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针”(Injectable “Skin Boosters”)主要适应症为改善皮肤质量,具有微创、安全和恢复时间的特点,但产品成分差异很大。本综述根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成分进行分类。图1全面展示了目前临床上使用和正在研究的多种聚合物类水光针成分。
📍 透明质酸
保持皮肤水分对于提升皮肤的自然光泽和整体外观至关重要,因为这与皮肤的亮度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和生物力学手段进行评估。透明质酸(HA)在增加皮肤水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其在真皮层中的保湿作用使HA成为水光针的优选材料。Restylane Skinboosters(Galderma)是最早上市的这类水光产品之一。HA主要以小粒径交联凝胶的形式使用,是一种在真皮细胞外基质(ECM)中大量存在的糖胺聚糖,具有出色的亲水性,能够结合高达其自身体积1000倍的水分,从而维持皮肤的粘弹性、水分和纤维完整性。真皮中充足的HA水平与皮肤紧致、最佳弹性和细纹最小化相关。作为一种天然无毒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产品,HA的保水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研究表明,用于改善皮肤质量的最佳浓度范围为12至20 mg/mL。
研究表明,HA可刺激成纤维细胞中的I型胶原蛋白合成,并通过HA注射的机械拉伸作用增强ECM的结构支持。这一过程激活了TGF-β信号通路,导致I型胶原蛋白产量增加。HA与透明质酸受体CD44和CD168相互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图2),并抑制胶原酶活性,减少胶原蛋白分解,增强皮肤光滑度。
2018年的一项共识提出,交联透明质酸型水光针是首选的一线保湿疗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成分结合使用。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针对细纹和娇嫩区域(如鱼尾纹),采用低度交联、小粒径或低浓度的透明质酸凝胶。这类交联HA对真皮ECM和纤维具有弥漫均匀的恢复与维持功效,与用于体积填充型HA不同。研究表明,真皮内注射交联HA可改善皮肤质地,显著改善皮肤粗糙度,降低电阻,使面部和手部真皮增厚约4%;而皮下注射仅替换液体体积,不改善皮肤质地,这表明浅表真皮内注射对于真皮再生是有效的。但是,非交联透明质酸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缺少交联而被内源性透明质酸酶快速降解所致。HA的颗粒大小和浓度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改善程度和持久性的差异。非交联HA可增加角质层水分,并减少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
真皮内注射交联HA有时会导致“珠状”或“丘疹”的形成,这一现象受产品和皮肤特性的共同影响。此问题在颊部皮肤上尤为常见,特别是侧面部分。因此,建议使用低度交联HA,进行小剂量注射,避免注射过浅。
📍 多核苷酸
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是一种由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物组成的复合物,链长范围从50到2000个碱基对,主要来自虹鳟鱼或大马哈鱼精子DNA,纯度超过95%,同时含有失活的肽和蛋白质。PDRN在医学上作为选择性腺苷A2A受体发挥作用,可促进组织修复和抗炎,已用于治疗退行性关节病和糖尿病足溃疡。相关物质多核苷酸(PN)由鲑鱼或鳟鱼性腺中的高分子量DNA链组成,与PDRN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粘弹性和保水性能。PN形成耐久的三维多孔结构(图3),为ECM提供支持和组织支架,使其成为皮肤再生的理想选择。它还在体内表现出抗炎作用。PLINEST(Italy)是欧洲首个PN类注射产品,而REJURAN(Korea)目前是亚洲地区主要的PN类注射产品。两者均用于直接真皮内注射。
PN因其高免疫安全性而被认为是皮肤再生的安全选择。它作为生物刺激剂,增强胶原蛋白产生、弹性和水分。一项针对235名专门从事美容治疗的韩国皮肤科医生的调查显示,88%的医生使用PN注射。一项纳入韩国女性的研究,四次真皮内PN注射(间隔两周),结果显示毛孔大小、皮肤厚度、肤色、黑色素水平、皱纹和松弛度均有显著改善,且未报告严重副作用。欧洲一项纳入2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PN注射显著改善皮肤质量和萎缩性痤疮疤痕,证实了其作为单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仍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期的随机研究来提供更确凿的证据。此外,PN/PDRN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效益。一项针对557名韩国美容医生的调查显示,真皮内PN注射广泛用于治疗因炎症性皮肤病和重复激光治疗引起的面部红斑,且效果显著。
