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魏巍课题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与聚苯乙烯(PS)微塑料(MPs)的相互作用

文摘   2024-09-30 10:07   英国  
第一作者:张梦佳
通讯作者:魏巍
通讯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论文DOI:10.1016/j.jhazmat.2024.135680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魏巍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 as carriers for nano-hydroxyapatite particles: Impact of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阐明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与聚苯乙烯(PS)微塑料(MPs)的相互作用机理,及PS表面功能化对结合机制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地理解MPs对纳米材料的载体效应提供了重要线索。
全文速览
MPs与污染物及工程纳米材料(ENMs)的相互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直接测定MPs对纳米磷肥及土壤修复材料nHAP的载体效应鲜有报道。本文通过不同溶液化学条件下的批量实验,探究了不同表面功能化PS MPs与nHAP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羧基功能化PS对nHAP的附着/吸附亲和力最高,其次为原始PS和氨基功能化PS。nHAP在PS MPs表面的吸附表现出强烈的pH依赖性,在酸性、中性pH (3-7)条件下吸附量增加,在较高pH值下吸附量减少。胡敏酸(HA)和NaCl的存在阻碍了nHAP在MPs上的吸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吸附的nHAP呈棒状,随机分布在MPs表面。表面络合作用和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nHAP吸附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本文首次尝试探索nHAP与表面功能化MPs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MPs的环境行为及对纳米材料的载体效应。
引言
MP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在环境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人们普遍认为,MPs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可以积累有毒金属/类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病毒和其他生物制剂。这种现象被称为“特洛伊木马效应”或“载体效应”,由于吸附/附着物质与MPs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其环境行为,从而使环境中MPs的风险进一步复杂化,因此值得高度关注。
除了对各种污染物的吸附外,MPs对ENMs的载体效应近年来引起了重视。考虑到MPs在水生环境中的广泛分布,以及各种纳米材料在多领域的生产和使用,全面了解环境介质中MPs与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要的。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 Ca5(PO4)3OH]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土壤修复材料以及新型纳米磷肥,由于其在医疗、环境和农业领域的优势,越来越多地使用nHAP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环境中的释放,并与已存在的MPs相互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探讨nHAP在MPs表面的吸附作用。

图文导读
图1 nHAP在不同表面功能化PS MPs上的吸附动力学(a)和等温线(c);nHAP的水动力直径随时间(b)和浓度(d)的变化。

在pH = 7的条件下,对nHAP颗粒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研究,nHAP的吸附量随着接触时间/nHA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有PS MPs均在12 h内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PS、PS-NH2和PS-COOH对nHAP的吸附。nHAP悬浮液在吸附过程中始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三种PS MPs的吸附量大小依次为PS-COOH > PS > PS-NH2。nHAP在PS-COOH MPs上的高吸附量可能与羧基与nHAP中的钙的络合作用有关。PS-NH2对nHAP颗粒的吸附量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pH为7时,接近PS-NH2 MPs的pHPZC (7.4),PS-NH2的团聚量增加。这也可以归因于氨基可能抑制nHAP的钙与PS-NH2 MPs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图2 pH (a)、离子强度(c)和HA (e)对nHAP在不同表面功能化PS MPs上吸附。的影响以pH (b)、离子强度(d)和HA (f)为影响因素监测nHAP在24 h内的水动力直径。

nHAP在MPs表面的吸附高度依赖于pH值。从pH值3到7,PS和PS-COOH MPs对nHAP的吸附呈上升趋势,在pH值7到11时略有下降,PS-NH2 MPs的吸附趋势相似,但在pH值为5时吸附量最大。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PS和PS-COOH均带负电荷,在较低的pH下,PS和PS-COOH对带正电的nHAP颗粒的吸附更容易,但当pH从7升高至11时,PS和PS-COOH对nHAP的吸附下降,这归因于静电斥力的增加。pH为5时,nHAP在PS-NH2上的吸附量最大是由于带正电的PS-NH2与带负电的nHAP的静电相互作用所致。当pH升高至7,PS-NH2的表面电荷接近于零,静电斥力减弱,并发生明显的聚集,导致吸附量在三种MPs中最低。

NaCl的存在阻碍了nHAP在三种MPs上的吸附。离子强度的升高导致PS和纳米粒子双电子层的电荷筛选和压缩,降低了MPs和nHAP之间的表面电位差,抑制了MPs和nHAP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共存离子与纳米颗粒对MPs表面吸附位点的竞争效应也降低了nHAP颗粒的吸附能力。

