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外渗一直让护士头疼的事情,群里咨询的专业问题,也是以液体外渗占比最高,但有的液体外渗后处理及时,病人没有发生皮肤损伤;而有的液体外渗后未及时处理,而留下了不可逆的皮肤损伤。
而群里咨询最多的均为高风险行为下,发生的外周静脉通路外渗。
哪种高风险行为呢?就是采用外周静脉通路输注腐蚀性或刺激性药物,比如给病人输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等。
原因有二:1、病人病情危重,需要立即使用这些药物,中心静脉置管用时比外周静脉置管用时长,并且中心静脉置管需要医生操作不方便,而外周静脉置管护士操作方便,护士一人操作就可快速把药物用上。2、对外周静脉通路使用这些刺激性危害认识不足或保持侥幸心理。
外周静脉输注多巴胺发生外渗(图二)
如果这些踩钢丝的危险行为,导致药物外渗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即使皮肤只有一点异常,也不要再等等看,请及时给予干预!
2、并立即回抽导管内药液后拔出导管,如仍需要静脉通路,宜在对侧肢体建立,禁忌在同侧肢体远心端血管进行静脉通路建立。
3、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临床表现选择对症治疗方法:
下面以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垂体后叶素为例
(1)给予湿冷敷或热敷
该行湿冷敷还是热敷,以前也有同行老师咨询过,这个取决于临床皮肤表现。当外渗局部皮肤出现苍白,选择湿热敷;外渗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泡,选择湿冷敷。(选下面溶液任意一项)
冷热敷溶液有:
a、654-2 10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5ml
b、生理盐水50mL+酚妥拉明40mg
c、95%酒精(新生儿禁用)
d、50%硫酸镁,每2-3h更换一次
e、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0mL
f、局部给予马铃薯片(切成0.2-0.5cm)贴敷
g、如意黄金散、活血散加蜂蜜外敷
(2)医用愈肤生物膜外涂
(3)疼痛红肿严重的患者,还可以使用烫伤膏涂抹
(5)出现坏死,可用短波治疗,严重者需要植皮
(6)局部封闭,以下任意一项:
a、酚妥拉明5-10mg+生理盐水5ml
b、酚妥拉明5-10mg+生理盐水5ml+0.25%普鲁卡因5mL
C、酚妥拉明5-10mg+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0.1g
d、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0.1g
(7)水疱处理:
a、直径<0.5cm 的水疱:未破溃的不刺破,用碘伏消毒,无菌纱布保护,待其自行吸收,每24 小时更换;已经破溃的,破溃周围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保护,每 24 小时更换。
b、直径>0.5cm 的水疱:用碘伏消毒,在无菌操作下抽去水疱内的渗出液,待干后油纱覆盖,无菌纱布加压包裹,每24小时更换,渗液多则及时更换;也可以使用泡沫敷料吸收渗液。但张力比较大的水疱不宜抽吸疱液,应等待张力下降后再抽吸疱液处理。
所以最后还是想说,尽量不要避免高危行为,如果避免不了,一旦发生外渗,请及时正确处理,避免等待让皮肤发生不可逆的坏死!
液体外渗导致皮肤坏死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对血管壁的化学性刺激:药物外渗时,特别是一些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会对血管壁产生化学性刺激,导致血管内膜受到损伤。这种刺激可以引起血管痉挛,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液体和药物成分向周围组织渗出。
2、局部组织缺血:由于血管内膜受损和血管痉挛,可以导致局部组织缺血,进而发展为组织坏死。缺血缺氧的环境使得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养分,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3、炎症反应:液体外渗后,局部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溶蛋白酶,加速坏死边缘坏死组织的溶解吸收,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炎症反应中的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可以进一步损伤组织,促进坏死的发展。
4、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当这些药物外渗至周围组织时,可以直接损伤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坏死。
5、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后,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液体和蛋白向血管外渗出,形成局部水肿,压迫周围组织,进一步加剧组织损伤和坏死。
6、组织损伤和坏死的级联反应:液体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可以触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包括炎症细胞的浸润、细胞因子的释放、组织结构的破坏,最终导致组织坏死。
这些病理生理变化共同作用,导致液体外渗时血管周围皮肤出现坏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