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每日一学)

文摘   2024-11-28 05:58   中国  

第二节 穴位敷贴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形,敷贴到人体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内科 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胃脘痛、泄泻、不寐、消渴、遗精等。

2.外科 疮疡肿毒、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等。

3.妇科 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等。

4.儿科小儿夜啼、厌食、流涎等。

5.可以用于防病保健。

二、评估

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特别询问是否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疾病等、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

3.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4.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

5.患者的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

三、告知

1.出现皮肤微红为正常现象,若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水泡等,应立即告知护士。

2.穴位敷贴治疗的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治疗时间一般为6~8小时,儿童2~4小时,对于刺激性较强、毒性较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可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季节调整时间,小儿酌减。

3.若出现敷料松动或脱落及时告知护士。

4.局部贴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5.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者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中药敷贴,棉签,0.9%生理盐水棉球、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注意保暖。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根据贴敷部位,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患处,必要时屏风遮挡患者。

3.核对贴敷部位,选穴。

4.以0.9%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局部皮肤,然后将中药敷贴贴于穴位上并固定。

六、禁忌症

1.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应禁止贴敷。

2.颜面五官部位,慎用贴敷,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进行发泡,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应禁止贴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进流产。

4.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七、注意事项

1.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2.药物应均匀涂抹于绵纸中央,厚薄一般以0.2~0.5cm为宜,覆盖敷料大小适宜。

3.除拔毒膏外,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敷贴药物,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4.使用贴敷后,如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附:

1.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

2.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标准

附1: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


附2: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服装、鞋帽整洁。

5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治疗碗,中药敷贴,0.9%生理盐水棉球,棉签,速干手消毒剂。

2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10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部位正确,注意保暖。

3




定位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2




核对贴敷部位,选穴正确。

3




手法

清洁贴敷部位皮肤。

3




清洁时未沾湿衣裤。

2




贴敷手法正确。

12




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宜。

10




观察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6




贴敷时间适宜。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询问有无不适。

4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2




清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理速干。

2




评价

操作熟练、,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签名。

2




技能熟练

选穴准确,操作熟练,用力适中。

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行若如水
分享工作人生经历,进行医学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