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难为医话:不知茯苓会过敏,重用其安神,反心烦意乱
1992年,余受芜湖清水镇刘姓医生之聘,每周去其诊所坐诊一天。
将近年关,有王女30余岁,素患失眠,睡前服2片安定,亦仅眠3~4个小时,伴眩晕头痛,烦躁焦虑,形瘦纳少,西医诊为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一周前,其做较大生意的爱人在返乡途中因车祸丧生,致失眠更甚,虽加服1片安定,亦仅近鸡鸣时始交睫1~2个小时,且诸症转加。遂请当地一老中医开方5剂,但未效反更烦躁,刘医生遂荐我治。
余认为原已心血不足,虚阳上扰,复又郁忧伤肝,遂投朱砂安神丸加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灵磁石、柏子仁、酸枣仁、合欢花、百合、甘松、郁金、麦冬等,5剂后能睡5个小时,颇喜,又复加茯神30g。
一周后刘告:“王女服药当夜1时,就前来敲门,诉心烦意乱,莫名所苦,几不欲生,服安定4片无效,疑药开有错,劝慰良久,并略配镇静药输液,天明稍安。”
余极奇怪:仅加30g茯神,为何病变如此?恰王氏至,并带来未服用的4剂药与病历,我又细阅前医之方:乃知柏地黄加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等安神药,按理与病亦合,为何也现烦躁,是否与用了30g茯苓有关?余初诊未用茯神却获佳效,想其对茯苓(神)特别敏感也!当即捡出此药,明告烦乱系此药之咎,嘱其放心续服,后睡眠渐安。
盖茯苓、茯神均为最常用之品,乃中药中的大路货,余行医至今,从未见此药有不良反应,查阅不少书刊,也未找到服此药发生反应的案例,故存录于此,供道友鉴戒也。
THE END
【本文选自《临证启示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马继松。人卫中医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随手点个【在看】传播健康、分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