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 | 80、​元末烈妇谢芾的传奇故事

文摘   2024-11-08 07:02   浙江  

No.80

悬崖一掷快登仙,

节并清风岭上传。

不是潜溪曾立传,

谁将彤管续新编。

诗原注:邑人吴履室芾,本金华人,元季兵乱,履出亡,芾携女子入山,度不能免,顾为媵曰:“汝善视吾儿,吾于此死矣”,力疾扪萝而上,立岩险绝处,先投其女,而身继之,俱死。明学士宋濂曾为立传。

此诗涉及一位死于战乱的名门烈妇。她叫谢芾,元末战乱时,为避免被乱兵玷污,投山崖殉节。

谢芾的丈夫吴履,字德基,《明史》有传。吴履是元末明初兰溪人,学识渊博,书法功底很好,和兰溪吴沉、浦江宋濂、义乌王炜等人关系较好。明朝建立后,经有司举荐,授南康县丞,后升任安化知县、潍州知州,每到一地都政绩斐然。吴履晚年从潍州知州任上致仕回乡。在明初的专制暴政中,许多官员都不得善终,吴履能全身而退,是殊为难得。

今灵洞乡东部的蜈蚣山上,元代建有自牧堂,是吴履年轻读书之处。吴履家在紫岩乡棠源,棠源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后来的棠源乡之境;二是鸟巢岩、玲珑岩之南,八石溪的发源地一带。两者都在今灵洞乡的东部,前者范围广,后者范围小,前者囊括后者。

吴履的父亲吴景奎,字文可,是元代兰溪名人。吴景奎才华横溢,他的诗写得很好,有诗集《药房樵唱》传世。

谢芾是金华人,出生于儒学之家,十三岁时,嫁兰溪吴履为妻。元末至正十八年十月,胡大海率军攻打兰溪,元军战败溃退,到处抢劫杀人。那天吴履外出未归,谢芾看到很多满身血污的败军经棠源往东奔逃,就让婢女背上小儿,他自己抱着幼女,一起往金华山躲避。不久之后有大量游兵进山,红旗漫山遍野,呼啸声接连不断,被游兵掳走的妇女不计其数。在躲避途中,谢芾和婢女、幼子走失,为避免被游兵掳走,她抱着女儿,在向坞岩跳崖而死,时年39岁。因而诗曰:“悬崖一掷快登仙,节并清风岭上传”。

谢芾遇难十多天后,事态平息,吴履从山崖下找到谢芾母女尸体,合葬向岭祖坟之旁。王炜撰《谢节妇墓铭》,该墓铭被《明文衡》收录,记载谢芾遇难之年是“己亥年”,即至正十九年,其实谢芾遇难之年是至正十八年,“己亥年”三字,应该是《明文衡》录文有误所致。

宋濂撰有《谢烈妇传》,《传》中提及谢芾遇难之年是“戊戌年”,即至正十八年,与史实相符。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因而诗曰:“不是潜溪曾立传,谁将彤管续新编。”

吴履的好友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吴师道之子,学问一流,官至东阁大学士。吴沉曾经在玲珑岩隐居,谢芾的遇难之地叫向坞岩,与玲珑岩相距不远。谢芾殉节后,吴沉作《节妇辞》,辞中有如下句子:“夫君在远兮,望之弗来,陨命深渊兮,天地则知。”

由谢芾而想到另外一位名门烈妇,即宋濂的胞妹宋㜪,也是在至正十八年遇难。她是被游兵掳走后,趁游兵不备,跳入路边深渊而亡。很多古代妇女在战乱时期命运悲惨,由此可见一斑。

【注】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年时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出镇浙东时,聘为郡学正。不久推荐于朝廷,当时南康风俗彪悍,朝廷打算任命一个儒生出任县丞,以移风易俗,于是任命吴履为南康丞。几个月之间,他像一个老狱吏一般摘发奸伏,当地人纷纷收敛。吴履又改为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被某地老百姓咒骂,到处抓捕但没抓到,准备将当地乡亲邻里全部抓起来,吴履听说后,全部释放。周以中更加愤怒,认为吴履怠慢他,吴履说:“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周以这才释然。南康有淫祠,每次祭祀就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吴履逮捕巫师,沉神像于赣江,于是淫祠不再有香火。他当了六年县丞,深受百姓爱戴。随后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吴履商议。吴履说:“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吴良听从,易氏果然来到。吴良想要登记曾当过兵的农民,民众大恐。吴履说:“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吴履与民众商量说:“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后来,上司命令民众送牛羊到陕西,其他县的民众大多破产,只有潍州居民没有损失。后改州为县,召还吴履,濰州民众都涕泣奔送,吴履遂请求致仕。

