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这天,夏天的热闹欢腾,就要开始慢慢淡下来了。
紧凑密集的荷塘每天悄悄褪下去几分,渐渐变得疏朗开阔起来,于是,当我们和爱的人同坐长椅时,晚霞也陪着月光一起,铺洒了一池的光晕...
你看,面对那些一寸一寸的变化,心底里也会不自觉地长出几分清浅的悠悠然。
这时,对身体的照料也一定要淡淡的。就像在深秋的寒凉到来之前,为自己披上一层薄薄的罩衫,自得与闲适也会轻轻柔柔地长出来。
「处暑开始,
把肌肤给润透」
■
处暑开始,要想皮肤水润润,就得把「润肺」这件事给提上日程了。
马上出伏入秋,燥气会慢慢长出来,原本蒸腾的水汽,被烘烤干,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
...
往常这种情况,我们直接涂抹身体乳,或是多喝点水就好。但,今年处暑比较复杂。
寒气、热气还有风邪,都会和湿气黏着在一起,体内堵得哟,这时候直接补水是补不进去的。
这些其实和肺有很大的关系——肺是娇脏,对内对外都很敏感、脆弱。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
从体内来看,它还是有名的“储痰器”,脾胃生出来的痰湿,全都上送到肺里囤着了。
而“肺主皮毛”,肺这个“过滤器”都堵住了,补再多的水都是无用功,反而还会给身体增加负担。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润肺」。给它抹上润滑油,快速地把垃圾甩出去,津液才能“输送”上去。
同时,也要兼带滋养脾胃。脾的运化好了,能给肺的宣降助力,也才会养出一个从内而外都润津津的状态。
「七种白色食材,
是一种周全的滋养」
■
《黄帝内经》里讲:“以五色命五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挑选了7种白色食材:山药、银耳、百合、茯苓、莲藕、甜杏仁、白扁豆,做了个小甜羹。
它们都入肺经,润肺能力满分。也取了“7”的周全之意,对应到身体的养护上,会更全面。
以往我们总是讲山药和茯苓对脾好,能把湿浊给甩出去,其实润肺的本事也不差。
《素问·痹论》:“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本草求真》:“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
茯苓也是这样,吃进嘴里的那个细腻又粉滑劲儿,正是好水滋养力的体现,能把卡在喉咙的痰液给化走,让肺气转得更顺利一些。
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
用银耳煮出来的汤水,晶莹稠润,能把娇滴滴的肺给照料得很好。
我们在这里用到的是兰州百合,果肉肥厚,吃进去的味儿,那叫一个清甜哟,津液也跟着咕咚咕咚地冒出来。
相较于普通百合,包合的更加紧实,牢牢锁住好水,外面的垃圾也休想跑进去。
大肠是身体的排毒、排浊通道,而肺与大肠通表里。一旦肺气受损,大肠的蠕动也会出现异常,就没办法把垃圾推出体外。
杏仁和藕在这里,一个油润之力很强,能给肺和大肠都上一层润滑油;一个水分充足,专通大肠,把之前积累的脏东西给排出去。
白扁豆主要是为了把湿气给化走,湿气一少,痰液就不容易长出来,脾胃和肺的运转才会更丝滑。
椰子水和水蜜桃在缓解口渴、口干时,那股子清润酸甜也是对这碗甜羹的一种点缀。
步骤:
1、山药去皮切小块/段,水蜜桃切小块处理,银耳提前浸泡,白扁豆提前浸泡3小时,莲藕切小块出来。
2、将除椰子水之外的食材全部洗净备用。锅中加水,中火熬开加入白扁豆,熬煮25分钟。
3、加入椰子水,山药,甜杏仁等材料继续熬煮10-15分钟,出锅晾至合适温度即可享用。
食材也可以一起吃,喜欢甜一些些的朋友,可以加些蜂蜜或白砂糖进去。只想喝甜水的话,也可以在出锅前给过滤一下。
每日清晨,趁着一天空气最新鲜时来上一碗,一天的心情都清透、爽快得很~
-END-
处暑后的每一阵微风,都是秋天温柔的问候。
在这清新宜人的时节,秋天真的来临了。让我们一起用最舒适的状态,迎接这份季节的馈赠吧。
感谢你们的喜欢
希望未来可以一直在一起调养身体
可以在公众号设置中,关闭免打扰提示
让我们继续陪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