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金笔厂亚运笔的背后故事——访九旬老人蔡甲生

文摘   2024-10-29 00:00   浙江  

家还记得1990年的"亚运笔"吗?当时,可是兰溪家喻户晓,轰动一时

一支钢笔,一支印着亚运会授权标志的小小钢笔(学名叫881硬笔书法美工笔),乘着亚运会在京召开的东风,从浙江的小城市兰溪,飞向亚洲,飞向世界。

当时中韩尚未建交,还在接触,兰溪厂赠送的500支“亚运笔”作为赴韩代表的见面礼送给韩方。

而生产这支笔的兰溪金笔厂,也借此良机小发了一笔财。

此文讲的,就是发生在"亚运笔"背后的精彩故事。

 

2024年金秋重阳,我们拜访了年已九十七岁的老人蔡甲生。他就是这个故事的当事人。他是兰溪市金笔厂最早的一批创业元老,而争取到亚运会授权标记,是蔡老面临退休时为厂里办的最后一件大事。

蔡甲生老人住兰溪老城聚仁路的老宿舍里,一个小中套,摆放着几件简陋的老式家具,房间内,有一台电脑,是蔡老打字写文章用的蔡老可是兰溪的“活地图”。他虽然是个耄耋老人,可气色很好,慈眉善目,思路敏捷,谈吐得体。他对我们回忆起当年厂里的事情。当然,我写此文时,也走访了几位当年金笔厂的老工人。

刚解放时,蔡甲生是一名小学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可是在57反右运动中,被敲掉了教师饭碗。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只能自找工作出路。而在五十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个体发展的路子十分有限。

蔡甲生积极靠拢当时的城关镇政府,参与到镇属集体企业的筹建中。而当时的镇领导也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和吃苦耐劳的韧劲,放手让他去办事。

当时城关的个体户有几十户。在合作化运动中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1959年,部分合作社又合併成了一个“文教工艺用品厂”。

这个“文教工艺用品厂”有300多人,内部又有行业不同的合作社分散在城关各个角落。厂部设在解放路探花巷口。

蔡甲生被派去组建木业社。当时什么机器也没有,全靠手工工具。蔡甲生深知办厂的难处,办好了,能成个“集体单位”,有了饭碗办不好,没人给发工资。

蔡甲生所在的木业社只有十三个人,其中三个是女的。当时做装订、烟斗、木陀螺玩具、飞行棋、象棋、毛笔杆,业务十分有限。蔡甲生到外地,在废品堆里找来一台旧车床,能车就行。并自找销路,生产胡须刷。

那时大办钢铁,接下去又三年困难时期,由于附近的树都砍光了,蔡甲生带着这些人去梅城深山里,可真是“披荆斩棘”,找来便宜的硬木柴料,自已想法运回来,切成一段段,在旧车床上生产出合格的胡须刷柄,再找来猪配进去,经过上漆、包装,显得小巧,漂亮。一个胡须刷材料成本才一分钱,蔡甲生交游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通过镇江文教用品厂卖出去,批发能卖到一毛钱,居然十分畅销,一时成了厂里的摇钱树。

 

在胡须刷的基础上,到1964年,扩大了生产规模,镇里把文教工艺用品厂里的文化社和油纸化工社合併,成立“兰溪文教用品厂”,从此走上了制钢笔、毛笔的道路。经过几年的摸索,蔡甲生从生产、技术、销售逐渐掌握,成了一个制笔老手。这个“文教用品厂”也就是金笔厂的前身。

当时厂里聘请了一位制作钢笔尖的老师傅,姓姜,是兰溪永昌姜坞底人,这位老师傅带了一帮人,其中有他的亲戚、徒弟、朋友,厂里给他们高薪,给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配备了一些年轻学徒跟了他们一年多,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也逐渐打开了销路。