多项临床研究评估了可注射PN产品对眼周鱼尾纹的有效性。一项动物实验和一项涉及72名韩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真皮内PN注射在弹性、胶原蛋白组成、皮肤表面粗糙度和皱纹深度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优于非交联HA。这些发现在另一项使用相同产品的随机、配对和活性对照研究中得到重复验证。此外,一项使用三维皮肤表面扫描仪对30名韩国受试者进行的研究报告称,PN注射后鱼尾纹、皱纹、质地、毛孔、凹陷和皮肤红斑的评分均有所改善。
研究表明,相比单独使用PN或HA,将PN与HA结合使用在体外更有效地激活成纤维细胞。使用无细胞猪真皮和富含PN的HA的研究显示,与聚氨酯泡沫相比,在治疗慢性溃疡方面,它在加速愈合、促进再上皮化、肌成纤维细胞激活、新生血管形成和胶原蛋白沉积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的结果。专家建议将PN和HA结合使用,以增强保湿效果。在韩国,在使用PN作为水光针的皮肤科医生中,超过50%经常将其与HA结合使用。
在韩国,PN用于皮肤年轻化的标准操作为:每隔3到4周注射2 mL,一个疗程3到4次治疗;真皮内注射,均匀分布面部,重点针对问题区域。在欧洲,一项共识建议,连续三次治疗(间隔3周),效果通常持续6到12个月。此外有研究报告,在激光治疗、填充剂和手术等皮肤治疗之前进行真皮内PN注射作为“预处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天然聚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能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皮肤再生。历史上,利用其在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中的天然丰富性,胶原蛋白产品已在临床环境中用作组织替代的支架,特别是用作皮肤替代品和真皮填充剂。由于其在皮肤中机械性能较差和易受酶降解等限制,胶原蛋白用作体积填充不如透明质酸普及。但是,真皮内胶原蛋白注射用于皮肤再生也有其独特优势,包括增殖、生物相容性、灵活性和可控降解,其皮肤应用正在重新兴起。最新产品包括源自非人类来源的去端肽胶原(atelocollagen),这是一种低免疫原性形式的胶原蛋白,通过去除导致人类抗原性的N-和C-末端端肽而获得。其过程采用I型胃蛋白酶处理胶原蛋白以去除端肽,并保留天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LAETIGEN(Korea)是一种新型的猪来源去端肽胶原产品,通过真皮内注射改善衰老皮肤。
虽然注射用胶原蛋白支架在改善肤质方面具有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关键问题,如胶原蛋白的治疗效果是由于注射引起的纤维化还是胶原蛋白本身的固有属性,尚未完全明确。胶原蛋白片段化产生肽细胞因子(称为“基质细胞因子”)在ECM重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因为这些因子可以显著影响ECM的重塑。深入研究衰老皮肤中细胞、机械力和胶原蛋白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 富血小板血浆和基质血管组分
源自外周血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源自脂肪组织的基质血管组分(SVF),用作组织再生备受关注。PRP与SVF结合用于治疗顽固性皮肤病和促进乳房重建方面显示出潜力。真皮内注射PRP和SVF用于治疗痤疮疤痕,也已显示出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最近的研究表明,将SVF与PRP联合注射头皮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可在6到12周内显著增加头发密度,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鉴于本综述主要关注水光针,故不对PRP和SVF的组织再生应用详述。
除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HA)等天然材料外,多种生物相容性合成聚合物因其刺激成纤维细胞和促进新胶原蛋白生成的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与HA相比,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和聚二氧六环酮(PDO),在体内表现出更长的持久性和更强的胶原蛋白合成能力。这些特性使它们在皮肤科和整形外科中作为注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这类聚合物的设计目的通常为改善生理条件和生物功能,其与生物系统的独特相互作用是优化实际应用的关键。表1总结了当前在韩国获批用于注射治疗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产品。
表1 当前在韩国获批用于注射治疗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产品。PCL,聚己内酯;PDLLA,聚双旋乳酸;PDO,聚二氧六环酮;PLLA,聚左旋乳酸。
