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企业创新崛起

文摘   财经   2024-11-07 19:31   北京  

在全球经济转型和能源结构变革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布局成为各国企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可能引发贸易战,而这种技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当时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发现了利用丰富而廉价的矿物质制造电池的方法。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使电池不仅能够保持强劲的电量输出,还能够经受超过十年的每日充电。这些企业现在以低成本和高可靠性大规模生产这种电池,供应全球大部分电动汽车及其他清洁能源系统。

这仅是中国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上赶超先进工业国家的一个例子。无论是制药、无人机,还是高效太阳能电池板,中国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在电池领域,中国的领先优势尤为突出。全球65.5%的被广泛引用的电池技术论文来自中国研究人员,而美国仅占12%。此外,全球最大的两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均为中国企业。

作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战略意义、全球市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问题亟待深入分析与解答。为深入了解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与挑战,以及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未来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变革,本期线上沙龙我们采访了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战略学副教授林成义。

林成义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战略学副教授

他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许多中国企业家可能认为,国内市场的成功可以直接复制到国外市场,并迅速扩大规模。然而,全球战略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国外市场的独特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增长。

以下是采访摘要。

HBRC: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现状如何?有哪些主要的市场参与者?


林成义:从学术角度看,新能源问题、环境变迁和人类社会发展是全球性问题。然而,从企业战略实施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南北对立。

对北方发达国家而言,这些问题尤为重要。这些国家经历了工业和技术革命,如今面临过度消费的问题,因此重新审视消费方式和能源使用方式成为关键议题。

相对而言,全球南方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发展机会,其中能源是关键。即使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相对发展较好的国家,能源需求仍然存在巨大缺口。

南北双方在能源问题上的对立引发了广泛讨论。北方国家倡导共同应对能源问题,推动新技术的开发和洁净能源的转化,并减少能源消费。然而,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容易接受,因为发达国家通过数百年的能源使用已达到了当前的发展水平。

南北对话仍在继续。

从市场细分来看,不能将北方国家混为一谈, 即使欧洲各国也有分歧。北欧国家重视新能源的发展,因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政府政策和企业投资积极推动新能源。然而,南欧和东欧经济较差的国家对新能源发展持观望态度。总体而言,欧盟主要通过新能源应对环境变迁问题,但各国态度和行动力度不一。

美国虽然重视科技发展,但在新能源政策和市场应用方面相对保守,担心新能源对现有产业造成冲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新能源发展的机会,已在多个市场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HBRC: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处于怎样的竞争地位?与其他主要市场参与者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林成义: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国外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还有更多的不了解,情况较为复杂。

尽管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晚,但具备许多优势。首先,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政府导向明确,投资力度大。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迅速。中国在学习曲线上快速攀升,目前正处于上升期。

中国的技术革新速度令人惊叹。这种渐进式的技术革新得益于大市场、政府扶持和巨大的投资力度。然而,由于中国发展迅速且相对独立,西方市场可能没有及时关注到这点。因此,当中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常常引发惊讶。这种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外消费者和政府对新能源产品的积极态度;二是由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快,产量大,大大降低了新能源产品的成本。

例如,太阳能的成本从1975年每瓦115美元降至2010年的2美元左右,2022年进一步降至不到0.25美元。这一显著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的参与。风能和电动汽车领域也经历类似的情况。中国的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和蔚来,在价格上比许多国外品牌更具竞争力。

对于希望加速新能源产品普及的欧洲政府而言,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势正好契合其政策导向,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引发了一个悖论。例如,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对欧洲一些主要经济体产生了严重影响,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中国风能技术的进步同样冲击了西门子等欧洲老牌企业。因此,欧洲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

面对中国新能源的迅速发展、产品价格的大幅降低和技术的持续提升,欧洲企业在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政府一方面对新能源产业的普及感到高兴,因为这促进了行业和消费者的转型;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也导致了欧洲一些主流产业的衰退。因此,欧洲对中国的看法既充满关注,又充满矛盾,不确定这种影响究竟是好是坏。


HBRC: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展是否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林成义: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个过程技术革新、庞大的中国市场,再加上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扩展,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降低了成本和价格。因此,中国对全球能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HBRC:你如何看待政策和法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各国的政策差异对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全球布局有哪些影响?


林成义:虽然我不是研究政策的专家,但我注意到,各国政策在应对挑战时往往也存在一些矛盾之处。例如,为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欧盟已经设定了2035年不再允许销售传统燃油车的目标。然而,欧洲的传统汽车产业仍然主要依赖内燃机车。这种情况下,欧盟最近又推出了一些新的工业政策鼓励本土品牌的革新,试图为它们争取时间,以加速混合动力车或纯电动车的发展。

不过,一些政策研究学者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些工业政策不应该持续太久,缓冲过后,本土企业还是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为中国的新能源品牌,尤其是汽车、风能和电力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既让消费者受益,又能兼顾本土产业的利益,是中国新能源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HBRC:那么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和发展呢?


林成义:中国企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已足以开发品牌效应1990年代,中国企业通过低成本的消费品、服装和生活用品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商品的刻板印象:价格低廉但质量差。这种历史印象在高科技领域的遗留仍十分明显,尽管中国企业在太阳能板、风电机组、电池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外消费者往往仍侧重压低价格,不敢信任质量。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并不逊色于国外品牌。例如,许多在英国和欧洲购买中国制造电动车的朋友发现,它们不仅价格低廉,质量还超出预期。这表明国外的刻板印象并不完全准确。因此,中国企业在出海时应着重提升品牌形象,而不仅仅依赖价格竞争。提升品牌形象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导致质量和技术创新的下降;二是通过将部分品牌定位为中高档,并持续塑造其附加价值,有助于长期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例如,1970至1980年代的日本通过丰田和本田等品牌以“低价高质”崛起,品牌效应延续至今;韩国的三星也以“低价高科技”赢得市场。因此,我希望国内企业家在制定出海战略时,能够着力打造中国的国际品牌,区别于国内竞争,这将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大有裨益。


HBRC: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出海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哪些战略意义?


