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医道》食医系列:十八,五味的食与药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大家好,我是《太乙医道》作者董小锋。
《说文解字》中载:“味,滋味也。从口未声。无沸切”。从狭义的角度去看,五味也就是五种滋味。但是如果联系到宇宙生化回环的角度看,那这个五味是大地所生。也就是我们在地球上能认识到的一切都可以可以划入五味的分类,这个是不同级别的一个认识。所以,开篇视频就要说清楚级别和视角的问题,不搞清楚那个,就看后面的视频,很容易迷糊。这个大家要注意,要顺着看完视频。
五味出现在远古,明确记载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以及《周礼》之中。理论上食医之五味与药材之五味应该是一致的,可惜现实不是如此。学术上就有一个观点,认为宋以前形成的“五味”理论与药物并未发生联系。宋以后随着理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医药的融合,“五味”理论逐渐过渡成为中药“五味”理论。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也是我个人为什么遇到后世医书与《黄帝内经》有出入,就以内经原文为准的原因。毕竟,在这个历史变迁因素之中,再加入其他种种因素,中间有没有出现一些主观意识引导的问题呢?谁也说不准。
中药“五味”理论是指导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论。然而临床医生和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们都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内经以及神农本草经,周礼等记录的五味,与现有各版《中药学》教材中所描述的中药“五味”理论与中药药味之间的功效吻合度很差,比如具体味的划分,比如辛味能散,但并非所有具有辛味的药物都具有发散的功效,以至于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药物临床应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仔细比对各版《中药学》教材与《药典》就会发现:各书中对于药物药味的记载并不统一,互有出入。这就导致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大打折扣。药味不统一的现象出现并不为怪,作为教材、《药典》药味之源的历代本草书中对于药味的标注情况就是如此。为什么历来中药五味标注如此混乱,究竟是历史的缘由还是人为?这些都要打问号。
有人认为,历史上,“五味”理论先于中药五味而产生(这个可能是因为山海经有描述五味),因此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构建实际上是“五味”理论与中药相互整合的一个过程。正是因为“五味”理论并不是以中药五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也就不能用“五味”理论很好地阐释中药五味与功效间的联系。这个观点就是把食医的五味与药材的五味理论进行区别认识,分开来说。
五味给分成食医的五味和药材的五味来区别研究,其中有个因素是《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在学术之中多数人认为此书成于汉。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个人认为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在内的上古之书,成书可能是在汉,但是其在家族中以家传模式或者隐传,秘传等方式流传可能已经数以千年。但是真正形成文字典籍出现在社会上,那可能是汉代。虽然是个人的看法,但是在学术中跟我保持一致观点的其实也有不少的。
个人以为,五味就是五味,是在宇宙生化之中,如内经描述的,在天为道,道生神,在地为化,化生五味,而五味再化生人的五藏系统,形成人。如果要降级别认识可以,但是务必要知道,不管是在食医中应用,还是在中药临床应用,五味就是五味,它不曾改变。改变的只是人,改变的是时代的需要。它一直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真实不虚。
个人以为,未来中药临床发展传承,要回归于五味的本质。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