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姜忠义AM丨磷酸化COF膜用于超快单锂离子传输!逄霄/史本兵共同一作

文摘   2024-11-14 14:24   上海  
丨汇编来源公开信息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旨在分享学术交流丨能力有限欢迎指正丨
「上海岱算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境内外23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了累计1400多项模拟计算服务,赋能科学研究提速增效!合作实验课题组在线发表学术论文期刊有ACS系列、AM系列、Angew、CEJ、EST、JACS、Matter、Nature子刊等,助力科研工作锦上添花!

为了加快锂金属电池的应用,亟需开发具有优异电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全固态电解质材料。

20241112日,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Phosphoryl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Toward Ultrafast Single Lithium-Ion Transport”的研究论文,天津大学逄霄/史本兵、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Liu Yawei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姜忠义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探索了共价有机框架膜作为单Li+导电的固态电解质。在该膜中,阴离子基团充当Li+载体,决定了Li+的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而含氧基团则充当Li+协同输载体,形成相邻Li+运输载体之间的中继位点,促进Li+的快速跳跃迁移。该膜在室温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Li+导电性(1.7 mS cm−1),且Li+迁移数接近于1。此外,该膜具有较高的柔性、低界面电阻以及出色的循环性能。该研究为下一代Li+导体在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开辟了前所未有的道路。

DOI:10.1002/adma.202413022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由离子共价有机框架(iCOF)膜制成的固态电解质(SSEs),其具有优异的单Li+导电性,并提出了一种结合-释放-跳跃机制来描述iCOF膜中Li+的全输运过程。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通过相转移聚合法合成了高度结晶的iCOF纳米片,将Li+负载到iCOF纳米片上,然后将这些纳米片组装成具有AB堆垛方式的iCOFM。在该iCOFM中,阴离子基团(-PO₃²⁻-SO₃⁻-COO⁻)充当Li+运输载体,决定了Li+的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而含氧基团(羰基氧和/或羟基氧)充当Li+协同运输载体,形成相邻Li+运输载体之间的中继站,促进低能垒的Li+跳跃。通过运输载体和协同运输载体的相互作用,磷酸化COF膜的单Li+导电性可达到1.7 mS cm⁻¹(比传统固态电解质高10–1000倍),且Li+迁移数为0.90。此外,iCOFM还具有6.6 GPa的高杨氏模量、0–4.5 V的宽电化学稳定窗口和优异的室温循环性能。由于在宏观结构上具有延展性,在微观上具有柔性肼键,iCOFM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展现出高柔性,使得可折叠的固态电池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该研究中提出的Li+导电机制有望加速超离子导体的探索,为可持续制造高性能和稳定的固态锂金属电池提供支持。

1. iCOF纳米片和iCOFM的制备与表征。aiCOF纳米片合成的示意图。biCOF纳米片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厚度约为1纳米。ciCOF纳米片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插图显示了iCOF纳米片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案)。diCOFM的制备(插图显示了iCOFM可以根据需要折叠成不同的形状)。eTpMbh-PO3Li2膜的实测XRD图谱和模拟XRD图谱(少层iCOF纳米片呈现AB堆垛方式)。fTpMbh-PO3Li2膜的广角X射线衍射(GIWAXS)图谱。

2. 运输载体和协同运输载体协同作用下的Li+导电性。aiCOFMLi+导电性。bTpMbh-R膜的离子交换容量(绿色)及其在7Li MAS NMR谱图中对应的半峰全宽(FWHM)(紫色)(R = −PO₃Li₂−SO₃Li−COOLi)。c)不同运输载体与Li+的结合能。d)磷酸化COF膜的T₁弛豫时间(紫色)及其对应的活化能(绿色)。eTFBMbh-PO₃Li₂(橙色)和TpMbh-PO₃Li₂膜(绿色)的静态红外光谱。fTpMbh-PO₃Li₂膜在有无电压下的中红外瞬态吸收光谱。gTFBMbh-PO₃Li₂(在1663 cm⁻¹)和TpMbh-PO₃Li₂(在1663 cm⁻¹1725 cm⁻¹)膜的振动模式能量弛豫动力学过程。