聚乳酸(PLA)是一种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其性能根据其立体化学形式而异。作为非手术年轻化方法,PLA通过皮下注射逐渐产生体积,为面部脂肪移植提供了替代方案。在医疗和手术应用中,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PLA: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双旋乳酸(PDLLA),后者是L型和D型PLA的共聚物。PLA异构体的立体化学性质显著影响其结晶度和材料特性;PLLA是半结晶的,而PDLLA主要是无定形的。虽然注射用PLLA和PDLLA都具有生物刺激性,但它们在胶原蛋白形成机制和颗粒形态上存在差异,导致早期体积效应不同;PLLA随时间显示出增加的体积效应,而PDLLA由于新组织生长模式的不同而产生一致的效果。
PLA的高结晶度导致其柔韧性降低、生物降解缓慢和显著的疏水性。一项体外研究比较了人皮肤注射PLLA和PCL微球的情况,发现PLLA在按摩后扩散有限,而PCL的分散性增加,凸显了两者在组织整合方面的差异。PLA的特性导致其容易形成植入结节,这是皮内注射时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早期的PLLA产品中尤为明显。早期研究报道,在94例使用皮内注射PLLA的病例中,有12例在注射后2至9个月出现非炎性结节(2-4毫米)。为解决结节形成问题,厂商调整了临床使用方法,包括加大稀释度、减少注射量、皮下而非皮内注射、注射间隔至少6周以及注射后按摩等。最近一项美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1002名受试者的4483次治疗,发现仅有0.4%的病例报告了PLLA结节,表明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结节风险。
由于仅通过深层注射难以有效改善肤质,对皮内PLA注射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皮肤科医生,特别是专注于PLA改善肤质的医生,探索皮内注射。最近研究表明,PLA不仅能促进胶原蛋白产生,还能诱导血管生成并提供免疫调节。为降低皮内PLA注射引起结节形成的风险,已有创新方法。有研究建议使用“超稀释”PDLLA悬浮液,以12至24毫升无菌水复溶,用于治疗浅表皱纹和皮肤年轻化。还有研究报告,使用经超声处理的PLLA颗粒(直径约40微米),可显著改善萎缩性痤疮疤痕,且可防止结节形成,这可能与经超声处理PLLA颗粒的尺寸和均匀分布有关。韩国皮肤科医生报告称,外用PLLA联合微针射频联合治疗萎缩性痤疮疤痕,两年内未出现结节。还有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微针射频辅助外用PDLLA治疗萎缩性痤疮疤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DLLA研究使用的产品大多为Juvelook(Korea),它是一种缓和非交联透明质酸的PDLLA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小颗粒的PLA也有可能阻塞血管,导致组织缺血。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必须认识到这一潜在副作用,PLA颗粒引起的动脉阻塞可能导致皮肤坏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相关PLLA或PDLLA美容注射病例已有报道。
📍 聚己内酯
聚己内酯(PCL)是一种半结晶、脂肪族、水不溶性聚酯,以其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无毒性和延展性而闻名。其水解易感的酯键导致缓慢的水解降解。研究表明,单次皮内PCL注射后1年,颞部和面部皮肤厚度分别增加了27%和21%,呈现长期的细胞外基质(ECM)重塑和胶原蛋白新生效果。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显示,PCL颗粒可在三年内保持初始尺寸的95%,到第四年时尺寸减小,表面纹理从光滑变为粗糙。
PCL的多功能性使其能够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从而模拟ECM特性并支持成纤维细胞生长、细胞迁移、粘附、增殖和血管生成。微球形状与新形成的I型胶原蛋白纤维结合,在PCL降解过程中形成持续的网络。在动物模型中,PCL显示出比羟基磷灰钙更高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且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一项针对大鼠皮肤的研究显示,PCL注射后未观察到显著的炎性细胞浸润。PCL微球的几何形状,特别是球形和光滑表面,可能有助于最小化组织炎症反应。吞噬作用直接受微球大小的影响,其中较小颗粒被迅速吞噬,导致炎症加剧。大多数注射用PCL产品由大小在25至50微米之间的微球组成,能提供长时间的保护以防吞噬作用。PCL长达3年的长期生物降解性和其水不溶性,可能产生安全性问题,特别是由于其本身缺乏抗菌特性。
PCL类胶原蛋白刺激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虽然有报道出现晚期肉芽肿反应。一项关于PCL注射的人体研究显示,真皮胶原蛋白新生伴有轻度炎症和异物型巨细胞,表明一定程度的炎症对于刺激胶原蛋白产生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异物肉芽肿。非肉芽肿性肿块或结节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技术不当(如注射过大剂量或注射过浅)所致。因此,建议在面部区域(如嘴唇、眼睑、眼下黑眼圈和鱼尾纹)谨慎使用PCL类刺激剂。关于皮内使用,有同行稀释ELLANSE(AQTIS Medical)使用,但安全性尚缺乏足够文献证据支持。
