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医道》食医系列:十四,五味配伍

文摘   科学   2023-08-15 10:18   广东  

《太乙医道》食医系列:十四,五味配伍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大家好,我是《太乙医道》作者董小锋。

前面两个视频从五禁得出禁一食四,但是在现实生活应用之中,是可以变化多端的。这就好像我常说,没有人是按照书本上的定义去生病的,也没有人按照书本上的法子步骤来完全复制调理好疾病的。还是要根据身体和病情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五禁之中,肾病禁甘,甘类就是淀粉类的食物多,比如糙米糯米水谷之气。比如说矿难或者某种原因导致人几天没有进食,这个时候肠胃是没有在工作的,这个时候吃任何肉类或者硬一点的米饭都是致命的打击,只能喝点米汤,水谷之气慢慢滋养脾胃,然后恢复脾胃功能再慢慢开始运转身体,再根据需要禁甘再禁甘。为什么根据需要?因为内经也说了嘛,五禁是五病所禁,就像《太乙医道》中我提出的正常人分五形人,病人才能分五藏病,或者说五藏病体质。如果是正常人,就正常过日子,遵循生命的指引就行。如果是病人,就根据需要,该禁就一定要禁。还是回到那个前提,就是立言之意,有立言之意才有后面的设定。

在临床之中也有根据情况定禁二食三,目的都是为了五行须中和。禁二,比如说肝病禁辛,但是实际情况需要的时候也要禁甘,就是禁其所不胜和所胜,就是肝属木,金克木,禁它。木克土,禁它。这个又要复习之前的内容了,阴阳病是为什么病?阴阳偏胜才会病,就是阴阳都亢进才会病。出现在这里,肝病就是肝的阳气盛,而肺的阴盛,前面也介绍了阳化气阴为味,肺的阴味是什么?辛。也就是禁止吃辛这一味。因为你天生就多,这里指肝病啊。所以禁吃所不胜,就是肝病禁辛。而实际情况需要禁多一个,禁辛之余也控制甘味是怎么理解呢?就是肝气多,味就少,这个不理解就复习阴阳内容啊。肝味一少,木与土是互相制约,相胜,那么土就有可能侮这个木了。那么控制一下甘类摄入,自然就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也就是说去掉妨碍五行中和的因素,然后吃剩下三味酸咸苦来运转五行之气,一气周游运转起来了,正常了。那么就健康了,就是如此简单。

而五味配伍遵循规律是什么呢?也必须是我们的三大公理。这样就首先要分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然后这个在《太乙医道》后面介绍辅行诀时候曾经介绍过这些搭配,就是辛酸化甘,酸咸化辛,辛甘化苦,苦甘化咸,苦咸化酸。这些佩服略显复杂,并且解释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考虑了一下,具体愿意细究的朋友就看书,看《太乙医道》。这里理解呢,就尽量日常化,简单化。

简单理解几个搭配就行,比如辛酸搭配,就是阴阳配伍。辛酸这样说起来不是我们日常那个辛酸落泪的那个辛酸啊,当然可能是有联系的。大家如果有体会可以跟着视频后面分享交流啊。这个辛酸在我们日常饮食之中,或者在八大菜系之中就经常出现,辛酸搭配,反过来说大家都能理解,就是酸辣。这个在川菜,在西南那边好像比重较多,比如什么酸菜鱼,酸辣某某菜,酸辣汤之类。这个就是五味的配伍,其中的辛酸搭配。这些搭配都需要有前提,不能盲目照搬啊。这里还是提醒一下,必须要有立言之意。

其实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医药文化都已经深入这个饮食各大菜系的骨髓里面。形成各个菜系,必然是地域的原因,体质的原因,还有五味配伍的原因。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拍视频的话,有机会游历中国之余把各地菜系也从食医视角分析分析。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我们下期见


太乙医道
太一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