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良被没收的住宅房产坐落在哪些城市

文摘   2024-10-14 22:58   北京  
10月11日,《人民法院报》整版刊发牡丹江中院关于李传良贪腐案的公告。李传良,一个扎根鸡西市的落马官员,涉案资产超31亿、查封房产上千,再次刷新舆论对腐败官员的想象(具体涉案明细,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人民法院报》报道)。
在“申请没收财产清单”中,房产是第二大项,总字数超过1.2万,共有42个子项。简要浏览一下即可知悉,房产中的住宅(含公寓、别墅等)除了鸡西市外,还有哈尔滨、北京、三亚、密山(属鸡西市)。
今年5月,澎湃新闻有报道称,青海茫崖矿区法院正在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党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张标的违法所得执行追缴,其中包含6套房产,坐落位置,除了省城西宁外,还有西安、济宁(老家)。
与其他房产项目不太一样,住宅与一个人的生活更加密切,更能反映一个人日常活动轨迹。而且,住宅的法律意义,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房产,比如可以绑定户籍、在享受一些权利中排在优先位置等。尽管李传良是一名贪官,这些房产也非正常渠道获得,并且可能还需要别人代持,但这种城市分布还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在基层干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房产除了代表财富外,还与个人工作经历和个人需要(也是社会普遍需要,在住宅和权利、资源更紧密绑定的情况下)有关。用一线二线这样通用的标准来看,其持有房产的分布不仅涵盖所在城市层级,还往往会上一级或几级。
不能说有多普遍,但体制内人员(公务员、教师等)提级买房——乡镇公务员在县城买房、县城公务员在市区买房、市区公务员在省城或北京等其他大城市买房——的现象,在体制内并不鲜见。特别是在乡镇基层,向县城集中的趋势是明显的。更高层级的公务员总体买房情况,虽然很难查到可靠的数据,但从网上自媒体相关讨论中可以看出,网友对这种现象并不陌生。
随着县城成为基层各项资源(尤其是教育、医疗)的中心,乡镇公务员在县城购房的现象,媒体各种侧面报道较为充分,公众也最容易感知。比如,很多农村、乡镇的小学已经招不满生源,甚至被迫合并裁撤。在这轮房价大调整中,一些县城房价依然坚挺,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知乎上有“我和对象是县公务员,想在市贷款买房,父母反对”的贴文,从各种回答中,我们可以大体感受到县级公务员在市区买房的存在。我有一些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在县里就职的,其中就有在市区买房的,也有在省城或其他大城市买房的。
我们这一代(资深80后),正好赶上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周期,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尚可,体制内系统有信息优势(有部分人员则是直接两地工作),自身也有在大城市就学、就业的经历,加上有同学长期在大城市生活,就比较容易在买房上体现出“超前”的一面。除了这些,还有最为核心的一个因素,为孩子争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当然,房价上涨起到的也不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如果房子(住宅)和资源、权利高度绑定的情况不改变,这种提级买房的现象,估计还会长期存在。

德润街
回归生活,关注当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