可惜一年多后,WG开始,批这位师傅“反动技术权威”,把他和这帮技工气跑了。生产随之陷入停顿。

WG开始前年,外面很乱,打派仗,斗当权派。厂里已然揭不开锅,但工人要吃饭呀,蔡甲生在厂里人缘极好,当时负责厂里供销,他在外面跑业务,找来销路,同时厂里组织老工人,群策群力,继续厂里生产,勉强维持了几年,竟然在WG开始的几年中没有让大家饿肚子。后来六八年成立了厂革委会,生产逐渐趋于稳定。

但那时虽处于WG期间,但还是计划经济,如果没有固定销路,光靠零打碎敲,厂子没有长久发展,迟早会搞不下去。

1969年,蔡甲生跑业务过程中,了解到轻工部意欲在浙江定点一家厂生产自来水笔,赶紧回来向当时的厂革委会汇报。厂里有制笔基础,就派专人前去争取。此时丽水有一家由修笔者组织起来的合作社也闻风而动,争取定点该地,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由省厅拍板落实,浙江两地平分,年计划生产自来水共60万支,兰溪和丽水各30万支,销售地点除本省,可销往云贵两省,有了销路,这就给兰溪文教用品厂有了生存机会。该厂也改名为兰溪铱金笔厂,仍属镇属企业。

时间过了十年,转眼来到1979年。

这一年,好事不断,双喜临门。中央为右派分子纠错,摘帽平反,恢复名誉。蔡甲生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厂领导班子的成员。

同时,国家轻工部一轻司来厂考察,蔡甲生作为副厂长全程陪同。由于铱金笔厂是城关镇属集体企业,与上级要求必须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不符,面临两难选择。

厂长和蔡甲生厂其他同志奔波于北京和兰溪之间。一方面要求县领导出面协调,一方面通过轻工部领导勾通兰溪城关镇革委会,希望他们放手,最终,在197911月,兰溪县革委会以兰革(79)115号文件下达批复,明文规定兰溪铱金笔厂更名为“兰溪县金笔厂”,为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归口县工业局。

在党和上级的领导和支持下,厂里面貌大变。建新厂房,添新机器,出新产品。前几年一直利润几万元,而79年当年利润突破30万,之后几年也每年25万以上。蔡甲生一直低调做人,搞好本职,默默奉献,乐于助人,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职工的尊敬。

下面言归正传,说“亚运笔”。

转眼来到1986年。也是县改市的第二年。那时刚改革开放。市里文件下来,要实行“资产租赁经营”。指定市金笔厂为试点单位。

厂长为承租者,蔡甲生和当时的书记为担保者,承租期为1987至1990年计四年。当时定的利税指标比往年翻了一倍不止。

而当时蔡甲生已面临退休。可他没有推卸,当即决定延迟退休,站好最后一班岗。

他与厂长经过慎密的规划计算,对内釆取強化管理,抓质量,抓成本管理,抓新产品开发,抓生产线技术改造,同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每个岗位明确职、责、利,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租赁经营实施第一年,也就是1987年,就实现利润76万,比上年增加一倍多,产品质量很大提升。1987年厂里夺得三个第一:苏浙皖鲁四省同行业厂际竞赛评比总分第一;全国自来水笔质量测定中,与上海英雄、永生金笔产品并列第一; 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全省同行中名列第一。

第二年(1988),利润达133万。当年7月,厂长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蔡甲生主管经营,除参与内部生产管理外,重点抓订货。因为没有订单,一切白费。以销定产是小型企业的原则。

那时可没有义乌小商品,全靠自己出去推销。重点是全国文化用品订货会。每年订货会厂长都会亲自与会,同时供销人员全体出动,十分重视。

第三年,也就是1989年的订货会,遇到了坎。

那年六月,在石家庄开全国文化用品订货会。却不料发生北京XC事件,订货会泡汤。

后来又听说成都开补货会,结果又扑了个空。

没有订单,第二年生产无法进行。既然订货会泡汤,厂里采取措施,供销人员分片包干,上门访问老客户,结果带回来的消息不容乐观,订单寥寥无几,市场瞬息万变,笼罩一片阴云。1990年的订单还是没着落。

蔡甲生寝食难安,千斤重担压得透不过气。这年龄,别人退休了在家养老,可他却愁白了头。

那年,北京正筹办亚运会。亚运会会期是第二年(1990)9月。有人提出可以利用亚运会造势,争取得到亚运会授权产品,以此打广告,得到订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件毫无把握的事,供销人员谁也不敢接手。怎么办?

