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荣”精神到底是怎么提出来的

百科   2024-08-19 16:25   北京  


“三光荣”精神到底是怎么提出来的

赵腊平

“十年内乱”结束以后的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恢复“地质部”。1982年5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第23次常委会决定把“地质部”改为“地质矿产部”,增加两字,凸现矿产勘查与矿政管理的重要性。

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为确保现代化建设对地质工作与矿产资源的需求,国家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地矿部责无旁贷。

历经十年动乱时期,地质工作与整个国民经济一样,遭到了极大破坏,元气大伤。虽然经过几年恢复,工作有所进展,但仍然面临机构不整,人才老化、断层,待遇很差,基础工作薄弱,队伍信心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此,国家和地矿部采取了种种办法。在体制、机构基本恢复,各地队伍和人员初步到位、经费渠道理顺以后,地矿部确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开始全面部署全国性的地质工作。

如何重整旗鼓,凝聚队伍,提振地质工作者的信心?

1983年初,原地矿部党组决定发挥政治先导作用,召开一次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时任部长孙大光同志针对地矿部机关二楼贴出的“以地质为荣、以深山为家、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口号,提出“要概括广大职工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提出一个新的能凝聚整个队伍的口号”,并确定由时任副部长朱训同志牵头先进行主持调研、研讨。

据原地质矿产部政治部副主任李长清后来在接受中国矿业报社记者刘晓慧的采访时回忆,1983年初,地质部党组决定召开表彰大会后,朱训同志责成李长清提前3个月起草大会报告,并传达了孙大光部长和他本人对起草报告的意见。

事实上,在“三光荣”精神提出之前,有关领导同志就提出过要概括一些能够鼓舞地质职工的口号。比如,1960年,时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的何长工同志就提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艰苦朴素、埋头苦干、严肃认真、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1962年,何长工同志又提出,要对广大职工进行地质工作光荣的教育,让他们认清前途、安心工作。

1980年,孙大光同志在全国地质系统评功授奖大会上指出,召开这次大会是为了树立献身地质事业光荣的思想,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地质事业的优良传统。

李长清回忆,当时,地质职工中流传的口号是“以地质为业,以深山为家,以苦为乐”,也就是地矿部机关二楼贴出的那条口号。对这条口号,大家大体上是接受的,但慢慢地也感觉到其中有不科学之处。一些同志认为,“以地质为业”是对的,应坚定不移,但为什么要“以深山为家”呢?“以吃苦为荣”这是地质职工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但为什么要“以苦为乐”呢?职工群众的意见,引起了地质部党组的重视。

根据地质部部长孙大光和朱训同志的指示,李长清当时在草拟新的口号过程中就考虑,既要注意保留原口号的精华,又要适应全国地质系统开展评功授奖活动、加快地质工作步伐的新形势;既要突出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又要重视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李长清介绍,“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就是在原口号“以地质为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的“地质事业”涵盖了地质科学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各项科学实验,涵盖了地质测量、普查、勘探以及为之服务的各项工作;“以找矿立功为荣”不是狭隘的“找矿”,而是涵盖直接找矿以及为找矿提供科学理论、科学依据等各方面的科研成果,还涵盖了直接找矿的前期工作以及为直接找矿提供各种服务的贡献者。

在朱训同志主持下,几经调研、反复讨论后,形成并提出了一个“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表述。李长清同志介绍,《报告》送审稿提交上去之后,孙大光部长进行了细致的审阅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朱训同志指示:“家宝同志在外地调研,回来后立即送他审阅,请他提出意见。”

温家宝同志回京后,李长清同志立即把《报告》送给他,并转达了孙大光部长、朱训同志的意见。第二天,温家宝同志把长清同志叫到他的办公室。他表示同意孙大光和朱训两位部长的意见,“三光荣”的意蕴很好。当时,全国正在开展“拨乱反正”,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因此,温家宝同志特别提出,当年3月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要突出“三光荣”这个主题,使其成为整个地质系统的战斗精神。

地矿部党组认为“三光荣”“归纳得很好”,并决定采纳了温家宝同志的建议,在当年3月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再次听取大家的意见。