PCL的疏水性导致其细胞粘附不足,但可以通过将其与聚合物材料如HA和胶原蛋白结合来改善。PCL诱导胶原蛋白生成的效果,被认为不如PLA。需要对PCL诱导胶原蛋白新生开展进一步研究,并量化其触发胶原蛋白产量。
📍 聚二氧六环酮
聚二氧六环酮(PDO)属于可生物降解酯键聚合物,以其极性、较不稳定的酯键为特征,这些酯键在组织中高度反应并易于水解。PDO最初在手术缝合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应用已扩展各类埋植线。最近,PDO被制成注射用微球(如ULTRACOL,Korea)用于体积填充和抗皱治疗。
形态上,PDO微球以其不规则表面和一致的球形形状而区别于PLLA的粗糙、不均匀和尖锐结构,以及PCL的光滑、大小均匀的球体。PDO微球在注射后自然分散,无需外部操作。相比PLLA和PCL,PDO的可生物降解性最强。注射后,胶原蛋白在PDO微粒周围均匀形成而不聚集。在3个月内,由于降解,PDO颗粒面积减小,导致炎症和细胞计数减少,最终使颗粒几乎不可见。
目前关于PDO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丝线或网状形式上,关于注射用PDO微球的详细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明显缺乏。这种研究缺乏限制了PDO的注射应用。也有研究开始探讨PDO用于皮肤注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经过三次PDO微球注射后,皮肤光泽度、皱纹减少和皮肤密度显著增加。一项比较研究表明,当PDO注射到光老化小鼠皮肤内时,会诱导胶原蛋白新生和与PLLA和PCL相似的炎症反应。另一项动物研究发现,PDO和PLLA注射后2周内,1和3型胶原蛋白以及所有三种TGF-β亚型均有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PDO用于刺激真皮胶原蛋白合成的效果可能与PLLA或PCL相当。
合成聚合物的作用机理
用作“水光针”的可降解聚合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它们对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上。动物实验发现,聚左旋乳酸(PLLA)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减少胶原蛋白降解酶,在老年小鼠皮肤中增加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在人体内皮肤研究中,聚双旋乳酸(PDLLA)注射后,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显著增加。在注射PLLA或聚二氧六环酮(PDO)后,Col1α1、Col3α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2和TGF-β3亚型在两周内显著增加,至12周时下降。PDO在Col1α1、Col3α1、TGF-β2和TGF-β3方面的增加更为显著,而PLLA在TGF-β1方面的增加更为突出,这表明PLLA在早期萎缩性疤痕治疗中具有潜在优势。
巨噬细胞对生物刺激物质的反应在成纤维细胞活性和胶原蛋白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体外实验发现,PLLA触发炎症反应,上调M1巨噬细胞中的趋化因子配体1(CCL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TNFR2)、巨噬细胞炎性蛋白α(MIP-1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而在M2巨噬细胞中则引发非炎症反应。与羟基磷灰石和未刺激的对照组相比,PLLA在M2巨噬细胞中显著上调了MIP-1α和MIP-1β。研究发现,PDLLA注射通过增加巨噬细胞中NRF2的表达来增强胶原蛋白合成,刺激脂肪源性干细胞增殖以及TGF-β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分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并减轻与衰老性软组织体积损失。另一项研究表明,PLLA注射诱导M2巨噬细胞极化,并上调IL-4、IL-13和TGF-β等因子,导致老年皮肤中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图4展示了聚乳酸在胶原蛋白合成中的设想机制。
其他成分
📍 甘油
过去,水光针主要侧重于将透明质酸(HA)输送到真皮层。最近,为增强皮肤改善效果,厂商致力将甘油、甘露醇和多糖等其他成分纳入其中,利用增强产品的亲水性。一个典型产品是BELOTERO Revive(Merz Aesthetics),它结合HA和甘油,可显著改善皮肤的水合作用、弹性、粗糙度和色调。一项针对159名早期面部晒伤参与者的随机研究发现,多次注射HA-甘油后,受试者的皮肤水合作用在16周内显著增加,唯一的短暂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轻至中度反应。水合作用的效果在最后一次注射后可持续长达9个月,特别是在皮肤干燥的个体中更为显著。这种组合还可有效地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包括血红蛋白和黑色素水平。HA中添加甘油,依据哺乳动物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的水性甘油通道蛋白AQP3的发现。缺乏AQP3的小鼠表现出皮肤干燥和角质层水合作用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甘油转运受损而非水分移动所致,这一现象也在人类皮肤中得到证实。甘油具有非免疫原性,已安全用于临床(如治疗颅内压增高),静脉注射安全性确立。
