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突破的一个关键是寻找关于未来的一个非共识的机会(重要重发)

文摘   2024-08-17 12:15   广东  

▲ 音乐醉耳,思维醉心。

正确非共识,难在共识一般是对的,你如何保证自己正确?

若愚这厮

如何才能在所从事的领域跻身前1%?
上面的文章中说:
当其他人向左走的时候,你就该向右走了。美国作家达伦·哈迪曾说,如果你想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你就应该“向着别人远离的方向前进”。

正如美国企业家彼得·戴曼迪斯所说:“在突破性的创意诞生之前,人们只会把它当成疯子似的想法。”如果你所做的事情在你自己看来并不疯狂、但其他人却觉得你疯了,你可能已经走在了安全的路上了。

伟大的想法在开始阶段多以荒谬或者不可思议的面孔呈现给不理解它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你疯了,那么你要么疯了,要么确实在成就伟业。非凡的伟业从来都不是通过走寻常路取得的。

你需要极大的福德,才能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你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避免落入模仿的陷阱

保罗·格雷厄姆

1/ 当人们觉得你不行,或者认为你做的事情不对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已经走上一条正确的路。如果人们对你一直抱有这种态度,这就意味着,你非常有可能,做了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没有虚度光阴。(决策狮注:你真的做的是正确的思考正确的事。)

最好的就是,当人们对你说“你这样做不太好”的时候,你记住,作为批评,这只是一句空话,他内心深处其实在再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罢了。所以,我认为听到“你这样做不太好”,正是边缘人的终极目标。当你听到别人这么说你时,其实你已经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2/ 在投资中也同样如此,只有当大多数其他投资者不看好一家公司时,你对其看好才有意义;如果所有人都认为某公司前景光明,那么它的股价已经反映了这一预期,你将无法赚钱。

3/ 大胆去追寻另类的想法,即便其他人对此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越是不感兴趣就越应该去追。如果你对其他人都无视的某种可能性感到兴奋,并且你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确说出他们都忽视了什么,那么这就是你能找到的最好机会。

史蒂夫·乔布斯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菲尔·奈特

1/ 我想要提醒他们,那些破除陈规者、创新者和反叛者后背上都有一个靶子,他们越是成功,就越容易受到别人攻击。这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自然规律。

2/ "Let everyone else call your idea crazy...just keep going.Don't stop.Don't even think about stopping until you get there,and don't give much thought to where"there"is."

24岁的我的确有个疯狂想法,而且虽然可能和所有20多岁的年轻男女一样,对存在性焦虑的不安、对未来的恐惧、对自己的怀疑会让我心不在焉,但我还是认为世界就是由疯狂想法构成的。历史就是疯狂想法的长期发展。我最喜欢的事情——看书、运动、民主、自由企业,也都是从疯狂想法起步的。

所以,就在1962年的那个早晨,我告诉自己:别管别人怎么说你的想法很疯狂……前进,不停就好。不要停下来,甚至在你达到目标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来,不要过多地关注“目标”到底在哪里。无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

那就是我突然给自己提出的具有先见之明的切嘱,也是我从内心一直愿意践行的铁律。50多年后,我相信这是最好的建议,可能也是任何人都应该给自己的唯一建议。
“你需要极大的福德,才能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爱默生说: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史蒂夫·乔布斯说:

1/ 我对个人充满了乐观的态度。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人类是高贵的、是值得尊敬的。或者说作为个体,人们本质上是好的。但是,对于群体中的人,我持有一种悲观态度。


2/ 我们要不落俗套、推陈出新。我们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绝对不会与传统妥协,完美的目标就是给众人的心灵“当头棒喝”。

硅谷王川

1/ 有洞见和巨大价值的想法,往往开始都是99%以上的人反对,旁观者的冷嘲热讽是阻碍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时间周边一群损友的嘲笑和鄙视压力,阅历少的人会很难承受,要无视这种心理压力,长时间持续往前摸索,确实很困难。


