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言:我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
文摘
职场
2024-10-24 00:12
上海
我和越来越多的朋友,越来越多的疏于联络,和身边的人都是淡淡之交,和他人也有了越来越强的距离感,我越来越多地说着“不”。虽然,生活中,我仍然是一个非常爱笑的女孩,但是内心渐渐竖起了壁垒与锋芒。其实我小时候挺讨人喜欢的,怎么说呢,有点像颗黏糊糊的糖果。青春期时,尖锐的矛盾开始在身上体现,为了被别人认可,讨人喜欢……我矛盾地表现出不真实的自己。再后来,大概是我20岁,写第一部小说前后,我对人性的理解有了质的跨越,不再黑白分明。书里写了一个非常天真的女孩,走出粉色的泡泡,走出乌托邦,穿过薄薄的屏障,最终在经历了人生的风暴后进入并理解了真实的人间。虽然作品本身很多方面在几年后的现在看来并不成熟,但是这种入世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我人生的一种跨越。有了对人性灰度的理解,再后来,我步入社会和职场,这时的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了新的认知。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忧忧最终主宰了大脑一样,我的大脑中也发生了相似的变化。有些东西消逝,有些东西涌现。我的小说和文字都不再是澄澈的单纯与快乐,总笼罩着一股说不出的无能为力的悲凉——这才是生命的真相吧。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奔赴,底色唯有孤独和悲凉。站在这种宏大的角度,就能轻而易举地认识到,很多自己曾经看的无比之重的东西,比尘埃还要微不足道。因而,对于怎么活,怎么生活,什么重要,什么了无价值,我自然而然地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不讨人喜欢的人。同事们大概觉得这姑娘专注而孤僻,朋友们也会觉得这家伙怎么越来越难约。怎么会不明白呢?怎么会不明白到底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会让别人开心呢?人性早被研究透彻,人从十几岁到几十岁,来来回回就是那些模型,经典小说里也早就写尽人性和各种故事……一切都惊人的相似,并在我自己及我所遇到的人身上反复的复现。这几年我逐渐清醒,却没有利用对人性的把握去刻意的发展和经营任何关系,迎合任何人,反而越来越聚焦自己,越来越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社交关系经营中,只需要对他人保持尊重和善意,不卑不亢。多余的期待,不要有,也不必有。最近有个词很火——“向上社交”。我看到很多博主都在指导大家如何向上社交,如何让贵人赏识自己,看得我哑然失笑。贵人能成为贵人,应该不至于太傻太天真。真的存在所谓的“向上社交”吗?博主们所谓的让贵人看到你的价值,核心与前提都是价值,而不是贵人。除了狗屎运或是一些后患无穷的捷径外,在我看来,真相是,对大多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向上社交”只有一条路——提升自己的段位和价值,和同段位的人价值互换。那时,向上社交也不再是向上社交。所以我很早就不会去期待别人能带给我什么了,我不相信捷径,不相信运气,更不相信存在没有代价无缘无故的好。如果能为别人带来价值,或者身上有某些潜力和价值,让别人认为你可能会在未来的某天帮助到他、给他提供价值。那么,再讨厌你的人,也会笑盈盈装成一副喜欢你的样子。那时候,讨人喜欢还重要吗?还需要费心力维护关系、资源、人脉吗?- 2. 认识到我对别人什么都不是,别人也只是我生命里擦肩而过的客人。
在人际关系中受了些伤之后才明白,太重感情会导致边界感消失,既让别人不舒适,也伤害自己。幸好,我对朋友早就不会再有“我对你好,你为什么不以同样的好回报我”这样愚蠢的发问。我对你好,因为我喜欢你,这样做我会快乐,因为我们志同道合,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理想和共同的话题,因为我欣赏你的人品和身上的某些品质……这些就够了。对于不可控的,我不强求,没有期待。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才是最理想、最舒适的状态。过度的在意对方或对方的反馈,会把关系中的双方都置于炭火之上,长久下来,适得其反,自己也失去了快乐。这不是冷漠,我其实内心很柔软,大概……是一种看淡吧。到现在,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但凡找我帮忙,只要不是太令人为难或是太浪费时间,我都会帮,和曾经的区别在于,举手之劳后,我会迅速忘掉,不会期待对方的回馈甚至感激,从而被人际关系所捆绑。所以,越来越不在乎了,在乎的越来越少了,更不像小时候那样,和谁都很容易走得亲近了,反而极其享受独处。把对外界和他人的期待降到最低,不会滋生妄念,会感觉生命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掌握之下,舒适而从容。
能不能达到种种期待不说(也无所谓),说实在的,向上伸展的这个过程,我觉得很快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说实在的倒不是因为什么学习或成长,而是沉浸在书里、学习里、创作里,会觉得世界格外简单纯净,这种纯净令我心安,当然还顺便带来比与人交际更为稳定的回报。我给自己安排了相对紧凑的日程,除了要读的书,要写的文字,要为职业生涯所作的必要准备和积累,也有相当频繁的旅行,规律的健身课(除了特殊时期例如前阵子备考啦)、马术课、游泳……也会逛街买好看的裙子,做睫毛,做指甲,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也会去江边散步,花很多的时间发呆,思考自己的热爱,以及漫无边际的幻想。对于一切浪费时间和心力、但又难以为我带来任何价值(当然包括快乐、舒适这样的情绪价值)的人和事,能避,则避。我每天清晨五到六点之间准时起来,用了好多年的微信名La vie est éphémère也时刻提醒自己,“生命转瞬即逝”,你要把时间花在值得的地方。忙碌固然有忙碌的疲惫与狼狈,但这也幸运的意味着,我没空关注外部,没空为别人的脸色而不舒服,没空思考别人喜不喜欢我,还有各种无聊的人情世故……的确就是单纯的没有时间。太多不愉快的人和事,都转瞬即逝的被下一件事情在我脑海中迅速淹没,毫无痕迹。在这场一切都是刹那的短暂的奔赴中,守住自己的时间和幸福,才能守住一切。如今,相比于讨人喜欢,我更愿意沉淀下来,在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文字世界里,提升自身,也享受生活,和孤独成为越来越融洽的挚友。前几天还和父母说,如果真能一辈子做个沉浸在书堆里的呆子,会是件多幸福的事呀,我骨子里是个极其单纯也越来越钟爱孤独的孩子,抗拒复杂的人和环境。可惜,书呆子的梦想难以实现。我还是被一次又一次抛入人群,抛入不确定的世界,认识着越来越多的人,一次次克服着自己心中的某些东西。要想成为一个真正能够洞察人心洞察世界的好作家,写出具有穿透力的作品,也必得如此。我现在二十多年的短暂生命中一切的领悟,不也正得益于我十几次转学,得益于我反复被抛入不确定的世界,得益于我的一次次受伤与痊愈吗?我从中穿梭而过,也必定会活得越来越从容精彩。我当然还是会参与某些必要的社交,但也仅仅是保持善意和尊重,努力做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表达。或许还是稚嫩吧,骨子里厌倦于此。越来越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喜欢和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令我轻松的朋友相约,和小时候就看着我长大的真心待我的长辈长谈,以及和父母各种漫无边际的聊天。也只有这些时刻,才令人愉快的觉得,虚度也值得。相比起曾经那个喜欢卖萌讨巧的自己,我变成了越来越不讨人喜欢的人。(随便写写,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吧,带不来也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