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医道》食医系列:十九,现代角度研究的“五味食医”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大家好,我是《太乙医道》作者董小锋。
在现实生活之中,提及五味的时候,多数会面对一些怀疑论。在一切都是唯科学是论的“科学主义”横行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或者说在十几年前的大多数时候,只要谈起中医中药,都会被拉入“科学主义”的主场殴打,还是群殴那种,还有不明真相围观嘲讽的,等等遭遇。所以,个人一直期待有一日中医能重新掌握这个话语权,制定属于我们自己文明的标准。就好像华为争夺那个5G标准一样,虽然我不懂,但是我知道有些事情不懂也知道很重要。
但是人们问的多了,特别这个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如果要认识传统文化的话,不一定从身边耳濡目染,而是要依靠各大资讯平台,然后凭靠自己的逻辑思维去分别,然后才接受。所以我考虑了一下,我也跳出传统的视角,找一些现代角度研究五味的论点大家看看,也算是从现代科研角度去印证五味的科学性。当然,如果没有印证好,那不是食医的错,是我引证水平差而已。呵呵!
从现代中药学,药学角度去看五味。基本上认为酸味药物中含有较多有机酸;苦药生物碱、苷类为主要成分;甘味药含有较多的糖类(尤其是多糖);辛味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咸味药物中含有碘及无机盐类;淡味药物含有钾盐。这个角度我个人看起来,还是从这个“滋味”的角度去认识,比如说这个酸味药物含有有机酸,吃起来酸类食物也的确酸酸的。而生物碱是苦类含有较多,而这个生物碱确实多数是苦苦的。而甘类那也是甜甜的,淀粉糖类多。而辛味是挥发油,确实也是挥发性很强,咸味药就是咸咸的,无机盐。这样一看好像也对应的上。
马威等(马威,管竞环植物类中药辛、甘、苦味的定量判别研究)以药物中所含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对中药辛、甘、苦味进行定量判别分析,结果判别定味与传统定味一致,符合率为,其中判别定味与传统定性一致,即辛、甘味药性偏温、苦味药性偏寒的药物占,表明判别定味结果大部分与其药性是一致的。
盛良先生(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认为,一般药物可看作是酸碱加合物。其中酸为阳、为气,硬酸性寒,软酸性热;碱为阴、为味,硬碱味咸,软碱味苦。中药的四气五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影响分类的,是临床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
韦锦文(韦锦文胡东云宋青,试析中药五味的分布规律)等对《中药学》教材所载种中药进行研究,发现动物药以咸味为主,矿物药纯味药与兼味药各半,植物药中辛味药在唇形科、姜科、伞形科所占比例较大,甘味药在禾本科、豆科所占比例较大,酸味药主要在養薇科,咸味药植物类药中较少,苦味药数量多分布广,菊科、芸香科、百合科、毛茛科等都有分布。
汤学军等(汤学军,管竞环。中药辛、甘、苦味与稀土元素的关系)通过中药辛、甘、苦味与稀土元素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稀土元素含量水平上,辛、甘味药均显著高于苦味药,揭示稀土元素含量与中药辛、甘、苦味可能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
以上只是现代研究的其中一点点,但是已经可以看出一个结果。也就是五行五味的分类是科学的,从现代各个角度去研究都是有规律,有系统,有逻辑的。有人可能看了就不再纠结那个科学主义角度了,但是可能也会有疑问,远古时候那个时代怎么给分出来的?分出来后到现在用现代办法检测还是对的。这个其实就是一直在说,我们传统文化流传万年都不会过时,为什么呢?孔子说的嘛,述而不作。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我们只是如是如是讲述出来而已。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