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34轮预告 | 第1批阅读素材第6轮

文摘   2024-11-14 13:58   湖北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34轮预告
阅读素材





第1批第6轮:吴文光郭昕盈、吴意思、袁喆、刘雨竹、海光






时间:11月16日(周六)晚8-10点

线上腾讯会议室

(工作坊继续接受参与与旁听报名

有意者请发邮件至草场地邮箱

ccdworkstation2010@263.net

具体可看公号末端
“写作/影像工作坊报名申请

想临时旁听者请在草场地公号后台留言


简介


写作/影像工作坊进入到涉及参与者创作阶段——阅读素材。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素材并讨论,探讨创作的走向及构成。第一批参与者六人:郭昕盈、吴意思、袁喆、刘雨竹、海光、吴文光。



吴文光素材:和大国聊小鸡生病及如何照看8分50秒


认知

去玉米地在大国家门口路遇大国,聊小鸡生病怎么办,大国传授他的方法。种田养殖做下去,和湾子人交谈有更多实际内容;湾子人看我认真做这些事也愿意和我细谈。这段路遇对话大概可以看出我和湾子人关系的一种“纵深”状态。

郭昕盈素材:我和媽媽吵架9分50秒


认知

我和媽媽吵架,起因是因為貓咪,然後就把我們對於彼此不滿的事情拿起來吵。這陣子在各種工作忙碌,所以我沒有什麼時間和媽媽一起吃飯,但我有感覺到媽媽悶了好幾天,身體的感覺是抗拒理會他的悶,我不想要處理他的情緒,所以我就繼續忙工作。這天難得能一起吃飯,我們還沒坐下就開始吵了,於是我回到地下室拿相機拍我自己。我想看看和媽媽吵架的我的模樣。

吴意思素材:我的左手房间(10分


认知

这是第一次身体出场的重新拍摄,关于我的左手在我房间里是如何存在的,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住在一户建的二楼,一个独立的新的房间。这个房间太新,我的系统在慢慢建立中,展示的是我刚生活了两个月的状态。


袁喆素材:杨高强突然从树上摔下(10


认知

6岁的杨高强从树上落在地上,周围没有大人,一个高年级的男孩立即冲上去,他背起高强向学校附近的诊所方向跑,我在他身后扶着高强,看到血迹留在他白色的衬衣上,还是太慢了,我们一路停下来几次请求路过的摩托车司机帮忙载人,却没人愿意..我无法再举起相机拍摄,却也不想暂停,就这样我的相机经历了一场历险,被搁在一边,被人踢进草地,它继续记录我们紧张吵杂的交谈,因事件而聚集在一起的身体。

刘雨竹素材:母亲在湖边4分30秒


认知

2023年10月,我去母亲在贵州租的度假屋短住。母亲带我逛度假区的山林和人工湖。湖边,母亲对着湖喊 “啊!———”,远处有人回应母亲,一来一去,像母亲的回声。2013年的母亲和16、17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好了起来。母亲本来也是个很活泼的人,生活中一点小事就能让她很开心。我不晓得这段能怎么写入叙事里,纯粹是这个片段于我而言很美好。

海光素材: 从北京回到长沙家中,喃喃自语9分零3秒


认知


拍摄时间:2023年03月04日。清晨,刚从北京回到长沙家中,喃喃自语。因为展览的缘故,距离上一次回中国才半年之久,我又再次回到长沙,清晨7点左右进入家门,此时,妈妈出门上班了,她给我做好了饭菜留在家中。而爸爸在我进屋时,正在洗手间,然后就要赶着去上班。临走前他给了我一瓶打开过的威士忌(事实上是白兰地),他让我一定要喝点,他说,这是特意给我留的。这使我感到惊讶,内心柔软得无法承受,我想,这是他想要跟我对话的方式,因为过去我们总是吵架。他记住了,我曾经和他说过,我喜欢喝威士忌,与此相反,我这次却从北京的朋友那里要了两瓶中国白酒,是特意带给他的礼物,因为我担心他不喜欢喝“洋酒”。爸爸出门后,我录制了这段喃喃自语的录像,像个醉汉。


吴文光笔记→素材预读:纵深




阅读素材走到第六轮。工作坊阅读素材开始前想过六个带素材参与者轮过一圈会有什么样的收获,真的没法想象。知道肯定会有收获,而且确信还会有意料之外收获,但那种来自内心精神感悟包括对正在创作中片子的“收获”实在没法事先掂量出来。


当然这是来自我自己的心得,其他带素材或不带素材参与者感受以及落实到创作收获如何,得自己去掂量。我的收获简单说就是,巨大并出乎意料。看我每次工作坊前三天拿出“分享素材挑选”并写出“预读笔记”,然后工作坊完后次日(个别时两天后)写出“阅读素材笔记”,可以看出六周六轮工作坊期间我一直是睁大眼睛敞开胸膛兴致勃勃卷入其中。


这种发自内心呈现于动作的状态是装不出来的。是有“责任”“承诺”“自我要求”等等这些,但必须还得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投身陌生水域呛水抽筋挣扎击浪都是人生难得学习与捶打。


还不是总结时候,走到第六轮门槛前忍不住说念叨几句。


为第六轮阅读素材挑选素材前,我还没有确定用哪一个关键词作为引领“叙事推进”的素材挑选。心里是有若干词,但“叙事推进”涉及六个带素材参与者,必须依据六人提交素材来定夺(所以为什么一直说,非常重要的是,参与者根据阅读素材推进,考量自己的创作打开与指向,不断更新丰富素材提交。)