2/ 英国科学家 William Petty 1622年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每个发明新出来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指责,不看好,大家都会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来找出这个发明的各种严重的毛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熬不过这种折磨,要么就折腾死了;要么即使极少数可以坚持下来,可能早已被负债压垮,销声匿迹。

3/ 贝佐斯老师说:“发明有几个必要的前提。你必须愿意接受失败。你必须有个长远的思维。你必须承受,很长时间被外人误解。


4/ 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屑,而放弃自己正确的路线。


5/ 寻求突破的一个关键是寻找关于未来的一个非共识的机会。Mike Maples:“变得更好,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所谓‘更好’,是现状的一种延伸。更好,意味着你认为未来是现在的延伸,只是略有差别。初创企业要成功,必须非常‘激进的不同’(radically different).初创企业完全避开了比较的陷阱,才能赢。”

张一鸣

大众的判断是,就是有时候跟事实,是可以差很远很远的。


你想三年多前,对移动互联网,是有很多不看好的。2012年初的时候。我记得最早其实是在2009年,当时我看海内的移动用户,每周是以千分之三的加速度在上升,所以2009年的时候,已经加速了,移动互联网,但是到2012年的时候,还没成为业界共识,2012年我记得很清楚,他们说什么手机屏幕小,广告放得少,然后支付能力差,PC才支付好,那其实像现在,都是反回来了,这两个都是反回来了,都是手机好,很多时候你要认出这个趋势,这个世界会出现什么,什么东西是会有变化的,我觉得对创业也是很关键的。

人们习惯在既有的思维模型中思考事物,而且是关注的表象,本能线性的外推对于超出自己思维模型范围的事物,是不能理解其底层的演变与趋势的。
所以,不要寻求理解,因为,你随时在创造新的世界

彼得·蒂尔

从小处看,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的集合。但是真正使未来如此独特和重要的并非因为未来没有发生,而是未来的世界会与此刻不同。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的社会在之后100年都没有发生变化,那未来就在100多年之后。如果在之后10年世界改天换地,那未来就触手可及。

黄仁勋

这是2012年,2012年刚过不久。如果不构建这些庞大的GPU集群,我们如何探索深度学习的极限?当时我们是一家相当小的公司。构建这些庞大的GPU集群可能要花费数亿美元。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无法保证在扩大规模后会有效。但是,没有人知道深度学习可以扩展到多远。如果我们不构建它,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构建了它,它们会来吗?我们的逻辑是,如果我们不构建它,它们就不会来。

山姆·沃尔顿

激流勇进,独辟蹊径,藐视常规。


要是每个人都在用同一个办法做事,而你反其道而行之,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也许是个很好的机会呢。


要坚定你的信念,即使其他所有人都不支持,也要坚持己见。

Sam Altman说:

1/ 大脑少根弦,不在意人们对我的看法,这实在是上天眷顾。大多数人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可,所以不去干有风险的事,以免被认为很疯狂——实际上他们对风险有着太错误的判断。


2/ 你应该专注于那些其他人很少研究的想法,并且即使这些想法一开始听上去不怎么样,也没关系。


真正的好想法通常听上去并不像是那种值得人们去窃取的想法。你想要听起来疯狂的想法,但实际上你需要的是对的想法。


我们投资的最成功的项目是:其他人认为它赚不了大钱,但两年后它却变成了大生意。真的很难对此进行预测。


许多绝佳的想法起初似乎很傻、很糟糕——你需要的想法是“看起来不怎么样”和“确实是个好想法”两者的交集。


3/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就很难让自己在未来产生于其他人相反的观点。而但这个特质,正是创造价值最多的地方。


大多数成功人士对未来的判断都是正确的,至少在人们认为他们错了的时候是这样。否则,他们将面临更多的竞争。


首先,凡事你都会为了谋求共识,你会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在与别人保持一致的职业轨道上工作。你可能会十分在意别人是否认为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你的意识就变成惯性思维,这可能会妨碍你做真正有趣的工作,即使你做了,别人也会和你做一样的事。


