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也能治病(亲身经历)

健康   2025-01-31 07:04   陕西  

茯苓,10年养生人,10 年驻厂生产经验

熟悉各种养生产品的选材选料,制作工艺

茯苓妹,中医硕士,执业医师,6年临床经验


今天我想从我自身的经历说起


年前攒了几天假,出去爬了个山

在山上受了风寒,回来就发烧了

吃完药后,身上是不烧了,但全身骨头节酸痛

当时就特别想喝点酸酸甜甜的

身边正好有酒店送给我们的果汁

刚喝了几口,就觉得舒服很多,疼痛感大为减轻



想起之前有帖子说

东北人治疗感冒的尽头是黄桃罐头

这次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黄桃罐头真的是蕴含中医原理的啊

这个原理跟我喝果汁后疼痛感减轻是一致的

那就是——“甘能缓急止痛


甘味能缓

“甘味”是“五味”之一酸苦甘辛咸是中药五味)

甘味药为何能缓急止痛呢?缓的是哪里的急?又能止哪种痛呢?

除此,甘味药还有哪些作用呢?

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甘味药的作用书上说——“能补、能和、能缓”

也就是说甘味药 具有补虚益气、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补血的红枣
消食和中的麦芽
调和药性的甘草
益气健脾 缓急止痛的饴糖等等

都具有甘味

下面一一说明

先说应用在前两天应用在我身上的缓急止痛,再说另外两点


缓急止痛


《黄帝内经》说:

甘能缓急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辅行诀》里说: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甘味入脾,能缓脾“急”,即脾的运化太过
但又不只是脾,肝急、筋急、心急 等等 都可以缓
因为脾与其它四脏也会发生关系
所以但凡是急切之象,吃甜都可以柔和缓之
缓急的同时还能止痛
比如我的感冒后酸疼
果汁这种甘甜之物就能够缓,让疼痛急迫的症状消失
这一点入药也经常用到
经典名方小建中汤里 用到饴糖,就是用它“缓急止痛”的作用
这里再说一点:吃甜不只是缓身体上的急性疼痛,还可以缓精神上的,比如心之焦虑不安
其实这一点我们都能感受到
我焦虑、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爱吃甜(但我会注意限量,不然焦虑是止住了,瘦身的烦恼就出来了)


补虚益气


凡是身体的虚症,都可以用甘味药来补

这一点其实从营养学也很好理解,甘 大都有热量,能提供新陈代谢的基础养分

酸甜的葡萄干能补,只酸不甜的山楂 就只消不补

甘能补虚,这里的虚 就是亏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都包括

例:

黄芪有点甜味,它能补气
桑葚也是甜的,它能补血
黄精也是甜的,它能补精
而冬虫夏草,也有点甜味,它能补阳


解毒、调和药性


为啥很多方子都用到甘草?
中成药的丸剂大都用到蜂蜜?
就是因为 味甘 能调和药性,缓和药物的偏性
也是因为这一点 故能解毒
中医里面,说“毒性”很多时候都是指“偏性”
中毒后,很常用的甘草绿豆汤、甘草黑豆汤比如乌头中毒,就是用绿豆、甘草给病人灌服)
也是这个原理

以上就是甘味药物的功能,能缓、能补、能和
所以,生活中一些虚症、急迫症状、中毒症状,大家可以多用甘甜的药物
为了让应用更为直观

我再说一个我门诊上的真实经历

也很好诠释了“甘味能缓”


我门诊上有一个病人
她先后因为耳鸣、腹胀在我这里针灸治疗
某一天晚上,她突发全身疼痛不适
位置不固定,一会这里疼,一会那里疼
具体以头、后背疼痛最为明显
她说疼地翻来覆去睡不着,当时就想吃巧克力
吃完就觉得身上疼的轻多了,后来慢慢也就睡着了

她说完便追着我问,为啥吃完巧克力就好多了?



我就跟她说:

“吃糖也能治病,你不吃巧克力,喝杯红糖水也可以
跟大姨妈来的时候,喝红糖水止痛一个道理
姨妈痛我们喝红糖水不只是补血,更为直接的效果是缓急止痛

写在最后

我们的身体很灵敏也很聪明

当她不舒服的时候,自身的本能就会驱使我们趋利避害

就像我和我的病人,都是在身体内在的召唤下,主动寻找甘味剂去缓解自身疼痛

所以,新年伊始,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从倾听身体内在的声音开始


注意:此文章为科普类文章 不做广告用途!
本文来源:随食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打开上面订阅号页面,

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文章啦

点个在看吧👇

随食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二十四节气饮食养生,吃出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