蔡甲生只能单枪匹马闯北京,自己去碰碰运气。

去北京之前,蔡甲生也做了点功课,要找几个熟人。

七月中旬,燥热的天气,更增添了烦恼。由于限制进京,直接去北京没车票,蔡甲生坐火车到天津,一路一路转车,终于进了北京。

他身上带了一封兰溪体委干部给国家体委工作的兰溪人吴陜飞的信。希望吴陝飞帮忙。到了北京才知道吴陝飞调任国家羽毛球队领队,去外地集训去了。

那时没有手机,普遍用传呼机。联系不上吴陕飞。他不在北京,实际联系上了也没用。

听说兰溪人滕益松在浙江省驻京办当科长,就如抓住救命稻草,蔡甲生跑到浙江驻京办,缠上他求帮忙。滕科长也打了不少电话找熟人,可无一人能搭上线。

蔡甲生长年跑外,养成了百客熟,南腔北调都会讲。与人闲谈时了解到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负责亚运筹备工作。不由得灵光一闪,何不直接去找张市长,也许有路。

在省驻京办一位女士的帮助下,电话打到张市长办公室,张市长的秘书接了电话,秘书姓白,很热情,告诉蔡甲生组委会地点在天安门不远的一个胡同里,可以去找一位亚运会组委会的老处长。白秘书会事先打电话给老处长,下午一点去就行。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组委会办公的地方,等老处长办完手头之事,接待了蔡甲生。因为这事不属他管,他给介绍,认识了集资部的赵虹处长。

蔡甲生意识到,拜对了真菩萨。

赵虹处长正在接待一位温州老板。由于语言不通,谈话费劲,蔡甲生主动充当翻译,三下二下就熟了起来。听说蔡甲生是张市长秘书介绍的,赵处长十分热情。

蔡甲生拿出带来的钢笔,书写给他们看,介绍笔的特点,赵处长和老处长都认可,此笔可适合亚运产品。

心中一阵狂喜,第一步踏实啦。

接下去,蔡甲生介绍了企业情况,赵处长说,规模不大,赞助费低一点。二万最少了。赞助费交了,签个授权合同,授予亚运会标志和吉祥物图案的使用权。那时的二万,实际并不少。蔡甲生一口答应。如果说要打电话与厂长商量,显然不现实。

蔡甲生告别两位处长,赶紧给厂长打电话,告诉这个消息。

厂里马上组织人员,商讨在产品上如何设计亚运标志。一次次改进。当蔡甲生和厂长再次拜访赵处长,就带去一盒500支改好的亚运笔。

在集资部赵处长的加持下,在北京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京城包括王府井、西单等十大商场的上百名代表、人民日报体育专栏记者等参加,扩大了知名度。

当年11月,下半年文教用品订货会在湖北襄樊召开,亚运笔一炮打响,共收订单40万支。之后及第二年,新老客户纷纷要求追加订单。可是厂里生产已达极限,考虑到市场因素,不再增加新生产线。只得回绝客户。

租赁经营后两年,也就是1989-1990年,厂里利润分别达136万和143万。1990年是历史最高。也给蔡甲生的企业生涯画上一个十分圆满的句号。

1990年过后,蔡甲生正式退休。


三白草堂小李渔
他向世界白了三眼,一白为人须清白,简单点好;二白为市须傻白,糊涂点好;三白为文须明白,通俗点好。正所谓白一眼不足为奇,白两眼怦然心动,白三眼引人入胜,此为自由呼吸之三白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