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根周围血管病临证治验|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上)

健康   健康   2024-12-24 07:03   北京  

点击箭头处“人卫中医”,关注我们哦!!

中西医结合医学和中医药学一样,是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正逐步成为世界医学体系中的一员。如何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使中西医结合医学成为全世界认可的完整的医学体系,是我们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基础医学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突破,而临床医学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一定会有可靠的进展。下面我们想从周围血管疾病的角度谈一谈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切入点。

我们认为,这个“切入点”一定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大量的中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周围血管疾病恰恰是中医药治疗可以和现代医学治疗疗效相媲美的一类疾病。


一、周围血管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一)周围血管疾病的分类

周围血管疾病,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周围血管的病变。从解剖学角度讲,周围血管是指除心血管以外的血管及淋巴系统。由于脑血管在疾病中的特殊性,临床上又常将心脑血管并列称之。因此,一般而言的周围血管疾病通常则指心脑血管以外的动脉、静脉和淋巴管道的疾病。而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则主要是指发生于四肢的动脉、静脉和淋巴管道的疾病。

    到目前为止,除1989年王书桂、赖尧基编写的周围血管疾病分类外,还没有系统的分类方法。我们以上述分类为基础,结合当前临床血管外科常涉及的疾病,对周围血管疾病重新作了以下分类:

1.按疾病发生部位分类,可分为动脉系统疾病、静脉系统疾病、毛细血管疾病、淋巴管疾病、血液性血栓性疾病。

2.按疾病发病原因分类,可分为免疫性血管疾病、炎症性血管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血管损伤性疾病、先天性血管疾病、血管肿瘤、医源性血管疾病。

3.从临床治疗需要的角度,我们常把本组疾病分为先天性血管疾病、免疫性血管疾病、炎症性血管疾病、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血管损伤。


(二)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变规律

在以上疾病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又总结了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变规律:除血管损伤造成的急性出血外,均表现为“管道”的闭塞。在动脉,为闭塞远端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功能障碍、组织坏死;在静脉,则造成静脉回流受阻、组织肿胀、淤血,或晚期的瓣膜功能破坏,静脉内血液倒流;在淋巴,则表现为淋巴液淤积,皮肤感染、化脓或增生肥厚。 

从中西医结合诊疗周围血管疾病的角度讲,本病是指发生于四肢的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病变,即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的周围血管疾病都包含一个基本问题,即血管的狭窄和闭塞。

通过对周围血管疾病进行分类及总结其病变规律,有利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二、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一)中医学对周围血管疾病病机的认识

我们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瘀”为主的病因病机理论,全身上下之经脉血络,无论是在周围血管病变的哪个阶段均含有“瘀血”的病变,且因瘀而成病。无论是外伤、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等均可导致血流不畅和血液瘀滞,形成四末经脉不通而发为周围血管疾病。因而通过各种活血化瘀法疏通经脉、濡养肢体,则此病可解也。我们在临床上总结出活血化瘀十二法,适用于以下疾病:①各种原因所致的动脉闭塞和栓塞,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雷诺病、大动脉炎和急性动脉栓塞;②各种静脉循环障碍,如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肢静脉曲张;③急性血管炎症,常与清热解毒药配合使用,以控制血管炎性变;④周围血管疾病稳定阶段,以活血化瘀法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和进一步清除血管炎症。

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机体,虽然血管病变多数在血管的某一局部,但与脏腑气血有密切关系。脏腑功能失职,会出现运血无力、统摄无权、疏泄失常,使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而发生病变。反之,血液瘀阻后,也会使脏腑失去濡养而虚损。气血盛衰与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如肾阳虚易受外寒,寒凝脉络,肢末失于温煦濡养,患肢冰凉、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等。如果气虚血瘀,则出现肿胀、疼痛,进而肢端坏死。

由于治疗的作用或正气来复则邪气衰退;或因失治误治,导致邪愈盛、正愈衰,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促使周围血管疾病的邪正相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是邪气渐衰、正气来复,表现为侧支重建或者血管再通,病情逐步稳定而痊愈;一是邪气愈来愈盛,由瘀化热,由热成毒,使正气愈来愈弱,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也有正邪相持缠绵者,则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二)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症状的中医辨析

