
6.总结(5 分钟)
o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1812 序曲》的音乐特点和历史意义。
o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聆听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1812 序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意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第二单元 中国音乐
一、中国古代音乐(1)
哀郢
竹枝词
梅花三弄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o聆听《哀郢》《竹枝词》《梅花三弄》,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韵味和美感,体会其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o能够描述三首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2.艺术表现:
o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简单的旋律片段或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节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o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文化理解:
o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o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感受三首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o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
o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o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通过反复聆听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和表现手法。
4.实践法:让学生参与演唱、演奏或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现代音乐和一段中国古代音乐片段,让学生对比聆听,谈谈感受。
o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 中国古代音乐。
2.作品欣赏(25 分钟)
o《哀郢》
o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
o提问:这首作品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o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哀郢》是根据屈原的同名诗篇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o再次聆听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o《竹枝词》
o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欢快的节奏和清新的旋律。
o提问:这首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它的音乐风格有什么特点?
o介绍《竹枝词》是古代民间歌曲,通常描写生活场景和情感故事。
o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体会其轻松愉快的氛围。
o《梅花三弄》
o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悠扬的旋律和典雅的气质。
o提问:这首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它的演奏乐器有哪些?
o介绍《梅花三弄》以梅花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演奏手法表现梅花的高洁品质。常见的演奏乐器有古琴等。
o观看古琴演奏《梅花三弄》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古琴的独特魅力。
3.讨论与分析(10 分钟)
o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三首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o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o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4.音乐实践(10 分钟)
o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作品,用绘画、诗歌或散文的形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o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5.课堂总结(5 分钟)
o回顾本堂课的内容,总结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o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中国古代音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加强对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中国古代音乐(2)
阳关三叠
阳春白雪
十面埋伏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欣赏和感受《阳关三叠》《阳春白雪》《十面埋伏》三首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包括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美感。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演奏简单片段或音乐分析等方式,表达对这三首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文化理解: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理解这三首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o欣赏和分析《阳关三叠》《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的音乐特点。
o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内涵。2.. 难点
o感受不同乐器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o体会古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
2.讲解法: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文化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4.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现代音乐和一段中国古代音乐的片段,让学生对比聆听,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中国古代音乐。
o提问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印象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品欣赏(30 分钟)
o《阳关三叠》
o播放《阳关三叠》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旋律和情感。
o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这首作品表达了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o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如旋律的优美、节奏的舒缓、音色的柔和等。
o让学生再次聆听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o《阳春白雪》
o播放《阳春白雪》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旋律和节奏。
o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阳春白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o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如旋律的清新、节奏的明快、音色的清脆等。
o让学生再次聆听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春天的气息。
o《十面埋伏》
o播放《十面埋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紧张和激烈的氛围。
o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十面埋伏》是一首描写楚汉战争的琵琶曲,表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o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如旋律的激昂、节奏的紧凑、音色的丰富等。
o让学生再次聆听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战争场面。
3.讨论与交流(10 分钟)
o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三首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o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o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4.实践活动(10 分钟)
o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演唱、演奏简单片段或音乐分析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o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o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5.课堂总结(5 分钟)
o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性和价值。
o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学习中国古代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欣赏和感受《阳关三叠》《阳春白雪》《十面埋伏》三首作品的独特魅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聆听法、讲解法、讨论法和实践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教学中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活动的时间较短,学生的展示和评价不够充分等。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中国近代音乐(1)
黄河
问
救我如何不想他
开路先锋
嘉陵江上
黄水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o了解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o能够欣赏和分析《黄河》《问》《救我如何不想他》《开路先锋》《嘉陵江上》《黄水谣》等作品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o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方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o通过聆听、演唱、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o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o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o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欣赏和分析《黄河》等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情感内涵。
o理解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
o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思想内涵。
o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背景、代表人物和作品特点。
2.欣赏法: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和分析。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4.演唱法:选取部分作品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演唱,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中国近代音乐的代表作品片段,如《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引起学生的兴趣。
o提问学生对中国近代音乐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2.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背景(10 分钟)
o讲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o介绍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学堂乐歌到抗日救亡音乐运动等。
o分析中国近代音乐的特点,如民族性、时代性、战斗性等。
3.作品欣赏(30 分钟)
o《黄河》
o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片段。
o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例如,作品采用了宏大的音乐结构、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o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o《问》
o播放萧友梅的《问》。
o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如旋律优美、抒情性强等。
o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对国家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o《救我如何不想他》
o播放赵元任的《救我如何不想他》。
o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如旋律清新、和声丰富等。
o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如对祖国的思念、对爱情的渴望等。
o《开路先锋》
o播放聂耳的《开路先锋》。
o分析作品的节奏特点和表现手法,如强烈的节奏、激昂的旋律等。
o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奋斗意志。
o《嘉陵江上》
o播放贺绿汀的《嘉陵江上》。
o分析作品的音乐情感和表现手法,如悲愤的旋律、抒情的歌词等。
o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4.讨论与总结(10 分钟)
o组织学生讨论中国近代音乐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o引导学生总结中国近代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o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中国近代音乐在传承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拓展与延伸(5 分钟)
o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中国近代音乐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o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国近代音乐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中国近代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讨论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然而,由于中国近代音乐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部分学生在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和历史意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近代音乐作品。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音乐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四、中国近代音乐(2)
怀旧(选段)
光明行
思乡曲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o聆听《怀旧》选段、《光明行》和《思乡曲》,感受中国近代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风格特点。
o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艺术表现:
o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演奏或音乐创作等方式,表达对中国近代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o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文化理解:
o了解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背景,认识中国近代音乐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o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欣赏《怀旧》选段、《光明行》和《思乡曲》,理解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情感内涵。
o分析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特点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
o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o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音乐的文化理解和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
1.聆听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讲解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音乐特点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演奏或音乐创作等方式,表达对中国近代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o播放一段中国近代音乐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中国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o提问学生对中国近代音乐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作品欣赏(25 分钟)
o《怀旧》选段
o播放《怀旧》选段,让学生仔细聆听。
o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o提问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o《光明行》
o播放《光明行》,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激昂旋律和坚定节奏。
o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介绍作曲家刘天华的生平事迹和音乐成就。
o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o《思乡曲》
o播放《思乡曲》,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深情旋律和浓郁的思乡之情。
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介绍作曲家马
可长按扫码下载电子版打印
▼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s://jazpan.com/box/9062.html
可长按扫码下载电子版打印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电子版打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