林成义:首先,我想谈谈国外竞争中的时间因素,在新能源和新兴企业的发展中耐心尤为重要。要计划足够的时间去解决市场和外界环境的挑战。例如,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虽然专注于技术研发,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解决来自市场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产品外的因素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可能影响其成功。

以电动车为例,除了电池等核心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保险和售后服务的完善同样重要。城市中的充电桩布局和电网整合是长期任务。尽管当前竞争压力很大,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电动车需求在2020年和2021年快速增长,但2022年和2023年增速放缓,原因之一是相关设施的发展滞后,比如售后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电动车的售后服务往往主要是电子系统和元件维修,完全不同于发动机维护,这挑战了整合售后链,影响消费者体验。因此,中国新能源和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应关注以下关键点:

  • 1.充分了解市场。中国品牌在国内成功是因为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出海时,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差异,如欧洲、拉美和非洲的各个市场,以实现有效扩张。

  • 2.考虑生态价值。出海时不仅要关注消费者,还需考虑行业内的其他参与者。例如,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兼并了许多传统汽车品牌,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电车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与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的关系,寻找共同增长的机会。

  • 3.拓宽视野,关注完整服务链。电动车行业的销售模式从经销商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D2C)。如何与现有加油站和售后服务建立合作,确保长期稳定发展,是一个重要挑战。需要关注长期市场定位,而不仅仅是短期市场份额。

  • 4.协调利益相关者。了解并协调政府、消费者、供应商和制造商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制定符合各方利益的战略,是成功立足市场的关键。


HBRC:未来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技术进步(如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将如何影响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


林成义:在投资和市场拓展时,企业需要保持恒心,因为战略效果通常需要长期愿景才会显现。制定年度增长目标时,应该更多关注长期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盈利或市场份额。短期成功不一定带来持续增长,数字化进程显示,快速上升往往伴随快速衰退。因此,建立持久品牌需要更长远的眼光,“先占领市场、再谋求长期发展”的逻辑已不再适用。

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复杂,战略上难以同时精准预测时间和方向。短期内,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主要挑战。尽管短期难以解决,但长期来看,这一矛盾可能逐渐缓和。

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深入对话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至关重要。出海不仅是销售产品,更是与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战略沟通。短期挑战在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对立。

长期来看,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首先,虽然技术较为成熟,但市场仍处于小众阶段,从小众市场扩展到大众市场仍是挑战。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成功不一定适用于海外市场。例如,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有限制,印度市场潜力虽大,但更倾向于支持本土产业。

其次,中国在欧洲、美洲和非洲市场的机会较大,但这些市场由多个国家组成,需通过整合多个小市场实现规模扩展。技术虽成熟,但从高端市场拓展到大众市场仍是课题。同时,新能源产业具有本地化的特性。风能和电能等新能源具有地域局限性,进入这些市场时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境况和政策,并与本地企业和社区建立紧密联系。

再次,技术方面,美国在颠覆性技术上领先,而中国更多依赖渐进性改善。未来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实现技术上的颠覆性突破,与美国在技术竞争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企业界需深思长期战略,是继续渐进改进,还是追求技术上的飞跃。

尽管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局限性和上述挑战,最终胜出者尚难预测。


HBRC:你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有什么建议?


林成义:虽然任重道远,但我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想再重申一个关键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许多中国企业家可能认为,国内市场的成功可以直接复制到国外市场,并迅速扩大规模。然而,全球战略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进入海外市场不仅仅是简单地应用国内的成功经验,而是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国外市场的独特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增长。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例如,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许多美国品牌意识到国际市场的潜力,开始推行标准化输出模式。麦当劳是典型的例子,它在全球各地采用相同的运营模式,但发现这种模式并不总是适用。

在快餐行业,麦当劳和Yum! Brands(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在1990年代进入中国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麦当劳坚持标准化模式,而肯德基和必胜客则进行了本地化调整。成功的品牌通常在标准化与本地化之间找到了平衡。

虽然标准化有助于降低成本和扩大品牌效应,但也必须进行适度的本地化,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因此,现在是中国品牌学习如何从本土品牌转型为全球品牌,找到标准化与本地化最佳平衡点的好时机。


HBRC:你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你对此感到担忧吗?


林成义:我并不担忧。从市场和工业的角度看,企业通常经历起始期、快速增长期、平稳期和衰退期。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成熟期,而非衰退期。成熟期虽伴随重组和调整,但增速放缓并不等于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高于欧洲的0-1%和美国的2-3%

理解成熟期的战略要求至关重要。我们应根据经济环境调整战略,而不是简单比较现在的5%的增长率与过去的8%或10%。这类似于个人从激进的青年期过渡到成熟期时的变化:目标和策略不同,但仍然是重要的成长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需重新调整战略目标,关注如何在成熟期内实现长期发展。战略调整应超越单一的产品市场份额,专注于品牌建设,可持续增长和整体业务优化。

时青靖 | 访、文




转载、商务合作等请联系以下渠道,投稿请发送至邮箱:submission@hbrchina.org




点 在看 让管理新知传得更远

哈佛商业评论Lab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Lab平台,关注全球商业生活的创新与实践,高质量阅读陪伴未来管理者持续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