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人卫中医”,关注我们哦!!
国医大师熊继柏
临床现场教学续录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熊继柏教授2018—2023年间开展的35场临床现场教学录音整理而成。
全书共分35讲,涉及内科、儿科、妇科及肿瘤等十多个病类300余个病案。每一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诊疗讲析,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包括案例记录、辨证、治法、选方、处方及讲析,反映了熊教授对相关疾病的诊疗思路,体现了他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现场答疑,记录了现场学员的提问与熊教授的解答情况。
面对随机选送的各种病人,熊继柏教授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捷的辨治思维,立体真实地呈现了中医临证运用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引经据典地辨治疾病和答疑解惑,展现了熊老极强的中医临床真本领。
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医师、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学习参考。
四肢酸胀麻木为何用补阳还五汤
而不用身痛逐瘀汤?
梁某,女,38岁。广东深圳人。
一诊:2018年11月3日
患者因四肢酸胀麻木2年就诊。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胀麻木,夜间尤甚,活动后减轻,遇冷则甚,得热则舒,多次就医检查,肝、肾功能正常,风湿全套、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不明确,怀疑“不宁腿综合征”。现症见:四肢酸胀麻木,无颈胀,兼急躁易怒,夜寐欠安,经期头痛,口渴不多饮,白天尿频。舌底紫筋明显,舌苔薄白,脉弦细。
患者有“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病史。
辨证: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选方:补阳还五汤合黄芪虫藤饮加味。
处方:黄芪40g,当归尾6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6g,红花5g,地龙10g,僵蚕30g,全蝎5g,蜈蚣1条(去头足),钩藤20g,鸡血藤15g,海风藤10g,天麻15g,白芷20g,炒枣仁30g,甘草6g。20剂,水煎服。
讲析:患者的主症是四肢酸胀麻木,其特点,一是遇冷则甚,得热则舒;二是夜间明显,活动后减轻,再加上舌底紫筋明显,说明是四肢的血液循环不好,四肢络脉不通,宜活血化瘀通络,选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因患者有肢体麻木、头痛、关节痛等症,合用黄芪虫藤饮加强通经活络之功效,因经期头痛加用白芷止头痛,夜寐欠安加用炒枣仁安神。《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这是血气运行的特点,所以患者得温则舒,得寒加重。为什么不加桂枝温通经脉呢?主要考虑到患者居住在深圳,气候较热。而且她白天尿频,一般是有火,如果是夜间尿频,常为肾虚。
患者刚才说到曾经有医生给她开血府逐瘀汤治疗无效,我这里顺便讲几个活血化瘀方剂的临床应用。我们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主要有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会厌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医学发明》的复元活血汤,张仲景《伤寒论》的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以及吴鞠通的桃仁承气汤。临床上运用这些方剂,必须分清瘀血所在的病位而选用对应的处方。血府逐瘀汤主要治疗胸膈瘀血,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头痛,膈下逐瘀汤治疗两胁部瘀血疼痛,少腹逐瘀汤治疗小腹瘀血疼痛,身痛逐瘀汤治疗腰腿部瘀血疼痛,会厌逐瘀汤治疗咽喉部气滞血瘀。复元活血汤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胸胁证。而患者是四肢酸胀麻木,血府逐瘀汤并非所宜,故选用补阳还五汤合黄芪虫藤饮。
二诊:2019年1月5日
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特来复诊。现症见:四肢酸胀麻木,活动后缓解,兼畏风,寐差,便秘。舌边紫,舌苔薄黄,脉细。
辨证: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选方:补阳还五汤合羌防三藤饮加味。
处方:黄芪4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羌活10g,防风10g,鸡血藤10g,海风藤10g,钩藤30g,秦艽10g,火麻仁30g,甘草6g。30剂,水煎服。
讲析:患者以四肢酸胀,麻木为主症,仍然是血络不通,继续用补阳还五汤。患者有畏冷的表现,原则上可以用张仲景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或程钟龄的蠲痹汤,方中的桂枝有温通四肢的作用,但患者舌苔黄,且居住在气候较热的深圳,所以不用桂枝。合用三藤饮加强通经活络作用,加羌、防、秦艽祛风湿、除酸胀,加火麻仁润肠通便治疗便秘。
中医治病用药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我从前在石门山区当医生,山区气候寒冷,给当地农民看病时经常用麻黄、桂枝、附子、干姜这些药。但我到长沙来以后,发现再用这些药,患者不是口腔溃疡,就是脸上生疮或者咽喉肿痛。因为长沙气候湿热,用辛燥药容易上火,用甘寒药容易生湿,所以医生要了解地域特点。《黄帝内经》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中医治病要全面分析,不是懂几味药就可以开处方的,还要根据天时、地理、患者的体质特点去考虑。
现场答疑
学员:请问四肢酸胀麻木的患者为何用补阳还五汤而不用身痛逐瘀汤?
熊教授:补阳还五汤主要是通四肢血络,是补气活血通络;身痛逐瘀汤中加入了苍术、黄柏清湿热,羌活、秦艽祛风湿、止痹痛,没药、五灵脂祛瘀止痛。因为身痛逐瘀汤是通过祛风除湿祛瘀而治身痛,而此患者不是身痛,所以不用身痛逐瘀汤。我们用方一是要针对病机,二是要针对主症,病机和主症都不能错。
学员:请问患者四肢酸胀处方用黄芪虫藤饮,方中用了比较多虫类药,患者能否耐受?
熊教授:我这里顺便讲讲虫类药的运用。虫类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搜风,二是通络。黄芪虫藤饮是我个人的经验方,是经过千百次临床验证非常有效的经验方。仿照补阳还五汤组方之意,用大量黄芪起到补气而通络的作用,方中三藤是取象比类,疏通经络的药物,几味虫类药用量并不大,蜈蚣一条,全蝎5g,地龙、僵蚕量稍大,但它们无毒,最后我还加了一味甘草,可以解毒。有医家用虫类药治疗风湿疼痛,但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虫类药治疗麻木比治疗疼痛效果要好。因此黄芪虫藤饮用来治疗麻木、酸胀及中风的半身不遂都是有效的。个人临床体会,虫类药物治疗风湿疼痛,疗效不很明显。
特别提示:
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熊继柏临床现场教学续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熊继柏。人卫中医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