当时地矿部得到通知,中央领导王震同志将出席以“三光荣”为主题的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根据温家宝同志的提示,李长清重新修改了为王震同志起草的讲话参考提纲,突出了“三光荣”教育的重要意义。

1983年3月11日,在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朱训同志在代表地矿部部党组所做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的精神追求: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这一表述立即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等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广大代表的拥护。朱训同志指出,“三光荣”的提出是对久已存在的地质队伍优良传统作风的一种概括:一是老一辈地质学家热爱祖国、献身地质事业的艰苦奋斗精神;二是一大批革命干部和解放军官兵转业到地质队伍中带来的革命作风和牺牲精神;三是常年野外艰苦地质工作环境的锻炼;四是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和广大职工的自身修养。

王震同志在大会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你们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提倡‘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这就把共产主义理想同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了。广大地质职工牢牢树立起‘三光荣’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行动,就一定能开创地质工作的新局面,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尽管这是一次专门以“三光荣”为主题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的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但大会开得很有声势、很成功,在地矿部系统甚至其他部委都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三光荣”精神准确体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因而受到全国地质工作者普遍赞同和欢迎。此此,“三光荣”精神在全国广为流传,为地勘行业注入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在“三光荣”教育凝聚下,地质队伍更加精神焕发,不断建立新的功勋。1985年1月,地矿部召开了全国地矿系统第二次评功授奖大会,表彰了175名劳动模范,找矿特等奖9项、一等奖45项,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5项、二等奖145项。1989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首届颁授仪式举行,地矿部表彰了塔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有关单位,煤炭部表彰了10名地质队队长和10个双文明单位,冶金部表彰了14名地质队队长。1991年,地矿部授予92个单位“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荣誉称号。地矿部、国家计委、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了山东省地矿局等79个全国矿管工作先进单位和66名全国矿管先进工作者。有色总公司授予11个地质队为“功勋地质队”荣誉称号。1992年,地矿部表彰了第三批32个找矿功勋单位,核工业总公司表彰了11个找矿有功单位。同年,国务院决定授予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为“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2011年,浙江省委和国土资源部分别授于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地质先锋”和“全国模范地质队”称号。

同时,地质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1986年,在甘肃省的白银、金昌、嘉峪关市和陕西省垣曲县,分别建立了地质工作纪念碑。1987年,浙江杭州建立了西湖引水纪念碑。1990年2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地矿部工作汇报时指出,“从事地质工作没有一定的抱负不行,没有事业心、不热爱这个职业不行”,“要有‘三光荣’精神,要从政治思想上加强宣传。”1991年,江泽民同志为平顶山地质工作者纪念碑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弘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再次提出:继承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2012年6月21日,李克强同志在接见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时要求“弘扬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献身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2018年10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业联合会在江西德兴召开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座谈会。自然资源部向会议发来贺信指出,“三光荣”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全力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集成和思想结晶,是地质勘查行业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己任的精神凝练和文化内核,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心系国家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和职业追求。贺信号召,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地质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激励和指引着一代代地质人,投身地质事业,攀上层层高峰,涉过条条河流,探寻一座座地下宝藏。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守精神高地,在逆境中矢志奋斗,在困境中锤炼意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立新功。


(本文参考了毕孔彰、杨光坤及刘晓慧同志撰写的有关文章,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赵腊平,高级记者、学者、作家。中国矿业报社原总编辑。长期从事地质、矿业新闻传播工作;关注并研究地缘政治与矿产资源战略、矿业经济与市场、地勘行业发展改革、地质文化及矿业文化;业余从事文学创作。

    著有《漫话珠宝首饰》《聚焦中国矿业》《矿业整合之路》《历史在这里沉思》《中央党校楹联浅释》《赵腊平笔耕集》(四卷八册)《红楼梦对联里的金陵十二钗》等。

    现为中国行业报协会矿业融媒体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文化分会常务理事、绿色矿山推进会特聘专家、浙江省地质院文化咨询专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文联副主席、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主席。


讲道理的地动翼
让地矿插上飞天之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