第六轮阅读素材的分享素材挑选依据的关键词是“纵深”。这个词被确定是郭郭和海光分别新提交的素材触发,郭郭的是“和母亲吵架”,拍摄于今年11月10日,郭郭第二天就提交过来,头天拍摄次日提交,素材“新鲜”得不能再新鲜。海光的素材是去年他回到湖南家中的一段自拍,一段喃喃自语。


二人素材如何与创作叙事的“纵深”相关,下面具体会谈。第六轮阅读素材轮到我主持(并抄录),按规矩素材分享我排第一个,先说我的素材。


我的素材是去玉米地路过大国家和大国的有关鸡生病聊天,开头有骑摩托小军两口子加入,但主要聊是我和大国之间,包括我下了麻摩跟大国进他家看他喂鸡的药并主动索要带走。大国是湾子里六零版,是湾子里依然还在干活的三辈人(五零六零七零)中间辈。这辈人精力劳力脑子还在旺盛,说话声音响亮,我刚开始种地时,大国是表示“不看好”之一。一段时间后,这种看法有明显改变。这段素材可以看出我和湾子人关系的“纵深”。


郭郭素材拍于三天前,可以看出郭郭与母亲最“当下”的相处之一。我因为郭郭新提交的这段素材激活起“纵深”,是郭郭写该素材来自吵架发生后她去取了摄像机的拍摄。跳出来的场景是,女儿和母亲吵架,女儿转身去取了摄像机,回到母亲面前,架起摄像机,继续吵。我自己素材有类似的,比如有天蓝房子母鸡们生了六个蛋,我去取蛋时看见老嘎坐在她屋子前看着,我就隔着一段距离对老嘎高声说:捡了六个蛋(完全属于显摆)。过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镜头,隔一天鸡子又生六个蛋,我去捡蛋时老嘎也坐在门口,我就戴上GoPro去捡蛋,然后拿着六个蛋走到老嘎面前说“捡了六个蛋”。这样的拍摄好像是一种“生活”与“拍摄”彼此照应与互射的并存关系。郭郭和妈妈吵架,郭郭停止吵架,去取摄像机回来,支起摄像机按下开机,再继续吵架(实际可能是“争辩”)。如果这个场景被完整拍下来会是一种什么意味呢?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郭郭支起摄像机后的发生,那我们就看看是否被引向什么样的“纵深”?


分享素材挑选是昨天做的,意思素材当时选的是“和妹妹谈话”,想着“妹妹出场”会给意思叙事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纵深”。今天写预读笔记时,看到意思提交的新素材,是人在东京的意思,而且都是突出意思的“左手生活”。毫不犹豫用其中一段替换了“与妹妹对话”。被替换的素材以后还有更合适出场机会,现在选的这段,感觉对意思的创作推进会更有“纵深”效果。大家可以留意意思邮件里写了一句很有嚼头的话:“我的左手的东京生活,和我右手的温州家庭”。“东京左手”与“温州右手”,意思的左右手代表着自己的两种人生轨迹。


涉及“叙事推进”的分享素材挑选,袁喆素材是最不费劲的,单是甘肃山区羊及孩子内容就多种并具各个层面,尤其是从“持摄像机袁喆与镜头前人物关系”的发生(而非“客观纪录片”)来看,各种嚼头的戏多得挑不过来。以“纵深”为撬杠来看袁喆叙事的推进,选了一个孩子树上摔下的意外事件。


雨竹素材选的是“母亲的另一面”,户外,风景,湖边,置身其中的母亲成了“另一个人”。现在还没看到素材,“预读”中去想象。上轮素材雨竹母亲在街上等滴滴时对手持摄像机的女儿说“没啥子意义”(大意)。这个“意义”是什么?追究下去是不是可以看出雨竹母亲更多的内心?因为这些设想,选择“风景中的母亲”看是不是会有某种“纵深”引入。


海光素材开头说了,是激发出“纵深”(叙事推进撬杠)的并列素材之一。该素材拍于去年三月海光回到湖南父母家,画面不是见到父母如何如何,是海光自拍的一段自言自语(海光语“像个醉汉”)。好奇的是,那个还没和草场地有交往的海光,那个回到母国家里的海光,那个拍下“自己一个人”(自画像一种)的海光。我谈及海光创作(包括长篇影像系列)总是谈及“冷水江海光”,真的是忍不住啊!我觉得这真的是生于1989人生很有阅历的海光值得奔向的创作(千万别荒废啊!)。这段素材看是不是有打通“莱比锡海光”与“冷水江海光”的纵深之功。

\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报名申请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3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4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5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6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7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8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9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0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1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2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3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4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5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6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7轮预告
(工作坊第十八轮被删)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19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0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1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2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3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4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5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6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第27轮预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28轮预告 | 表演:让身体飞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29轮预告 | 阅读素材第1批第1轮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30轮预告 | 第1批阅读素材第2轮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31轮预告 | 第1批阅读素材第3轮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32轮预告 | 第1批阅读素材第4轮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第33轮预告 | 第1批阅读素材第5轮

草场地工作站

一个创作者聚合的开放社群

村民影像计划|民间记忆计划|母亲影展

纪录片剧场工作坊|读书会放映瑜伽


更多内容请关注:

Bilibili: 草场地工作B站

FB小组: Caochangdi Workstation

新浪微博:草场地工作站

豆瓣: 母亲影展

抖音: 母亲影展2023


参与活动请🔍小助手:CCD-Workstation2


草场地工作B站
人以什么理由去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