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署名为“项飙”,题为“教育系统正在批量生产炮灰”的文章,在网上走红。项飙——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是网民的老朋友了,做学问不忘关怀当下,多次在网上发表深省之语,受到不少网民推崇。这一篇,直指教育内卷的文章,同样引发了不少网民的共鸣。这篇文章,围绕项飙今年提出的“生命力”这一概念展开,反思当下学生乃至社会人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提出解决办法。项飙指出,教育系统正在大范围“捕获生命力”——通过上课、刷题、考试等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捕获学生的体力、长期注意力及意义赋予能力,从而生产高分。学校成为一个极端追求绝对主义公平的系统,根据成绩不断分班、打乱座位,既保证竞争的绝对公平,同时也阻止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理解,生命力一词的意义。参照行动力、学习力等相同结构的词语,我们或许可以把生命力直接理解成为(成就)生命的能力。当然,项飙也给出了一个描述:是主体的一种经验和感受,而不是从外在的制度设计的权力的角度去看。在这个描述中,生命力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自我的主体性,必须有我;再一个是自我的能动性,即我能。这两点,正好呼应了当下学生的“无我”和“不能”这两种常见问题。从教育的内卷看,学生的“无我”几乎已经成为制度设计的前提,也就是项飙所说的(学生要被)系统性地“捕获生命力”。文章中提到的衡水(中)模式,早已不限于衡水和高中,这种内卷气息早已普遍蔓延,下边直接受影响的就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老家所在的县城就有项飙口中“捕获生命力”的私立学校,九年一贯制,寄宿,准军事化管理,学生从早上六点多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高年级会更晚一些),每个时间段做什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据我在家乡的朋友说,早上晨读几点几分至几点几分读哪一科目哪一段,都有明确的要求;晚上上厕所、睡觉,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当然,有着严格规定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以及背后的家长)有着共同的目标,更高的分数。学生,只是成绩的工具。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学生就是处于被“捕获生命力”的状态。被系统性造成的“无我”,连带产生的就是“无能”。朋友还提到一个小插曲,形象地反映了项飙文章所分析的对象。他也有来自这所学校的学生。有一堂课,他因故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这些学生竟然不知所措,要求老师给布置几道题。事实上,这种现象在高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哪怕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发达城市,同样卷成这样,为了高考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学生的任务被简化为“学习学习再学习”,日常时间被全部排满。用项飙的话说,就是没有“间隔”。什么是“间隔”呢?通俗说,就是跳出问题看问题。当下教育的困境在于,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单一某一个个体很难跳出来。所以,项飙说,“这个系统就是要生产出大批的陪跑、韭菜、炮灰,顶部的华丽光环全部要靠底层的生命力烘托出来”。如何打破这个系统?项飙在文章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交流时,也会有这种“知道问题但无力解决”的困惑。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的自主性会越差。孩子自主性不高,就会直接反映为成绩不达家长预期。于是,家长就会强化干预,接着自然是孩子的自主性更差。这是一个符合逻辑但却令人沮丧的循环。尽管教育部明确“双减”,家长也知道孩子累到疲于应付,但家长还是不敢从行动上积极响应政策,还是在苦撑这套体系。如果家长不能对自己鸡娃状态有一个“间隔”意识,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够容忍“间隔”的生活环境,孩子的“间隔”意识和能力,就很难生发出来。项飙在讲述“间隔”时特意提到了“间隔”与反思的关系。在项飙看来,反思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简言之,让孩子顺着目前的体系去反思,就是纵向反思,这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但要突破系统局限,就需要横向反思,也就是用异质的生命体验来反思单一设定模式的单薄。基于此,项飙提出了创造横向反思空间的办法。“改变系统不是唯一的方式,在不能改变系统的情况下,我们仍有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办法,去创造一些小的横向反思空间”。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另一个对人的评价体系,哪怕只是短时间的,局部的,都可以引起当事人对既定生存状态的反思。项飙在这里,举了一个恋爱可以营造横向反思空间的例子。总体上看,目前“生产出大批的陪跑、韭菜、炮灰”的系统也是不可持续的。内卷是需要成本的,过剩的资源也不是用之不竭。当成本足够大而收益远逊于预期的时候,大众观念就会改变,接着就是行为的改变。有资深业内人士判断,这种转变大约需要10年。眼下,教育的消费属性越来越突出。花几百万给孩子补课上个好大学,还是给孩子买套房的选择题,会越来越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