其次,你通常会错误地计算风险。即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你也会非常留意与他人保持同步,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游戏中落后。聪明人似乎尤其容易受到这种外因驱动行为的影响。意识到这一点会有一点点帮助,而你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避免落入模仿的陷阱。


1/ 少数正确决策将带来巨大回报,要想获得指数级的增长成果,你必须要既做出正确的决策,还要做到不循规蹈矩

2/ 被嘲笑的梦想,最有实现的价值。十个人九个人说好,不是机遇。大众都能看到的机会,最好不要参与。与众不同才能让你走向成功。所谓智慧,就是孤独者,在人声鼎沸的市场上,对自己的窃窃私语。“大众”的看法不一定就是错的,但“大众”的看法不容易有超额收益 

查理·芒格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


《穷查理宝典》中说:

很少投资者能够做到像查理那样,宁愿显得愚蠢,也不愿随“大流”。查理坚持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他能够冷静地逆流行观点的潮流而上,一般投资者很少拥有这种素质。尽管这种行为往往会显得固执或反叛,但查理的为人绝不是这样的。查理只是相信他自己的判断,即使那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左。

3/ 如果你的行为是常规性的,你的投资收益也一定是常规的。只有当你的行为是非常规性时,你的投资收益才会变得不平常,而只有当你的判断高人一等时,你的投资收益才会高于市场平均收益

4/ 爱因斯坦说:“疯狂就是重复做一件事,但期待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期待不寻常的结果,那么你需要不寻常的思考,做着同样的事,却想有不同的结果,简直是疯了

5/ 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你必须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你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视角。要想在股市或创业中获得成功,你就不能与共识为伍,而是要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多数时候你的决策都是错误的。然而,一旦你做出了正确的决策,那么市场给你的回报将是呈幂律分布的,即少数的正确非共识决策将带来巨大回报。

瑞·达利欧

你必须独立思考,因为,如果只是追随大众视角,那么你肯定赚不到钱,因为价格已反映在了大众视角中。但是与大众视角反着来,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失误。因此,只能保持谦逊

6/ 真正抓住机会的人,往往是提前看到了未来。体系独特体系突破,使用更多维度的视角,更高维度的分析框架,从大众没有看到的角度,看到大众没有看到的价值。
远见,就是见人所未见的艺术。
7/ 正确非共识,stay foolish!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耐得住孤独与不被理解,被嘲笑的梦想,最有实现价值。世界变得越复杂,愿意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傻瓜也就变得越有价值。

Naval

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逆向投资者并非总是反对一切,事实上,反对一切是墨守成规的另一种表现。逆向投资者会根据实际情况独立思考,能够顶住盲目从众的压力。