HA通常带负电荷,可能通过与MPs或nHAP相互作用影响吸附行为。一般来说,添加较多的HA提高了nHAP和MPs的分散稳定性,这是由于HA大分子的负电荷和空间排斥力增加,导致吸附减少。然而,由于HA在nHAP表面有较强的络合吸附作用, HA的存在会提高nHAP的HDD。在这种情况下,HA与MPs通过极性、π-π相互作用和n-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形成HA包被MPs,这可能进一步增强位阻斥力,从而降低对nHAP吸附。


图3 吸附nHAP颗粒后的PS、PS-NH2、PS-COOH MPs的FTIR和SEM-EDS数据。

由FTIR表征结果可见,nHAP与不同表面功能化PS MPs相互作用后,在3568和630 cm-1处出现了新的特征峰,证实了nHAP粒子成功负载到三种MPs表面,这与SEM观察结果一致。吸附nHAP后芳香基团峰的强度减弱表明它们参与了nHAP与三种MPs的相互作用。与PS-COOH相比,负载nHAP后,1735 cm-1处(C-O)的峰强度显著降低。这表明-COOH基团由于与nHAP的钙离子具有较强的配位作用,最终导致nHAP在PS-COOH上的吸附高于PS和PS-NH2。

此外,通过SEM-EDS分析可以更直接地了解PS、PS-NH2、PS-COOH MPs与nHAP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结果发现,与PS和PS-NH2相比,PS-COOH MPs能附着更多的nHAP颗粒,这与吸附实验结果一致。EDS数据进一步证实了MPs表面nHAP的存在,且PS-COOH表面的钙原子含量高于PS和PS-NH2 MPs。总体而言,PS、PS-NH2和PS-COOH MPs均表现出负载nHAP的能力,并可能作为水中运输nHAP的载体。


图4 PS、PS-NH2、PS-COOH MPs (a、b、c)吸附前后的C 1s XPS光谱;PS-NH2吸附前后的N 1s光谱(d);PS-COOH吸附前后的O 1s光谱(e);吸附后的Ca 2p光谱(f)。

为了深入了解nHAP在三种PS MPs上的吸附机理,采用XPS分析确定了MPs的近表面组成。吸附nHAP后,三种MPs的C 1s π-π*峰强度显著降低,证实了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PS MPs吸附nHAP中的作用。同时,O 1s的峰强度显著增加,吸附nHAP后出现了Ca 2p、Ca 2s、P 2p、P 2s等信号,表明nHAP负载于MPs表面。XPS分析也显示,Ca元素在PS-COOH表面含量较高(15.62%),而在PS(14.73%)和PS-NH2表面(13.78%)较少,表明PS-COOH表面吸附了更多的nHAP,这与SEM-EDS分析结果一致。

C 1s、O 1s和Ca 2p的FIIR分析和高分辨XPS光谱显示,含氧基团和含碳基团对nHAP的吸附起关键作用。nHAP表面的Ca原子可以被表面功能化的PS MPs的含氧基团络合,也可以与芳香基团的C=C结合形成Ca-π键;此外,极性和静电相互作用也可能发挥作用。尽管如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纳米材料与水环境中MP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更深入理解MPs的环境行为和命运。


图5 不同表面功能化PS MPs吸附nHAP的可能机理。

小结

本研究首次研究了表面功能化PS MPs与nHAP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种MPs均能吸附结合nHAP颗粒。在接近中性的pH条件下,PS-COOH 对nHAP的吸附能力远高于PS和PS-NH2 MPs。除了亲水性和静电作用外,nHAP的表面钙原子还可以与表面功能化的PS MPs的含氧基团络合,并与芳香基团C=C结合形成Ca-π键。这些发现强调了表面功能化MPs对nHAP粒子的载体效应,这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天然水生系统中MPs的环境行为和命运。然而,为了全面了解MPs和ENMs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需要更多的关注自然环境在MPs与ENMs的相互作用。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张梦佳,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塑料与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osphere》、《Colloids and Surfaces A》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
联系方式:222502001@njnu.edu.cn
通讯作者:魏巍,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物迁移转化、新型环境修复材料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联系方式:wwei@njnu.edu.cn

JHM Family
分享JHM期刊发表的最新文章,为您提供一个分享原创研究成果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