📍 氨基酸
近年来,特定氨基酸(AA)混合物在刺激人体器官胶原蛋白合成中的作用受到了关注。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基础,而胶原蛋白的产生依赖于某些必需的前体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于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至关重要。有效的胶原蛋白合成需要持续以特定比例供应这些氨基酸。一种新注射疗法采用一种由脯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组成的“氨基酸功能簇”,加上低分子量HA。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趋化信号刺激局部胶原蛋白合成。一项评估含有低分子量HA和氨基酸的注射产品的研究表明,该产品对面部皮肤有美容改善作用,包括增加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III型网状胶原蛋白的产生、增加血管化和表皮增厚。虽然研究数据有限,但已有数据表明,基于氨基酸的注射剂对面部皮肤光老化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细胞外基质(ECM)重塑方面。
多组分产品
将HA与其他功效成分(如维生素A、C和E,抗氧化剂如阿魏酸和硫辛酸,以及氨基酸)相结合,是近期的研发热点。这些多组分配方的目的是放大治疗功效、促进皮肤再生。通过整合各种成分,多组分水光针为各种皮肤问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旨在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刺激ECM蛋白质合成(尤其是I型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促进细胞代谢,并减少氧化损伤。一个典型例子是NCTF135HA(Filorga),它包含非交联HA、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盐、辅酶和核酸。该产品自1978年起在法国使用,于2007年获得欧洲联盟CE认证,是该领域的先驱。临床试验表明,连续皮内注射后,皮肤皱纹、细纹、肤色和水合作用逐步改善;客观测量还表明,毛孔大小减小,肤色均匀性增强,光泽度改善,真皮密度和厚度增加。
体外研究发现,多组分注射产品在ECM重塑中的作用。研究发现,NCTF135HA在实验室培养环境中支持细胞增殖,并在11天内增加成纤维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这表明MMP-1介导的胶原蛋白降解和TIMP-1促进的胶原蛋白生产之间达到平衡,从而维持真皮胶原蛋白的持续生产。另一项比较研究表明,HA类多组分水光针(一种含有艾地苯醌,另一种含有HA、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辅酶和抗氧化剂)可显著改善老化皮肤外观。另一新产品组合使用氨基酸、烟酰胺、辅酶、谷胱甘肽和HA,也显示出皮肤年轻化功效。这类“鸡尾酒”式水光针,被认为可以优化成纤维细胞活动的微环境。
肉毒毒素用作水光针成分
肉毒毒素(BoNT)注射,不仅用于治疗动态皱纹,还被证明有助增强皮肤弹性、水合作用以及减少红斑方面。将肉毒毒素以小剂量(约20 U/mL)微滴注射到真皮层,可能影响浅表运动神经元、腺体组织中的交感神经以及非神经元胆碱能系统。这种广泛作用可导致外观上的显著改善,拓宽了肉毒毒素在美容皮肤科的应用范围。其在抑制神经源性炎症方面的作用,也有助提升皮肤质量。
与透明质酸类水光针结合使用时,肉毒毒素的效果可以得到增强。一项比较单独使用BoNT与结合填充剂治疗前额和眉间纹的研究显示,联合方法更为优越。将BoNT用于治疗颈阔肌带联合真皮内HA注射改善颈部皮肤质地和松弛度,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效果增强,为颈部年轻化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方案。还有研究提出结合BoNT、HA与能量源设备,综合治疗颈横纹。
有专家建议将透明质酸与肉毒毒素混合在同一注射器中用作水光针。一项早期试验向上脸部注射HA和BoNT混合物,取得显著美学效果。这种混合物的具体成分可以有所不同。有研究推荐混合1毫升低交联HA、1毫升含40单位的BoNT溶液和1毫升生理盐水,使用自动注射器在面部多个部位进行真皮内注射。客观测量显示,皮肤粗糙度得到改善,经皮水分流失(TEWL)减少,角质层水合水平增加。答案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混合可能导致某些区域剂量不均匀,以及神经调节剂可能扩散到相邻肌肉,引起对混合物意外扩散到邻近组织的担忧。
给药方法
📍 皮内注射技术
皮内多点注射法,即通过多次穿刺,实现精确输送溶液的技术,在皮肤美容,尤其是皮肤年轻化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这种技术致力将物质直接微量注入皮肤表层,最好是乳头状真皮层;使活性成分直接与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相互作用,发挥皮肤年轻化和影响代谢过程的作用。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通过使用合适的产品和精确的技术,皮内注射是可以实现的。