玩世不恭很容易,随波逐流也很容易。

成为逆向投资的乐观主义者才最难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离经叛道的信仰,这些信仰不被社会接受。但是,我们的身份和所在的族群越是排斥这样的信仰,它就越有可能是符合现实的。
8/ 最后却最重要的是,正确非共识,并不说在已知确定的同一件事上,如马云这些厉害的人有比你更不同的视角更深刻的理解,正确性大过你(在同一件确定的事上,他们确实也应该会超越一般人),更指的是,他们会用第一性原理,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去“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区域进行探索创新,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因为探索的通往未来的新知往往不能得到还停留在现实中的多数人的理解,此时,有勇气的人,因为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不受“社会认同倾向”的心理作用,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向前,将未来带到现实世界,世界因此而继续向前发展,我们应该感谢这样的人们
最重要的能力,是问出对的问题
上面的文章中,有提到unknown-unknow,想了解可点击参考。
最后,来看彼得·蒂尔正确非共识的经典阐述:
彼得·蒂尔在《从0到1》说过一句话:“每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好的回答是这种模式:大多数人相信 x,但事实却是 x 的对立面。
-------------------------------------
这是《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的一个问题。因为不绕弯子的问题听上去容易回答,其实不然。
“它挑战智力,因为每个人在学校接受的知识都是已被肯定的,一定被人赞同。它也挑战心理,因为每个努力去回答的人,都必须说一些他们明知道并不为众人认同的看法,这需要勇气。
出彩的回答很少,相对于智慧,这些想法缺少的更是勇气
彼得·蒂尔在书中说,通常,他听到的回答都是这样的:
”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亟待改革。“
”美国是非凡的。“
”世界上不存在上帝。"
彼得·蒂尔认为这些回答都不好。
“第一和第二个陈述可能是对的,但有许多人已经表示赞同了。而第三个只是简单套用了常见辩论中一方的观点。
好的回答应该按照下面这种模式:
”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实却是X的对立面。“
彼得·蒂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水平进步、复制、从1到N)决定,但事实是——科技(垂直进步、创新、从0到1)更有影响力。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大部分人认为学习知识很重要,但事实是——升级智慧框架更重要。
以下内容来自《从0到1》,可辅助更好理解上面的反主流问题:
1/ “那么,这个反主流的问题和未来有什么关系呢?从小处看,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的集合。但是真正使未来如此独特和重要的并非因为未来没有发生,而是未来的世界会与此刻不同。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的社会在之后100年都没有发生变化,那未来就在100多年之后。如果在之后10年世界改天换地,那未来就触手可及。
没有人能精准地预测未来,但我们知道两件事: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但变化必须基于当今的世界。
针对这个反主流问题的多数回答都是对现在的不同看法,而好的回答应该尽可能使我们看到未来。
对于上文的反主流问题,我的回答是: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事实是——科技更有影响力。
2/ 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新思想,新思想甚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
这本书提出了在创新之路上获得成功必须要解答的问题:它并不是一本指南,也不是单纯提供知识,而是一场思维运动。而恰恰每个初创公司都不得不做这场思维运动: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
前面提到的反主流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直接回答。我们可以一步步入手,从基本的问题开始——相对于几乎没有人认同的事实,大家都赞同的观点是什么?
尼采曾在精神错乱前写道:“个人发生精神错乱很少见,但对群体、政党、国家、时代而言,精神错乱却很普遍。”如果你能识别出那些不切实际的大众观点,你就能看到隐藏在这些观点背后的反主流事实。
其实当我们回头看时会发现,传统观念通常都是武断而错误的;每一个错误的传统观念都像破灭的泡沫,但是泡沫破灭了,它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却没有消失。
3/ 要想建立新一代企业,我们必须扔掉之前陈旧的教条。但这并非意味着那些教条的对立面就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就算你有心逃脱,大众洪流也会裹挟你向前。相反,要问自己:你对企业的认识有多少是基于对以往过错的错误反应形成的?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最后,大家都知道埃隆·马斯克推崇第一性原理思考,我们来看看《巨人的工具》中有一段关于彼得·蒂尔的采访,可能在paypal共事期间,彼得·蒂尔和埃隆·马斯克是相互影响了对方对真理的追求的,他们是同类。
问题:你在本科学到是哲学。哲学与生意有什么关系?你在哲学方面的学习对你今天的投资和事业有何帮助?
彼得·蒂尔:“我不清楚正规的哲学学习有多重要,但我认为对于根本性的哲学问题的讨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所谓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人们的共识是什么?真理又是什么?'人们认为达成共识的事情就是真理。共识或许正确,或许不正确。我们不希望让形成共识成为达成真理的捷径。
我们总是需要去质疑:这真的是正确的吗?我更常用下面这一间接问题得到自己的目的的:'请告诉我某个正确的,但很少有人同意的观点。'”

-END-

推荐阅读:

    思维模型框架
    🦁学思维模型,就用决策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