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平——
柳永在宋景祐元年(1034年)恩科进士及第,已经年届50岁了,迨至当年共参考5次,跨度达26年,可谓暮年及第。
柳永作为职业填词人,“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当时已经誉满天下,或谤满天下,是有名的“奉旨填词柳三变”,而朝廷仅授睦州团练推官。
团练推官为从八品,官虽小,柳永还是喜滋滋地上任去了。在任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深得当朝宰相吕夷简的公子睦州知州吕蔚爱慕,因向朝廷荐才,因“未有善状”受阻。
“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庆历三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羁旅’之叹。”。
这年八月,改革派人物范仲淹拜参政知事(副宰相),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于世长辞”。
以上带引号的文字来自于“百科”,非我所作,但也可以窥见柳永虽为“名宦”却又“游宦成羁旅”,倘若没有位高权重的改革派人物范仲淹加持,估计他连屯田郎这个从六品的职位都未必能做到。
年轻时候的柳永才华横溢,心高气傲,中年以后,终于洗尽铅华沉淀下来变得老成持重。“风雅不羁,而抚民清净。公余啸咏,有潘怀县风”。作为“名宦”,这应该是对他做官十几年最高的评价。
然而,盛名之下而又官职卑微的柳永始终没有进入北宋的权力中枢和士大夫核心圈,他成了一个文坛尴尬的却又始终绕不过去的现象级人物。
很多人鄙视他,却又不得不肯定他的艺术才华,如李清照《词论》“虽协音律,词语尘下”。北宋头号才子苏东坡,曾竭力反对苏门弟子效仿柳永,却又因柳词在市井朝野的风靡、流行和大受欢迎显得不自信。
南宋文人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柳永比东坡年长53岁,是妥妥的老前辈,一个晚辈称前辈的排行柳七甚为不妥,口吻中的自负、托大和优越感更是让人觉得不舒服,然而宋词排名第一让东坡引以为豪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很显然也受到了柳词的影响,不信请看柳永词《双声子》:
晚天萧索,断篷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再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时周郎赤壁,乱石排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对于苏词,人们早已经耳熟能详,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对于柳词却还是十分陌生。同样是怀古题材,这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一次隔空对决,孰优孰劣行家自有公论,但千万不要忽略了柳词的创作时间要比苏词早几十年,是谁学习了谁和借鉴了谁也是一目了然。
苏轼还有一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皓月婵娟”之概念也是来自于柳词,可以说柳词对苏词的影响无处不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苏词提炼和升华了柳词。
然而,自负和傲娇的苏轼对柳词还是说过几句公道话,他说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等三句“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度”,给予了极高地评价,这也算是相差53岁的大才子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柳永暮年入仕,在此之前几乎成了职业填词人,其创作的内容和对象主要来自于曲坊乐工、秦楼楚馆和歌台舞榭,反映出来的是大宋百年街闾、市井胡同文化及承平气象,某些“淫靡”场景和画面的自然描写和主流价值观相悖,远不如大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彰显忠君爱国的正能量,这可能也是宋史鲜有对他的文采风流予以记载的原因之一。
2024年9月18日
作者吕小平简介
鼓励原创 欢迎投稿
有容乃大 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
812905642@qq.com
长按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
编辑:楚江
统稿: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