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食养是良医”。科学的食养,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提升免疫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不少人在祭祖的时候,
都会带上色泽翠绿的青团。
然鹅,青团变了!
现在更多被视为应季的小食品,
原本在口味上只有咸甜之争。
但自从咸蛋黄肉松口味的青团
一夜之间成为爆款后,
团团子在网红的路上,
越走越远……
青团,又称青草团、清明粿、艾粿、艾草果、艾粑粑等。在闽南、潮汕地区称为青草粿、草仔粿等,客家人称为青粄、艾糍粑、艾糍、艾粄等,香港人则会称为清明仔或鸡屎藤。
因为地区差异,早期只有甜咸两种口味(南北之争的话题,咸甜口味从未缺席)。
甜口的代表有豆沙、芝麻、红糖花生等馅料,咸口的青团则会包上春笋丁、萝卜丁、鲜香菇丁、卤香豆干丁和肥瘦肉末,有时还会拌入荠菜、韭菜、马兰头、鸡蛋馅儿。
至于外皮,有的地区会使用一种叫清明菜(佛耳草、鼠曲草)的野菜,现在有的会用浆麦草汁、抹茶粉或者其它绿色蔬菜汁代替。
摄图网_501725872_制作青团手部特写
传统的青团比较倾向用艾叶汁,因为艾叶本身就有不少优点:
①含丰富黄酮物质,也是它独特的香味来源,给它增加了很好的抗氧化效果,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②膳食纤维丰富,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好的老人来说,艾叶是很好的时令食物。
③含有一些多聚糖,这些成分对增强免疫系统活力,以及增强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可能会有一定好处。
④钙、铁、锌等较丰富,如果你把艾草的嫩叶或芽作为蔬菜,那它就是一种获取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然鹅,现在是万物皆可“团”的时代。青团季一年比一年来得早,老牌新牌各显神通,创新口味层出不穷,每年都会掀起一场“封神大战”…
果然,团团子异变背后,没有一个吃货是无辜的。大家在尝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青团的热量?毕竟,一个80克的青团也有268千卡,热量不容小觑。
▽以下是某宝青团的热量表(排名不分先后)。
知味观:
沈大成:
五芳斋:
杏花楼:
一般来说,甜青团我们习惯放凉后当点心吃,咸青团会趁热吃。
由于青团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在热的时候会膨胀成糊状,粘性高,趁热吃,比较容易消化。冷的时候,质地会变硬,比较难消化。
摄图网_501733246_清明节美食青团
因此,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以下几类人群在吃青团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①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选择需谨慎。它的皮中含有大量淀粉,属于高热量食品,其GI值(升糖指数)并不低,而且糯米类食物自身的升血糖速度就非常高,会推高血糖。
②血脂较高人群。无论传统的豆沙馅料还是现在的新宠咸蛋黄肉松馅料都是脂肪含量较高,所以想吃得安心,不妨自己动手做个低脂低盐又低糖的健康版青团。
③胃肠功能不佳人群。青团是糯米制品,质地粘腻,冷后质地更为紧密,加上油脂,更难以消化。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动力不足,胃酸过多和胃溃疡患者都要控制。
另外,胰腺炎和胃炎要严格控制,因为青团中的糯米会导致这些炎症的复发或病情恶化。
④老人小孩以及牙口不好的朋友们,要小心青团粘牙,细嚼慢咽,以防噎食。
从减重的角度来讲,一颗青团(80克)= 268千卡=3份主食,因此,在吃青团的时候,首先要控制好量,你不要认为青团个头不大,就一顿操作猛如虎。
摄图网_501213955_传统美食青团
对于个头比较小的青团,每天吃1~2个就够了,中等大小的话,可以吃1个。
其次,要注意饮食结构,青团碳水含量高,要把它当成主食来吃,吃了青团,就建议不吃或少吃主食了,又或者,你增大运动量。
在时间上,最好不要挑在晚上吃青团:毕竟不好消化,晚上吃了容易影响胃肠休息。
另外,虽然螺蛳粉青团口味比较奇葩,但从营养角度看,螺蛳粉青团由螺蛳粉、笋干等馅料所制作,成分中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营养更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会比某些青团,更能发挥消化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市面上能够买到无糖青团,但还是不太推荐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无糖青团只是将馅料中的糖用木糖醇替代,而外皮中糯米粉的“升糖力”并未受到影响,仍然会令血糖飙升。
最后送上一个简单版甜青团的做法。
原料:
黑芝麻 70 克;去壳带皮花生仁 200 克;细砂糖 110 克;糯米粉 700 克;细砂糖 60 克;水适量。
做法:
1. 新鲜艾草叶,留叶去柄,开水中淖烫后捞起,切成小段,加入适量的水,研磨成糊;
2. 糯米粉置入大盆中,加入艾草糊和适量的白糖水,揉成光滑面团,搓成长条,小刀切成均等的小剂子;
3. 取一个捏成圆形,包入馅料,收口捏圆做成生胚;
4. 面上稍蘸水,点上炒香的黑芝麻;
5. 置于出汽的蒸锅 15 分钟即可。
P.S.我们也可以自制低糖红豆沙青团,将洋车前子壳粉加水搅拌成团后放艾草汁,红豆馅里放点红糖和一点点油炒了一下,即可做成比较低糖的馅料。
Anyway,希望大家在过清明节的时候,在饮食方面也不要太过放纵自己哦,毕竟清明过去了,又到了要穿短袖的时候了?
她们都瘦了,你还在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