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疾步如飞地向莫迪卡上城走去。任务不重但时间紧,我得在半小时走个来回。
莫迪卡出产的巧克力有别于瑞士和比利时巧克力。虽然我不太吃糖了,但来到此地,我一定要尝尝。冲进店里,买巧克力的人不多,可是售货员和顾客在热烈地聊天,意大利人做生意是不着急的,聊天高于一切。但我心急如焚,又不好意思打断他们。选了三块不同风味的巧克力(茴香,辣椒和黑巧克力),付钱就像没付钱一样拔腿就跑。没想到横穿镇中心时看到坐落在高岗上的一所教堂,如君临天下般气势如虹。又忍不住了,九十度拐弯,冲上台阶,连跑带跳进了教堂。入口处有个帅哥在卖票,门票2欧。即将要付款时我发现,这不就是联票上那个最远决定放弃的教堂吗?我终究完成了四个教堂的打卡。不免仰天大笑。小清新风格,莫迪色,赏心悦目。五分钟后,我就走出教堂,飞奔下山。走到圣彼得教堂时,一群游客刚从大巴下来,如洪水般向我涌来,我如摩西劈开红海一样,逆人流而上,12:58分,站在汽车旁边的杨先生看着我从人流中突围出来,默默地冲我竖起大拇指。我感觉那时的我一定是一身的金光闪闪。用陈先生在三天后拍到的一张照片做个图示。上了车后,我刚嘚瑟莫迪卡巧克力,陈先生拿出一块,是他在午餐的咖啡馆买的。我从他手里掰下一块。“哇,这块巧克力,口感非常绵密,主打可可豆香和可可脂香,它那种香浓的程度,会觉得它是直达你的上颚,有的甜品,它的甜只是在你的舌苔上,但是这款巧克力的香味直达你的上颚,香味弥漫整个口腔,包括可能你的鼻腔,这样的巧克力,可以囤一冰箱”——哈哈,我这描述怎么样?咱也“走进珂学”了。
事实上,莫迪卡巧克力不仅不绵密,而且是有非常显著的粗粝感。因为它的生产方法和古代墨西哥地区的阿兹台克人制造巧克力的手法一样。首先将可可豆放在烧热的弧形石头上烘烤,然后用石头擀面杖把豆子碾碎,接着,在磨好的可可粉中加入香料,再放到石头上面冷却,直至固态。冷却过程中没有精炼,在可可粉约40度的时候加入糖,由于温度不高,糖不能融化,因此,莫迪卡巧克力外表粗糙,有颗粒感。
“这种颗粒感非常有趣,就好像你吃的是一块火山石,它粗粝,但容易风化,但也不会风化成齑粉,而是化成沙砾一般,停留在舌苔,像潮水退去后的沙滩”。我一说完,杨先生就说,“你不说我还没觉出这这巧克力的特别之处,你一说我觉得是这么回事,还想再来一块”。谈笑间我们就到了西西里离马耳他最近的Pozzallo,车子留在停车场,停车费20欧。背上精简的行李,我们进了海关。出关比在国内坐高铁要方便。船很大,空位很多,从Pozzallo到马耳他不到90公里,航行时间105分钟。当船驶进马耳他湾时,即使透过厚厚的舷窗,我还是被外面的一幕惊到了。两边金黄色如浮冰一样漂浮在海上的城市,上面鳞次栉比的建筑宛若宫殿,我们像在驶进《权游》里的君临城。
马耳他由五个岛屿组成,面积不到新加坡的一半,比苏州工业园区略大一丢丢。我对它既无知又傲慢。所以,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马耳他似乎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城不在大,位置重要就行。马耳他的历史,因其地中海心脏的位置而曾刀光剑影,冰风血雨。下船后,我们决定步行到民宿,就当city walk。一路,我们既看到了但丁的雕像,也看到公园里悠闲漫步还打鸣的大公鸡。好有趣。半个小时,就让我们从码头走到了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中心。瓦莱塔被称为“欧洲艺术之城”,建于1566年,是以当年指挥马耳他保卫战的骑士首领拉·瓦莱塔的名字命名的。1571年,瓦莱塔被定为马耳他首都,拿破仑曾把它喻为“欧洲最坚固的要塞”。再往城中央走,一条条和主街垂直的小巷倾斜在坡上,延伸到海边。我们跟着 Google Map离开主街,沿着台阶往下走,再拐个弯,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上,用房东告知的密码入了大楼。欧洲的电梯又小又慢,我们三个人贴在一起,像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一进入公寓,我们仨全惊呼起来。电梯有多小,公寓就有多大。陈先生和杨先生一致把最大的房间让给我。他们对我的订房能力再次给与肯定。还没开始游览,马耳他就给我们一个好印象。为了奖励我们的英明选择,我们必须大吃一顿,
而晚上的瓦莱塔,热闹非凡。白天走过的主街已经全部摆出桌椅,座无虚席。那份热闹,让我们也兴奋起来。为了搭配海鲜,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竟然点了一瓶白葡萄酒。管它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乘兴而来,尽兴而归,醉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