为确保皮内精确置入,建议使用33号或34号细针,以大约10度的角度将针头插入皮肤,针尖斜面朝向皮肤表面(图5)。注射采用紧密间隔的多点穿刺技术,确保精确性,而非用于真皮深层注射的传统逆行注射法。了解水光针产品的流变学特性,是确保适当注射与良好效果的关键。注射成分的颗粒大小与其横向分布和穿透深度之间通常存在反比关系,颗粒越小,越容易深入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
图5. 皮内注射操作图示。使用33号或34号细针,针头斜面朝向皮肤表面,以10°角斜插入。
过去通常使用皮下注射针头进行皮内注射,简单且成本效益高,但存在一些缺点,如患者不适、对针头恐惧、一致性差以及治疗持续时间长。因应这些问题,厂商推出了多针注射器,以提高皮内注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例如,REJUMATE(Korea)是一款自动多针注射器,采用负压抽吸技术,确保针头安全置入并减少注射过程中的产品损失(图6)。
图6. 自动多针注射器(REJUMATE)在微针筒内采用负压抽吸技术,确保针头安全置入,并尽量减少注射过程中的产品损失。
📍 无针喷射注射器
为减轻与针头穿透相关的疼痛和不适,特别是对于恐惧针头的人群,市场出现了使用压缩弹簧或压缩气体作为推进力的“无针注射”器械。然而,传统的无针喷射注射器存在注射速度慢、深度和剂量不够精确、组织破坏引起的不适以及恢复时间较长等不足。最近,激光动力无针注射器作为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这类设备利用激光脉冲产生蒸汽泡形成压力,实现精确的微量注射,达到特定的真皮深度。MiraJet(Korea)是这类技术的一个典型例子,在皮肤年轻化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激光辅助无针注射技术有优势,也存在局限,特别是在穿透深度方面。另一种替代方案则使用电磁机械执行器调节活塞运动,实现对液体位移和喷射速度的电子控制。Curejet(Korea)是这类技术的代表作(图7)。该注射器基于洛伦兹力原理工作,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穿透,通常达到数毫米,适合注射较浓稠的液体或凝胶。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治疗疤痕或较厚皮肤组织(如头皮)的有效选择。
副作用
水光针注射通常是安全的,但应注意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暂时性反应包括轻微的红斑和肿胀(治疗后数小时内会消退),疼痛、不适、偶尔的淤青或针眼痕迹。炎症后色素沉着很少见。血管受损是一个重要问题,注射前应明确高风险区域。罕见病例报道,聚乳酸(PLA)可能导致严重的血管不良反应,包括视力丧失。
浅表注射聚合物可能导致小到中等大小的丘疹或结节。这些肿块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因产品而异。非交联透明质酸(HA)和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N)导致的肿块通常小而短暂,而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则可能导致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的肿块。PLA注射后立即按摩有助预防结节。如果不予治疗,结节可能随时间变得难以溶解。非手术方法治疗结节,效果不稳定。皮质类固醇注射可能导致“甜甜圈效应”(donut effect),使组织萎缩和结节更明显,建议不采用。在结节周围注射透明质酸填充剂可能改善其外观。可触觉但不可见的非炎性结节,可能在两年内自然消退,不一定需要立即治疗。高频超声可用作监测聚左旋乳酸(PLLA)降解和丘疹、结节发展的无创方法。
局限
水光针注射日益盛行,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水光针的产品组成与治疗操作,缺乏标准,效果存在不一致。客观测量的难度增加了结果比较的复杂性;需要多次治疗可能会让注重成本的患者望而却步。此外,高质量的对照研究数量有限,这影响了结果的可预测性,尤其是对于“鸡尾酒”式混合成分产品。了解混合成分的相互作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
结论
“水光针”(Injectable “Skin Boosters”)通过改善皮肤质量达到美容效果。生物聚合物、合成聚合物、氨基酸(AAs)和多组分产品在医疗治疗中广泛应用。将水光针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可能提高效果,但需要仔细考量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数据稀缺,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更大规模的对照研究,结合客观评估和组织病理检查,确立最佳方案、成分组合、给药技术以及新的适应症。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以阐明其机制、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免疫调节、对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临床有效性。
↑ 原文 →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