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腊平:再溯《勘探队之歌》的由来

百科   2024-07-15 16:49   北京  
再溯《勘探队之歌》的由来
赵腊平


20世纪50年代伊始,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急需矿产资源。在毛主席“开发矿业”指示的感召下,无数热血青年将“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投身地质工作,奔赴艰险的找矿一线。

1952年,一个名叫晓河的军旅作曲家正在浙江舟山群岛体验生活。这里是一组风景优美的岛群,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主岛在最大的岛屿舟山岛,这可是中国第四大岛。这里秀岩嶙峋,奇石林立,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从大地构造看,舟山群岛属于华夏大陆的一部分,大多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舟山群岛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黄铁等,但大多为矿点和矿化点,基本无工业开采价值,非金属矿产储量较丰富,以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以及海砂等资源为主。

一天,晓河走到一座山上,大老远就看见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走近,看到一群背着帆布包、手拿小铁锤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他被吸引住了,马上跑过去,和那群年轻人聊了起来。原来,他们是勘探队员!奉命来这里找矿的。以后,晓河常往山上跑。很快,他就和这群勘探队员成了好朋友,勘探队历经艰辛但却乐观向上的工作氛围深深吸引了他。当大家得知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是位作曲家时,便恳切地请求他专门为勘探队写一首歌。

其实,在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心里,早就有了创作冲动。这段时间,他耳闻目睹了年轻的勘探队员胸怀报国之梦,从大城市奔赴祖国的边远山区、天涯海角,他们攀援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在奇岩异洞中的画面。没有路自己开拓,没有水自己打井,没有房子自己搭草棚,逢山过山,逢水过河,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生活和工作的艰苦常人难以想象的情况下,硬是在深山老林、荒漠戈壁之中寻找祖国最需要的地下宝藏,为祖国的地质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晓河心中就会升腾起无名的冲动,他想表达,想传递,想呼喊。他想为地质队员创作一首歌,真实描绘他们的生活、工作与环境,抒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意志和执着追求,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地质事业中来,为祖国的找矿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个时候,大家都想着怎么为地质找矿尽一分心力,做一点贡献。无巧不成书。恰在这时,晓河收到了北京群众艺术馆寄来的一册活页歌词,里面正好有一首由年轻的词作家佟志贤创作的歌词《勘探队之歌》-----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燃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看了之后,晓河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词作者的灵感与作曲家的激情就这样汇合了!晓河只用了一天时间,一首节奏舒展、曲调优美的曲子----《勘探队之歌》便诞生了。

这首歌歌词分为三个部分,都由主歌和副歌组成,主歌4句,副歌6句。主歌分别刻划三个不同的意象:山谷的风和狂暴的雨、天上的星和林中的鸟、条条的河、大海。第一个意象表现的是勘探队员艰辛劳作的品格,第二个意象表达的是乐观主义精神,第三个意象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的胸怀。反复的副歌是:“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着重书写勘探队员的坚强的信心和无畏的行动。歌词通俗易懂,意象简单明了,格调轻松活泼,真实地展现勘探队生存和工作环境,抒发了他们昂扬斗志和献身精神。


地质勘查无疑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但地质工作的“苦”与“乐”是相对的,取决于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校长王焰新院士分析,这首歌曲调强劲,反映了广大地质工作者乐观豁达、不畏险阻和艰苦奋斗的豪迈气概,反映了地质人的心声与追求。

从旋律来看,歌曲的旋律采用明朗宽广的五声调式,辽阔、开朗,饱含着激情。旋律线多向上跳进,而后环绕式下行,赋予浓烈的民族风格的同时,又使音乐情绪向上发展,使这首歌曲坚强有力而富有激情。

从节奏来看,四四拍近似进行曲的风格,多采用短句短音,曲调短促有力,使得作品节奏清晰,强弱分明,大大加强了歌词的力度,给人以一字千钧之感。虽然歌曲大多采取一字一音的手法,但每一音符的时值安排上,曲作者有张有弛松紧有致地匠心独运,具备极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来看,它的二段体结构A段写景B段抒情。A段的三次陈述描述了不同野外工作场景,而B段则表达了不畏艰难,奋勇直前的决心。曲调先优美抒情,后高亢嘹亮,充满了正能量。

从歌词内容来看,它的格局宏大,意境优美。一方面体现了地质工作者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怀揣梦想,砥砺前行的浪漫主义精神。有激情、有梦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晓河曾这样描述创作《勘探队之歌》的情形:“当时,我的心头自然而然地响起了一个旋律,辽阔、开朗,饱含着激情。我用新颖的创作手法将两个开头的虚词“是那……”处理成各占两拍的长音,分别作五度下行和八度上行跳进,从而形成这支进行曲清新、别致的抒情风格。这真是我作曲生涯中难得的“绝句”! 这支歌只用了一天的 时间就一气呵成,也没作什么修改。这一辈子我写了几百首歌曲,像这样从构思、动笔直到脱稿能这么顺利完成创作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这是生活给予我的灵感。"


那么,这首歌的词作者佟志贤与曲作者晓河都是何许人呢?

