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内容来源于“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近日,王宪举的一句“怎么能让女大学生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生孩子”,再次成为网络争议槽点。这种“爹味”表述,非常不适应当下的互联网,也不被青年待见。可以说,王宪举情商低,或者年龄太高,过于路径依赖,但这个问题却不能算是个假问题,也不脱离实际。相信大家也都能感觉得到,生育问题的严峻性,尽管还没有到个人自觉生育的地步,但鼓励生育共识还是有的,并且多个地方也出台了不少鼓励措施。
那么,为什么中央还不出台统一的鼓励生育措施呢?
一个原因可能是,生育问题的严峻性尚不具有优先性。从生育数据看,2023年末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连续七年下降,全国总人口也连续两年负增长,和最高峰2016年(1883万)相比,腰斩就是写实。并且,幼儿园、小学开始梯次出现大面积关停现象。但是,面对14亿人口基数,短时间内(比如1-2年,甚至三年)900万可能是一个支撑点,至少还有观察空间。因此,今年的出生数据就格外具有方向的意义。记得八九月份,网上曾有一波关注上半年各地出生数据的热潮,数据不算太悲观。因此,如果今年出生数据能够维持在900万上下,那么,很可能为进一步观察争取空间,鼓励生育会适当推迟。这一方面,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地,也对人口结构压力有所缓解。
第二,就是就业问题。总体上看,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就业形势不佳。这不仅对政府是个很大的考验,对老百姓生育也是很大的制约因素。
第三,政策变迁的长期性。从紧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只是一纸政策,还有一系列配套,比如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政府宣传。再配合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已经成为共识,甚至丁克、不婚等现象也出现了。现在,好像人口问题一下子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巴不得刚出现问题就纠正。这是近因效应造成的幻觉。生育政策发生变化,也是一个长期的多方磨合、博弈的过程。计划少生有多难,计划多生就有多难,甚至更难。计划少生用了30年,计划多生也需要有耐心,从全面二孩算,还不到10年。因此,不妨再等等。
第四,生育不是目的。生育终究是为了协调人的矛盾,更好地发展,才是目的。目前,网民较为关注生育的“负担”方面。如果生育不再是负担,人的生育需求会有所滋长和生发。
第五,谈点生活中的情况。现在网上渲染的人口问题,不同家庭感受可能完全不同。我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养老压力目前看还不大。同一辈的亲友中,生育一胎、二胎的都比较普遍,一胎的也不算占优,还有少量三胎的。同事则完全不同。他年过半百仅育有一个子女,有一胞弟常居海外,父母年迈,家里用人的时候相对较多,就有点着忙。
以上,意味着,鼓励生育紧迫性,还远远没有到压倒一切矛盾纠纷从而变成全民共识的那种程度。而现代化的统计技术,也把人口问题变成了技术问题(至少在认知层面)。我个人总的看法是,生育问题很严峻,但还不是顶级严峻,只要表层的人口数据尚能维持在900万这样一个量级,更为激进的鼓励生育政策就还有观察的空间,观察一年两年应该没太大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