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耕斋铭
四明施弘道名其所居之斋曰心耕,金华九灵山人为铭以勖之。铭曰:心为我田,今我其耕。我如不耕,吾何以生?耕之曷以?乃耒乃耜。陇畝既治,畔岸亦理。孰为稼穑?曰种以仁。孝弟忠信,以耨以耘。惟食与色,为厥稂莠。我其除之,我苗克秀。惟师与友,为厥雨暘。我其时之,我苗靡伤。仁既成矣,稼穑孰矣。飨之祀之,神其福矣。心贵乎广,耕贵乎勤。我铭斋居,用警学人。
【意译】
四明的施弘道给自己的书斋起名为“心耕”,金华的九灵山人便为此书斋写了篇铭文来勉励他。铭文说:心就是我的田地,现在我要在这块田地上耕作。如果我不去耕作,我又靠什么来生存呢?用什么来耕作呢?是耒耜这类农具。田间的陇畝(田间的小路)已经整治好了,田埂也修整得整整齐齐。种什么庄稼呢?回答说,要播种仁爱。用孝悌忠信这些美德来除草培苗。那些食欲和色欲,就像是田里的稂莠(杂草),我要把它们除掉,这样我的庄稼才能茁壮成长。师长和朋友,就像是庄稼需要的阳光和雨露,我要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来帮助我的庄稼成长,不让我的庄稼受到伤害。仁爱之心一旦养成,庄稼也就成熟了。用祭品来祭祀神灵,神灵就会赐福给我们。心要宽广,耕作要勤劳。我写这篇铭文来勉励那些做学问的人。
耘业斋铭
章生蝉扁其讲学之斋曰耘业,盖取韩退之诗语也。九灵山人为之铭。铭曰:
士之于学犹农于田,耘而又耘,其业乃专。伊士所穑,何穑非性?由是而贤,由是而圣。惟四其端,仍五其常;既六其艺,亦三其纲。此而致力,是曰种学,始之不耘,终何以获?去其害苗,耔而耨之;捕其食心,长而茂之。乃秀乃颖,乃坚乃好。乃观厥成,有相之道。舍是奚植?怠是奚收?不植不收,误我有秋。昔唐昌黎,庶几知此。而以耘业,勉其学子。咨尔章生,是则是效。匪以铭斋,亦克允蹈。
【意译】
章蝉给自己的讲学书斋起名为“耘业”,这是取自韩愈的诗句。九灵山人便为此书斋写了篇铭文。铭文说:读书人对待学业就像农民对待田地一样,要不断地耕耘,学业才能精进。读书人所收获的,哪一样不是通过天性而来?由此而成为贤人,由此而成为圣人。仁义礼智是道德的根本,五常(仁义礼智信)是行为的准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学习的内容,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社会的秩序。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就是播种学问,如果一开始不去耕耘,最终又怎么能有所收获呢?去掉那些危害庄稼的杂草,用耔(种子)和耨(除草工具)来培育它;捕捉那些侵蚀心灵的害虫,让学问得以茁壮成长。等到庄稼抽穗扬花,果实饱满坚实,就是收获的时候了。这时再来看成果,就能看出学者的修养和成就。不这样做又能依靠什么来立身处世呢?懈怠又怎么能有所收获呢?不种植不收割,就会耽误一季的收成。从前韩愈,大概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用“耘业”来勉励他的学子。章蝉啊,你要以此为准则去效仿。这篇铭文不仅仅是为了书斋而写,也是希望你能真正践行这些道理。
人性皆善斋箴
为东平李元善作
肇允烝民,乾父坤母。诞降之衷,天命则有。是名为性,与生俱生。一本于善,恶何以萌?惟血与气,诱以物欲。日削月朘,噫其难复。动静云为,扰扰纷纷,毫厘之差,圣狂所分。尧舜盗跖,其初靡二,敬怠一殊,天渊遂异。匪性使之,人心则然。惟心其性,众善乃全。持性之方,有若防城。仁义礼智,我垒我营。目作旌旗,耳作金鼓。孰帅孰兵?气为之主。我备既至,我守既坚,寇攘之来,乃殪乃歼。寇其歼矣,明而诚矣。性诚一固,圣功成矣。繄昔尼父,垂训万年,习远性近,已发其端。暨孟轲氏,益悯斯世,指示本原,以祛其蔽。有儒一生,李姓善名。宴坐斋居,战战兢兢。嗟尔君子,勉哉敬止。小子作箴,以谂同志。
【意译】
上天创造了人类,天地就是人类的父母。人类降生之初,就禀受了天命赋予的本性。这个本性就叫做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本善,恶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只因为人的血肉之躯和欲望的诱惑。这些欲望日削月朘(逐渐侵蚀),使得人的本性难以恢复。人的行为和思想纷扰复杂,往往因为一点微小的差别,就分出了圣人和凡人的不同。尧舜和盗跖,他们最初的本性并没有区别,只是因为一个敬畏天命、勤奋努力,一个懈怠放纵,才导致了天壤之别。这并不是本性使他们如此,而是人心的选择。只有让心与性保持一致,才能保全所有的善。保持本性的方法,就像防守城池一样。仁义礼智,就像是我的堡垒和营地。眼睛是旌旗,耳朵是金鼓,它们听从气的指挥,就像军队中的统帅和士兵。我的防备已经到位,我的防守已经坚固,即使有外敌来犯,也能将他们消灭。外敌被消灭了,我的本性也就光明而真诚了。本性一旦坚定稳固,圣人的功德也就成就了。从前孔子,留下了万年的教诲,他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已经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到了孟子,他更加怜悯这个世界,指出了人性的本原,来消除人们的迷惑。有一位儒生,姓李名元善。他安静地坐在书斋里,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修养自己的本性。啊,君子们啊,要勤勉谨慎地修养自己的本性啊!我写下这篇箴言,来告诫那些志同道合的人。
(原文选自元代戴良著、朱祖日笺注《九灵山房集》 ·)
【作者简介】戴良(1317~1383),字叔能,浦江建溪(今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人。元代著名诗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山。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1383),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其诗文多为悲凉感慨、颂扬与怀念故元之作,寓磊落抑塞之音。曾学医于朱丹溪,学经史古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诗文并负盛名,其诗尤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神姿疏秀,亦高出一时”。著有《春秋经传考》《和陶诗》《九灵山房集》等。《明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