词作者佟志贤,1931年生人,原籍北京,满族,1931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剧协常务理事,一级戏曲编剧,两届文艺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1950年开始诗歌和诗词创作,先后发表歌词《勘探队之歌》《歌唱人民宪法》《我们的歌声飞向华沙》《相逢在莫斯科》等50余首,其中《勘探队员之歌》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

曲作者晓河,1918年生人,原名何同鉴,江西上饶人,军人,作曲家。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抗敌剧团指导员,华东野战军师文工队队长、纵队文工团副团长。建国后,历任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干事,部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干部进修班主任,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作品有歌曲《罗炳辉射击手》、《三杯美酒敬亲人》、《勘探队之歌》、《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等。2001年5月,晓河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1953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第4版刊发《勘探队之歌》;1954年1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教唱这首歌曲。这支具有感召力的歌曲点燃了年轻一代奔赴野外一线、献身地质事业的“火一般的热情”。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文工团排演话剧《年青的一代》,并在学校公演,话剧将《勘探队之歌》作为主题曲,在校内引起轰动,同时引起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注意。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演出话剧《年青的一代》,引起热烈反响。196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话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年青的一代》,《勘探队之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歌迅速传唱大江南北。

正因为《勘探队之歌》与中国地质大学渊源深厚,从北京地质学院时期起,新生们入学后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队员之歌》,师生人人会唱。同时,其他地质院校也把这首歌作为必学必会的歌曲。事实上,自《勘探队之歌》诞生以后,它就成为地勘行业不可或缺的励志歌曲,成为这个行业的一种“软实力”、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报考地质院校,投身地质事业,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孤单寂寞,长期奋斗在野外艰苦的环境中,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

1990年6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举办的第九次校务会议决定,将《勘探队之歌》更名为《勘探队员之歌》,并把它作为中国地质大学代校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老校长张锦高回忆,当时参会的包括书记、校长等十多位校领导和行政人员,大家一致决定将《勘探队员之歌》作为校歌。为何歌名会多了一个“员”字?张锦高说,可能是《勘探队员之歌》让人更有参与感,“因为勘探队员更注重人,讲的是地质人的浪漫主义以及用青春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帅斌介绍,在确定代校歌的时候,大家就自发地将歌名定为《勘探队员之歌》。虽然最开始是“代校歌”,但在传唱过程中,把校歌称为《勘探队员之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逐渐成为了地大校歌的正式名称。

帅斌介绍,2004年,在上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函件中,正式提交了校歌的歌名《勘探队员之歌》,“这意味着在原歌名中增加一个‘员’字,从师生们的自发行为,变成了自觉的行为,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的决定,因为歌曲中唱的主体就是一个个勘探队员,唱的是勘探队员的感受,每当唱起这首歌时,就像在唱自己的生活,激发起浓烈的主人翁意识。”

1991年6月,在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地质文学宝石奖颁奖会上,《勘探队之歌》获特别奖,佟志贤、晓河先生分别获得“荣誉勘探队员”称号。原地质矿产部在《授予佟志贤、晓河同志荣誉地质勘探队员称号的决定》中写道:“《勘探队之歌》在我国地质工作者中间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断引导有志青年投身地质事业。”

《勘探队员之歌》在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心中积淀,在地质人中产生强烈情感共鸣,成为流金岁月不灭的回忆,成为地质人的精神演绎、情感表达与情感标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勘探队之歌》在地质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中广为流行,他们唱着《勘探队员之歌》,跨出校门,走进大山深处,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挥洒青春和力量。六十年代,它又在石油工人中激昂唱响。二十一世纪,这首歌依然激励着地质工作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今天,带着时代烙印的《勘探队之歌》,已经成为地质工作“三光荣”精神的代表。心有所信,踏歌而行。无论何时何地,《勘探队之歌》的旋律都将与地质人的赤子之心同频共振,紧紧维系着有火焰般热情的精神血脉,永远鼓舞着不畏艰难困苦、矢志奋勇前行的力量,激励一代代地大人心怀“国之大者”,走向祖国的江山大地,奔赴人生的万里征程,不断攀登一座座新的高峰!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方网站的有关文章,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简介


赵腊平,学者、作家、高级记者。中国矿业报社原总编辑,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聚焦中国矿业》《中央党校楹联浅释》《红楼梦对联中的金陵十二钗》《赵腊平笔耕集》(四卷八册)等。

讲道理的地动翼
让地矿插上飞天之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