疼痛是中医“不通则痛”的表现,其原因众多,如气滞、寒凝、热灼等均可导致疼痛,而湿滞、气虚血少、阴虚阳亢亦可引起疼痛,气滞血瘀是周围血管疾病的总病机,无论什么原因,最后导致血瘀者即可形成疼痛。我们临床治疗时主要突出“瘀”字,瘀为有形之邪,阻碍气血运行,其基本特点是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夜间尤甚。因夜间阳气入脏,阴气用事,血凝寒重,故夜间疼痛尤甚。除此之外,疼痛尚与肢体的位置、温度及运动有关。周围环境寒冷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疼痛可加重,并且在行走运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此类患者肢体抬高时疼痛亦可加重。

酸胀则是由于筋肉失养或水湿停滞所致。麻木是一种肌肤感觉异常,表现为反应迟钝,亦为气血虚少、肌肤失养,或血瘀气滞、气血不达所致。而肺气不宣、脾气转输失常、肾失开阖、三焦决渎失职,水湿内停则发为水肿,其与脾脏关系最为密切。在人体气虚、阳气不足,或寒凝、气血瘀滞时,因“气主煦之”“阳虚则寒”,故人体皮温降低,当热邪为患或湿热下注时则皮温升高。血不荣肤、血虚有寒,则皮肤苍白;热邪侵袭,燔灼肌肤,则肤色发红;血瘀脉道,则皮色紫红或青紫;肌死肉枯,则皮肤呈黑色。湿热瘀滞、郁久化热、热腐成脓,则成溃烂坏疽。另外,经脉瘀阻,血不循常道,加之湿秽污浊积聚,亦可导致溃烂坏疽。

(三)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周围血管疾病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证候及临床表现。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发病初期可能是寒凝经脉、气滞血瘀,引起肢寒、怕冷、足部皮色发白、疼痛。发展到寒化为热、热盛肉腐时,就会出现溃脓坏死。因此在治疗时,要辨清病证,掌握病机,综合分析局部与全身情况,采用内治与外治配合的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丹毒等(热毒证),宜清热解毒、凉血清营,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清营解毒汤等,外用解毒洗药熏洗患处或外敷大青膏等,该类方药具有明显的抗炎解毒作用,可迅速控制和消除感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湿热证),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内服四妙勇安汤加味、安宫牛黄丸,同时使用溶栓疗法,结合应用硝矾洗药等熏洗热罨患肢,可迅速消除下肢瘀血肿胀,明显提高疗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若严重肢体缺血,特别怕冷发凉,患肢呈苍白色(阴寒证),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内服阳和汤加味,应用回阳止痛洗药、温脉通洗药等熏洗患肢,可明显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障碍。

下肢慢性蜂窝织炎、慢性丹毒、静脉曲张并发慢性炎症等,局部皮肤发红肿硬,宜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内服活血通脉饮、西黄丸等,应用硝矾洗药、解毒散瘀洗药煎汤趁热熏洗、热罨患处,外涂丹参酊等,对消除慢性炎症有良好效果。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意义

对于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如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施行血管重建手术可迅速改善肢体缺血状态。对于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除和静脉瓣膜矫正手术等,可有效消除下肢静脉淤血状态。对于严重的肢体缺血性坏疽,需施行坏死组织切除和不能完全避免的截肢手术。周围血管损伤,需施行血管吻合术、血管修补术和血管搭桥术等。这些手术治疗,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相结合,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全身情况,预防和治疗手术并发症,还可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另外,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等,需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予输液、输血等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防治休克。这些都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五)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治疗的支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诊断、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使中医学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治疗效果也更加显著。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使传统中医命名更加细化,治疗更有针对性。在中医命名中,脱疽就是指可能会发生肢端坏疽的一类疾病,其中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等。但这些疾病在治疗时,方法不尽相同,在现代医学诊断的辅助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股肿(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性水肿等)及臁疮(下肢静脉性溃疡、免疫性血管炎溃疡等)这些疾病的诊治当中。尤其是股肿(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深入,对于股肿提出了更合理的分期方式,从生理、病理及临床表现论证了迁延期的存在,并证实中医药治疗在迁延期的优势。

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弥补单纯中医药治疗的不足。例如糖尿病足引起的脱疽,如果局部缺血严重,就需要尽量先开通血管,改善供血,这样不但能增加创面愈合的概率,也能缩短治疗时间;对于预防臁疮(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手术截断交通静脉支更为有效,优于单纯应用中医药;对于缺损较大的创面,负压引流技术与中药灌洗液合用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急斩之”理论的早期离断思维,巧妙地结合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优势,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同时降低截肢平面,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THE

END


【本文选自《李令根周围血管病临证治验,人民卫生出版社,作: 高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随手点个【在看】传播健康、分享知识~~~

人卫中医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中心主办。关注人卫中医,领悟岐黄真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