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锂金属电池的应用,亟需开发具有优异电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全固态电解质材料。
2024年11月12日,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Phosphoryl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Toward Ultrafast Single Lithium-Ion Transport”的研究论文,天津大学逄霄/史本兵、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Liu Yawei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姜忠义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探索了共价有机框架膜作为单Li+导电的固态电解质。在该膜中,阴离子基团充当Li+输运载体,决定了Li+的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而含氧基团则充当Li+协同输运载体,形成相邻Li+运输载体之间的中继位点,促进Li+的快速跳跃迁移。该膜在室温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Li+导电性(1.7 mS cm−1),且Li+迁移数接近于1。此外,该膜具有较高的柔性、低界面电阻以及出色的循环性能。该研究为下一代Li+导体在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开辟了前所未有的道路。
DOI:10.1002/adma.202413022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由离子共价有机框架(iCOF)膜制成的固态电解质(SSEs),其具有优异的单Li+导电性,并提出了一种“结合-释放-跳跃”机制来描述iCOF膜中Li+的全输运过程。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通过相转移聚合法合成了高度结晶的iCOF纳米片,将Li+负载到iCOF纳米片上,然后将这些纳米片组装成具有AB堆垛方式的iCOFM。在该iCOFM中,阴离子基团(-PO₃²⁻、-SO₃⁻、-COO⁻)充当Li+运输载体,决定了Li+的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而含氧基团(羰基氧和/或羟基氧)充当Li+协同运输载体,形成相邻Li+运输载体之间的中继站,促进低能垒的Li+跳跃。通过运输载体和协同运输载体的相互作用,磷酸化COF膜的单Li+导电性可达到1.7 mS cm⁻¹(比传统固态电解质高10–1000倍),且Li+迁移数为0.90。此外,iCOFM还具有6.6 GPa的高杨氏模量、0–4.5 V的宽电化学稳定窗口和优异的室温循环性能。由于在宏观结构上具有延展性,在微观上具有柔性肼键,iCOFM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展现出高柔性,使得可折叠的固态电池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该研究中提出的Li+导电机制有望加速超离子导体的探索,为可持续制造高性能和稳定的固态锂金属电池提供支持。
总之,该研究探索了将超高速单Li+导电的iCOFM作为全固态电解质应用的可行性。该研究的iCOFM中酸性基团充当Li+运输载体,含氧基团则作为Li+协同运输载体。研究发现,-PO₃²⁻基团最适合用于Li+导电,与-SO₃⁻和-COO⁻基团相比,它们具有最高的Li+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此外,协同运输载体通过偶极相互作用接受释放的Li+,并通过静电力将Li+输送到下一个运输载体,距离为0.7nm。通过运输载体与协同运输载体的最佳协同作用,该研究的磷酸化COF膜展现了高Li+导电性、Li+迁移数、优异的柔性以及低界面电阻。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的膜在室温下表现出1.7 mS cm⁻¹的离子导电性和0.90的高Li+迁移数,优于目前的最先进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该研究中探索的Li+导电机制可能促进先进固态电解质的合理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的iCOFM将为超离子导体家族增添新的成员。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电荷密度、态密度DOS、能带、费米能级、功函数、ELF;介电常数、弹性模量、声子谱;吉布斯自由能、吸附能、掺杂能、缺陷形成能;HER、OER、ORR、NRR、CO2RR;反应路径、反应机理、迁移能垒等
■量子化学QC计算:静电势、偶极矩、布居数、轨道特性、自旋密度、Fukui函数;激发态、跃迁偶极矩;氢键、π-π堆积、疏水作用力;过渡态、反应能垒、反应机理;红外、拉曼、荧光、磷光、核磁谱、圆二色谱等
■分子动力学MD模拟:生物体系弱相互作用分析、受体-配体组装过程、结合自由能;材料体系的高分子构象预测、材料与溶液界面性质、粗粒化模拟;轨迹分析RMSD/RMSF、径向分布函数RDF、扩散、氢键数量;分子对接;同源建模;虚拟筛选、定量构效关系QSAR
■有限元FEM仿真:结构仿真(接触分析、非线性分析、振动/疲劳/传热/裂纹/碰撞分析);电磁仿真(电场、磁场、电磁耦合、磁热耦合、射频微波);流体仿真(多相流体、组分运输、流体传动、相变);光学/声学仿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