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禅寺《健康之道·本自具足》讲座圆满结束

文摘   2024-03-13 10:46   广东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佛教认为,生病是有因果的,是因心里有贪嗔痴三毒。

通常,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人,能够调和身心,较少受到疾病的侵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乃至佛教的经典案例中,我们也能观察到一些高僧大德出现生病的情形。其原因何在?

一般分述几种情况:

一、因发大愿救度众生而生病。

二、因大悲心而生病。

三、感无始之业而生病。

四、示现因果报应而生病。

这些都是致病的病灶。这对于每个人都是在所难免。

对于身体的调理,中医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耳。”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认为这是防病治病、健体延年的基础。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可见饮食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在通过饮食即可达到治病这方面上,《太乙医道》的作者董小锋先生具有着非常独特而新颖的见解。

关于董小锋先生,广东化州人,为汉代圣人董仲舒第八十六代后人。自幼随从父亲学习阴阳五行,风水,择日,星相及医学。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的诊治工作,并深入探索医术与道学的奥秘。
他的畅销书籍《太乙医道》中揭示了许多中医的“玄机”,首次提出了“太一轴联动”学说,首位运用“河洛大阵”阐释藏象学说。

董小锋先生的理念深得东华禅寺首座顿瀚法师的认可,有意在寺庙里推行这种理念,试图改革寺庙饭堂饮食习惯,从而改善寺院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顿瀚法师便隆重邀请了董小锋先生,在东华禅寺安排了一场关于饮食的防病治病的《健康之道·本自具足》中医讲座。

笔者有幸与董小锋先生同行,3月5日受邀驱车前往东华禅寺参加此次讲座。

东华寺前身是东华禅寺前身是灵鹫寺,位于广东韶关翁源县。

禅宗六祖慧能重修灵鹫寺后命名为东华禅寺,也是现任方丈万行大和尚悟道成就的地方。

东华禅寺坐落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之地,钟灵毓秀,蕴含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灵韵,我们抵达禅院门前,便深感内心的纷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宁静与祥和。
抵达东华禅寺后,由顿瀚法师安排的三位居士已在山门处恭敬等候。

车辆的停放后,我们前往会客厅(执事楼)与顿瀚法师会面。
会客厅内已精心准备了茶水与点心,以供我们品茗交谈。
在董小锋先生与顿瀚法师交流中得知,顿瀚法师长期患有耳鸣的困扰。过程中寻求了众多医生的帮助,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后来经弟子的引荐,结缘了董小锋先生。在他的帮助下,仅通过饮食的调理,就摆脱了耳鸣的困扰。
这一经历让顿瀚法师深刻体会到了食疗在健康调理中的重要作用。

谈及万行法师,原来二十年前,法师结束三次闭关修行后,曾暂居在广州一教授家中。在此期间,董小锋先生与法师有过一面之缘,曾赠予董小锋《三次闭关记录》一书。

这次因缘际会来到东华禅寺,这一切似乎缘分。

讲座及相关事宜的沟通完成后,尚未到用餐时间,顿瀚法师提议陪同我们在寺庙内参观游览。

纵观东华山,集山美、峰奇、水秀、洞幽于一体。这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

登左右两岩望无际远山,览阡陌溪流,沐徐徐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尘念顿消,心静若水。

也许,正因此地境界殊妙,佛光普照,灵气非凡,圣贤们才会选择这里作为闭关修行之地。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世上也许已经斗转星移了千百次,而这里的闭关洞仍旧安静地藏匿于这幽深的杉林中,等待着菩提树下的佛子们开悟。

在这掩映在灵秀的东华山中,聚风水龙脉的闭关洞,超越了天下千千万万的奇山异穴,成就了千古明师——南禅宗的祖师六祖惠能。

一路上顿瀚法师在过程中详尽地为我们阐述了寺院的深厚历史与诸多故事,同时详细介绍了过去十几年间寺庙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观此山此寺,不由得令人感叹造化的神奇,心中颇有感悟。

呼吸着沁入心脾的清凉空气,甚至你会感觉到你正在接着收天地的灵气,日月的精华。

参观完寺院后,恰逢寺院提供的用餐时间。在顿瀚法师的周到安排下,我们前往寺院内的餐厅用餐。

晚上,寺院内的法师、居士及义工在得知明日将举办讲座后,亦表现出极高的期待之情。

我们对明天的讲座做好的准备后,便安排入住了普贤楼。今天数小时的车程,感到些许疲惫,便早早的休息。

次日,备受欢迎的《健康之道·本自具足》中医讲座如期举行。

经过寺院首座顿瀚法师的积极推荐与认可,董小锋先生的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期待。

因此,本次讲座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现场座无虚席,参与人数更是高达两百余人。

尽管座位数量有限,但仍有一些热心听众选择站在教室后方,参与这场精彩的讲座。

在主持人详尽的介绍以及现场观众的热烈期待中,董小锋先生正式开启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董小锋先生便针对当前修行者的普遍状况,引用了陶弘景的论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借此,他深入阐述了身体健康在修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们得知,想要修行,需先身体健康。那么身体为何会生病?如何让身体健康?对此,董小锋先生引用《太乙医道》:“病有且只有一种曰人神病,分为二则为阴阳,分为五则为五藏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也称之为筋病、脉病、肉病、皮病、骨病。”

董小锋先生以整体、全息及多维度的生命角度,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中医与道学的探索,和自己20多年的临床经验,提炼和总结出了天地人“交感”的生命能量模型,择破人体生病的本质原因,提出人之所以健康,是因为得“神”,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失“神”,所以称:人神病。

“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步共振的关系,正如讲座中所阐释的“太乙轴联动”理念。当人类与宇宙保持同步共振时,即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反之,若无法维持这种同步共振,则会导致不健康的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原本与宇宙紧密相连的“神”与身体之间的联结出现了失衡或断裂。

人的疾病之根源,首先在于人体内部的“一”即人神出现了失衡,失去了人神与太一轴之间的协调交感,从而导致了疾病的产生。其次,疾病的诊断需要区分阴阳,即判断疾病的性质是寒性还是热性。

每个人在受孕时所处于宇宙中的时空点决定了其独特的天赋禀质,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人体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

这五种类型又可进一步分为阴阳两类,并可通过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以及阴阳平衡等细分方法,进一步细化为二十五种类型。在明确诊断后,可依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或食疗方案。

个人的体质特点,是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的关键。

讲座上,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体质应如何制定饮食方案。在明确身体所患脏腑疾病后,应遵循五禁原则来规划食疗策略:肝病者应避免辛辣食品,心病者需远离咸味食物,脾病患者不宜过多摄入酸味,肾病患者要限制甘甜食物,而肺病患者则需避免苦味食品。

董小锋先生以生活中的实例,将深奥的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家。讲座过程中,他深入剖析,将复杂问题简化,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尽管讲座时间有限,但董小锋先生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为大家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启示。

然而,时光荏苒,讲座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讲座结束后,许多人纷纷主动添加董小锋先生的微信,以期望未来能继续向其请教与交流。

本次讲座在3月6日晚已圆满结束。

在当前社会,人们往往过于依赖药物治疗,却忽视了人体自身蕴含的神奇力量。董小锋先生所倡导的通过饮食防病治病的理念,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有助于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深感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财富。

“太乙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点击公众号 查阅更多资料

- The End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


修行人的公众号

穷理|无为|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太乙医道
太一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