3. iCOFMLi+的运输机制。aTpMbh-PO₃Li₂膜在through-plane(垂直)(绿色)和in-plane(平行)(紫色)方向上的Li+导电性。b)理论阐述Li+沿through-plane路径的运输机制。c)理论阐述Li+沿in-plane路径的运输机制。dLi+沿through-plane路径(绿色)和in-plane路径(紫色)运输过程的能量图。e)该研究提出的Li+运输机制,在相邻运输载体之间,借助协同运输载体进行Li+的传输。f)晶体TpMbh-PO₃Li₂膜(绿色)、非晶TpMbh-PO₃Li₂膜(紫色)、松散堆积的TpMbh-PO₃Li₂纳米片(黄色)和TpMbh-PO₃Li₂粉末(红色)的Li+导电性。gLi+COF纳米通道中经历周期性的结合-释放-跳跃过程。hTpMbh-PO₃Li₂膜与文献中报道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之间的Li+导电性和Li+迁移数的比较。i)典型SPEs的温度依赖性导电性曲线的比较。

4. iCOFM的电化学窗口、锂对称电池循环性能、Li+迁移数和全电池性能。aTpMbh-PO₃Li₂膜的拉伸强度。bTpMbh-PO₃Li₂膜的力学映射和杨氏模量(插图)。cCOF膜的照片。d)可弯曲的全固态LFP/TpMbh-PO₃Li₂/Li软包电池点亮LED灯泡。eTpMbh-PO₃Li₂膜在0.1 mV s⁻¹下测得的线性扫幅伏安法(LSV)曲线。f)在Li对称电池中测量的TpMbh-PO₃Li₂膜的Li+迁移数(插图显示了Li/TpMbh-PO₃Li₂/Li电池在初始状态(R₀)和稳定状态(Rss)下的奈奎斯特图)。gLFP/TpMbh-PO₃Li₂/Li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h)循环性能、i)在0.2 C下的充放电曲线(插图显示了全固态LFP/TpMbh-PO₃Li₂/Li纽扣电池点亮LED灯泡)。

总之,该研究探索了将超高速单Li+导电的iCOFM作为全固态电解质应用的可行性。该研究的iCOFM中酸性基团充当Li+运输载体,含氧基团则作为Li+协同运输载体。研究发现,-PO₃²⁻基团最适合用于Li+导电,与-SO₃⁻-COO⁻基团相比,它们具有最高的Li+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此外,协同运输载体通过偶极相互作用接受释放的Li+,并通过静电力将Li+输送到下一个运输载体,距离为0.7nm。通过运输载体与协同运输载体的最佳协同作用,该研究的磷酸化COF膜展现了高Li+导电性、Li+迁移数、优异的柔性以及低界面电阻。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的膜在室温下表现出1.7 mS cm⁻¹的离子导电性和0.90的高Li+迁移数,优于目前的最先进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该研究中探索的Li+导电机制可能促进先进固态电解质的合理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的iCOFM将为超离子导体家族增添新的成员。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电荷密度、态密度DOS、能带、费米能级、功函数、ELF;介电常数、弹性模量、声子谱;吉布斯自由能、吸附能、掺杂能、缺陷形成能;HER、OER、ORR、NRR、CO2RR;反应路径、反应机理、迁移能垒等

■量子化学QC计算:静电势、偶极矩、布居数、轨道特性、自旋密度、Fukui函数;激发态、跃迁偶极矩;氢键、π-π堆积、疏水作用力;过渡态、反应能垒、反应机理;红外、拉曼、荧光、磷光、核磁谱、圆二色谱等

■分子动力学MD模拟:生物体系弱相互作用分析、受体-配体组装过程、结合自由能;材料体系的高分子构象预测、材料与溶液界面性质、粗粒化模拟;轨迹分析RMSD/RMSF、径向分布函数RDF、扩散、氢键数量;分子对接;同源建模;虚拟筛选、定量构效关系QSAR

■有限元FEM仿真:结构仿真(接触分析、非线性分析、振动/疲劳/传热/裂纹/碰撞分析);电磁仿真(电场、磁场、电磁耦合、磁热耦合、射频微波);流体仿真(多相流体、组分运输、流体传动、相变);光学/声学仿真相关

Gaussian
解读「实验+计算」最新学术论文丨量子化学计算丨Gaussian丨ORCA丨CP2K丨MS/Materials Studio丨PySCF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