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医道》食医系列:五,孙真人之食治

文摘   健康   2023-08-08 07:08   广东  


《太乙医道》食医系列:五,孙真人之食治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大家好,我是《太乙医道》作者董小锋。

在说明“食医”的来由,对食医的历史简单交代了一下。因为“食医”来自《周礼》,所以上一章对《周礼》做了一些简单介绍。这一章来说说药圣孙思邈,孙真人的关于食治的一些思想。在周朝时候食医就是四大医之首,到了孙思邈《千金方》第一次出现“食治”专篇,而其弟子根据孙真人思想做了第一本《食疗本草》,后续《食医心鉴》乃至后来食疗的发展,都离不开孙真人的一些思想。当然,“食医系列”是以《黄帝内经》原文为准,但是孙真人的思想我们也要了解一下。

孙真人对于食疗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千金要方》约成书于唐永徽三年,即公元 652 年,共 30 卷。《千金要方》第 26 卷是《食治》专篇,是孙思邈对食疗学阐述的集合;第 27 卷《养性》篇中专述“服食法”;第 12 卷“食治方”、24 卷“解食毒”等,除专门论述部分,在全书各卷对食疗都有不同程度地涉及。30 年后,即公元 682年,孙氏又撰《千金翼方》30 卷,系《千金要方》的姊妹篇。两部巨著相辅相成,互为所补。《千金翼方》第 12 卷、第 13 卷、第 14 卷、第 15 卷、16 卷等篇对食疗都有专门论述。

孙思邈十分重视饮食疗法,认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而“药性刚烈,犹若御兵”,所以,“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

这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作为一个医者,对于治病调理,首先要用食物治疗,需要辅助药物才辅助药物。因为药食同源,食物也能达到药材的驱邪安脏腑等等功能,也就是说药材能做的,食材也能,而且对比起来药物有偏性,好像打仗一样,不伤敌人也伤自己。真正好的医生,应该是擅长使用食疗治病调理养生。这是一个良工的标准。当然了,现在这些理念还要慢慢来普及,也希望我的书籍和视频能让大家有些许血脉苏醒的感觉,那就满足了。

前面我们论述人体和疾病的时候,一分为二是阴阳,一分为五是五行,对应五藏是肝心脾肺肾,对应体是筋脉肉皮骨。而在生化人体时候也举例到玄气在天为道,道生神,在地为化,化生五味。五味对应着五行五藏,也就是酸木肝,苦火心,甘土脾,辛金肺,咸水肾。《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中也提到“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具体五味后面我们在慢慢介绍,这里了解一下明白孙真人也是顺阴阳五行学说而作分类进行食治就好。

我们日常经常说的“以形补形”,在《神农本草经》就曾记载,“牡狗阴茎”入药治男子阳痿、女子带下。《千金方》也有记载“肺,补肺,治嗽;肝,补肝,明目”。

对于“以人为本”体质的视角,孙真人也有自己独特见解,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针对性,包括地域差异,包括因时制宜,还有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大病初愈等等情况下都有针对性不同的调整。

简单来说,孙真人的学术思想也是源自于上古的阴阳五行学说,大部分都遵循了《黄帝内经》的理论指导。但是在实际上操作与《黄帝内经》还是有一些出入,所以,本《太乙医道》书籍和视频系列都是以《黄帝内经》为准,如果与《黄帝内经》有出入者,以内经为准。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我们下期见


草原回春堂
光大国粹,造福人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