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五十二,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五十三,兵阴阳家的阴阳
五十四,阴阳家
五十五,数术家
五十六,墨子的阴阳
五十七,老子道论于阴阳
五十八,《黄帝内经》的阴阳
五十九,阴阳在内经
六十,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金匮真言论篇在讲述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的时候先引了一句,就是“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传统文化多用隐喻,需要体证,关键点就是级别和视角的转换,有些情况的确要身体明白,然后思想才能明白。甚至身体思想明白,但是要给别人讲出来,也不容易。所以,“立言之意”很关键,比如阴中有阴,阳中有阳。许多人一看就糊涂了,但是带上那个级别去看就明白了。阴中有阴,第一个“阴”是一个级别,第二个“阴”是低一个级别的“阴”。也就是第一个“阴”代表一个象,可以先成为阴象,在这个个体之中也可以分阴阳,如果一定要量化去看,就是在这个象之中,“阴”的成分比“阳”要足一些,也就是“阴中之阴”强调的意思了。“阳中之阳”同理可解。
#太乙医道/体质答疑 #健康之道本自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