《兰溪棹歌》原序及译文

《兰溪棹歌——诗路兰溪文化寻踪》解读汪启淑

诗意兰溪 | 1.兰溪的古地名是否属于姑篾

诗意兰溪 | 2、爱煞溪山凝碧处

兰溪棹歌 | 3、慎独斋前的那棵树

兰溪棹歌 | 4、城南那片临水高楼

兰溪棹歌 | 5、有关胡应麟的一段公案

兰溪棹歌 | 6、兰溪的篆刻艺术

兰溪棹歌 | 7、中洲寻芳触乡思

兰溪棹歌 | 8、兰江边上的那些风景

兰溪棹歌 | 9、兰溪的传统节日民俗记忆

兰溪棹歌 | 10、兰溪的造船业

兰溪棹歌 | 11、灵洞山房今何在

兰溪棹歌 | 12、望江楼上的梦橹声

兰溪棹歌 | 13、福建会馆的天妃宫

兰溪棹歌 | 14、石门槛的唐家花园

兰溪棹歌 | 15、西门外,只见官舫不见官

兰溪棹歌 | 16、孟婆庙里的香火

兰溪棹歌 | 17、一瓣余香出和安

兰溪棹歌 | 18、幽居庵的戏曲文化

兰溪棹歌 | 19、一百年前的兰溪水果

兰溪棹歌 | 20、兰阴深处兰阴寺

兰溪棹歌 | 21、南山的同仁塔

兰溪棹歌 | 22、横山上的浪漫诗意与艰难记忆

兰溪棹歌 | 23、大云山东南峰“山意亭”考

兰溪棹歌 | 24、兰溪的道家高峰和大仙传说

兰溪棹歌 | 25、高眉山的故事

兰溪棹歌 | 26、新安阁与兰溪的徽商朋友圈

兰溪棹歌 | 27、金龙庙与板桥

兰溪棹歌 | 28、兰江边上的武安王庙

兰溪棹歌 | 29、女人最爱去的花园巷解元坊

兰溪棹歌 | 30、桃花坞里乐颜斋

兰溪棹歌 | 31、兰溪自古小苏州

兰溪棹歌 | 32、灵泉寺与告天台

兰溪棹歌 | 33、香菇(菰)老板退妾生子

兰溪棹歌 | 34、瀫水驿与鸬鸟船

兰溪棹歌 | 35、马鞍徐的美味

兰溪棹歌 | 36、仁惠寺前的灯会

兰溪棹歌 | 37、中秋日的偷瓜习俗

兰溪棹歌 | 38、横山殿求雨记

兰溪棹歌 | 39、寒食节的红杜鹃

兰溪棹歌 | 40、栖真寺畔的“三苏墓”之谜

兰溪棹歌 | 41、大云山、挂榜山、大寺山那些充满乡愁的地名

兰溪棹歌 | 42、东门外的五贤祠

兰溪棹歌 | 43、兰溪历史上的老“教育局长”李白夫

兰溪棹歌 | 44、摄胜楼前的猫竹

兰溪棹歌 | 45、洞源栖真院枯木复荣记

兰溪棹歌 | 46、胡应麟的二酉山房

兰溪棹歌 | 47、兴教禅寺豢龙潭

兰溪棹歌 | 48、东南西北中,兰溪在心中

兰溪棹歌 | 49、神池里的红蟹与仙人洞的云

兰溪棹歌 | 50、密山观音岩

兰溪棹歌 | 51、说说石关与嵩山两个古战场

兰溪棹歌 | 52、能仁塔院草深深

兰溪棹歌 | 53、杨家堰外打鸳鸯

兰溪棹歌 | 54、聚星楼里忆风流

兰溪棹歌 | 55、杨家堰外打鸳鸯

兰溪棹歌 | 56、范公墓与望云桥

兰溪棹歌 | 57、面朝蛟湖 菊圃花开

兰溪棹歌 | 58、永昌水流塔山西

兰溪棹歌 | 59、灵洞灵湖灵不爽

兰溪棹歌 | 60、钱王古井游埠茶

兰溪棹歌 | 61、陆鹤山的气节

兰溪棹歌 | 62、横山进士应浩

兰溪棹歌 | 63、金履祥吴师道诗学

兰溪棹歌 | 64、汇潭更比九曲多三曲

兰溪棹歌 | 65、杜秉彝的暮春行部诗

兰溪棹歌 | 66、磊渎坑边桃源景

兰溪棹歌 | 67、兰江上的悦济浮桥

兰溪棹歌 | 68、一自雪堂蝉蜕去,吟风嘲月更何人?

兰溪棹歌 | 69、县令汪国楠的纵囚事件

兰溪棹歌 | 70、山灵度荒观音粉

兰溪棹歌 | 71、神奇的官井水

兰溪棹歌 | 72、范氏奎章何处寻

兰溪棹歌 | 73、杨船山兰溪传道

兰溪棹歌 | 74、兰溪范氏与范增之谜

兰溪棹歌 | 75、见山楼上吃松鱼

兰溪棹歌 | 76、看花闲过万坛溪

兰溪棹歌 | 77、想起了柳家巷的盛夬博士

兰溪棹歌 | 78、忠孝克全三孝子

兰溪棹歌 | 79、兰溪让汪启淑百般寻觅的两件宝物

三白草堂小李渔
他向世界白了三眼,一白为人须清白,简单点好;二白为市须傻白,糊涂点好;三白为文须明白,通俗点好。正所谓白一眼不足为奇,白两眼怦然心动,白三眼引人入胜,此为自由呼吸之三白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