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工黄维扬/江西师范大学陈义旺AM丨具有金属配合物受体的上层调制伪平面异质结用于高效稳定有机光伏

文摘   2024-11-23 13:00   上海  
丨汇编来源公开信息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旨在分享学术交流丨能力有限欢迎指正丨
「上海岱算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境内外23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了累计1400多项模拟计算服务,赋能科学研究提速增效!合作实验课题组在线发表学术论文期刊有ACS系列、AM系列、Angew、CEJ、EST、JACS、Matter、Nature子刊等,助力科研工作锦上添花!

调制伪平面异质结(PPHJ)上层受体层的自聚集状态和电荷输运对于提高介电常数和抑制陷阱密度至关重要,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有机光伏(OPVs)。

20241121日,香港理工大学黄维扬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陈义旺教授、南方科技大学Aung Ko Ko Kyaw副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Upper Layer-Modulated Pseudo Planar Heterojunction with Metal Complex Acceptor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Organic Photovoltaics”的研究论文,香港理工大学Luo Dou为论文第一作者,Aung Ko Ko Kyaw副教授、陈义旺教授、黄维扬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中,金属配合物受体(MCA),PtAC-Cl选择性地结合到PPHJ的上层受体Y6层上,以调控形貌并填充陷阱态。实验证实了PtAC-ClY6之间存在强烈的化学相互作用,可促进电子转移。同时,PtAC-Cl可以调控Y6的自聚集状态,延长激子扩散长度,从而提升电荷传输效率并降低能量无序度。因此,经PtAC-Cl调控的上层PPHJ器件实现了18.16%的显著功率转换效率(PCE)。PtAC-Cl的通用性同样在PM6/eC9PM6/L8-BO体系中得以验证,分别达到了18.79%19.30%的最高PCE。所有改进的PCE主要归因于填充因子(FF)和短路电流(Jsc)的提升,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此外,PtAC-Cl显著提高了器件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模拟1太阳光照下连续照明的T80寿命为≈401 h,在70℃连续加热下的T80寿命为1265 h。总之,该研究引入了MCA概念,并提出了一种提升效率与稳定性的实用且高效的方法。通过在PPHJ中使用MCA进行选择性上层调制来提高OPVs的效率和稳定性。

DOI:10.1002/adma.202410880

近年来,重金属配合物因其利用三重态激子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三重态激子寿命较长,有助于延长激子扩散长度并促进激子解离。尽管有此优势,目前尚无将金属配合物材料用作受体或供体相中的报道。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该研究中首次设计并合成了两种金属配合物受体(MCAs),PtAC-ClPtC-ClPtAC-ClPtC-Cl都具有一个带有Pt(PBu3)2单元的中心核。与PtC-Cl相比,PtAC-Cl表现出更深的HOMO能级。当它作为受体用于二元BHJ器件时,优化后的器件对PtAC-ClPtC-ClPCE分别达到4.58%3.16%。二元器件的低PCE可归因于MCAsPM6供体之间的混溶性差,导致电荷输运和重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PPHJ器件中,将PtAC-Cl选择性地掺入上层受体层,以调节上层受体的自聚集和电荷传输。通过各种表征工具,包括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激子扩散长度测量,证实了引入PtAC-Cl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tAC-Cl不仅与Y6发生强烈的化学相互作用,促进电子从PtAC-ClY6转移,还能有效抑制自聚集,提高Y6的结晶度。同时,Y6的电荷输运特性和激子扩散长度都得到了增强。因此,采用PM6/Y6:PtAC-Cl组合的上层调制PPHJULM-PPHJOPVs提高了介电常数,降低了陷阱密度和能量无序度,从而显著提升了载流子传输性能。因此,与对照PPHJ器件(PCE17.11%)相比,PM6/Y6:PtAC-Cl ULM-PPHJ器件的PCE提高到18.16%。此外,PtAC-Cl的通用性在PM6/eC9PM6/L8-BO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分别达到了18.79%19.30%的卓越PCE。此外,PtAC-Cl调节剂显著提高了器件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模拟1阳光照下连续照明的T80寿命为≈401 h,在70连续加热下的T80寿命为1265 h,优于对照PPHJ器件(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T80寿命分别为≈252 h242 h)。该研究不仅首次在OPVs中引入了MCA的概念,而且提出了一种利用MCAPPHJ进行上层调制来实现高效稳定OPVs的有效方法。

图1. a) 金属配合物受体的化学结构。b) PtAC-ClPtC-Cl的循环伏安曲线。c) PtAC-ClPtC-Cl作为薄膜的吸收光谱。

图2. a) PM6Y6PtAC-Cl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b) PM6:Y6PM6:Y6:PtAC-Cl1:1:0.1)、PM6/Y6PM6/Y6:PtAC-Cl1/1.1:0.1)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c) Y6Y6:PtAC-Cl1.1:0.1)及PtAC-Cl薄膜随时间变化的峰值位置演变。d) PtAC-ClPtAC-Cl:Y60.1:1.1)薄膜的Pt 4f核级XPS光谱。e) 不同重量比(1.2:01.15:0.051.1:0.11.05:0.151:0.2,重量比)Y6:PtAC-Cl的电子迁移率与电导率。

图3. a) 基于PM6/Y6PM6/Y6:PtAC-Cl器件的J-V特性。b) PM6/Y6PM6/Y6:PtAC-Cl的相应EQE光谱。c) 电压斜率为50 V m s−1的光电导弛豫时间(Photo-CELIV)图。d) 基于PM6/Y6PM6/Y6:PtAC-Cl的单电子器件的J-V特性。e) PM6/Y6f) PM6/Y6:PtAC-Cl器件的陷阱态密度(tDOS)光谱及其对应的Gauss拟合(实线)。g) 不同器件的EQEEL值。h) 优化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FTPS)曲线及其对应的Eu值。i) 器件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介电常数。

图4. a) 500 nm激发波长制备的共混膜在630 nm处的GSB衰减轨迹。b) 800 nm激发波长制备的共混膜在630 nm处的GSB衰减轨迹。c) 800 nm激发波长制备的共混膜在940 nm处的ESA衰减轨迹。d) 80-90 nm深度处PM6:Y6:PtAC-ClPM6/Y6:PtAC-ClCl核能级XPS深度剖面光谱。e) PM6:Y6:PtAC-Clf) PM6/Y6:PtAC-Cl薄膜的XPS分析C 1s光谱。从g) PM6/Y6h) PM6/Y6:PtAC-Cl共混薄膜的FLAS光谱中提取的垂直组分分布。i) 共混薄膜中模拟激子生成速率分布。

图5. a) PM6/Y6b) PM6/Y6:PtAC-Cl混膜的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c) PM6/Y6d) PM6/Y6:PtAC-Cl共混膜的时间分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e) 混膜的峰值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功率通量分别为0.815 J cm2800 nm泵浦下,f) Y6g) Y6:PtAC-Clh) PtAC-Cl薄膜激子的衰减动力学。

6. a) 共混膜的面外和面内线切曲线。b) 共混膜的GIWAXS图。c) 纯膜和共混膜在IPOOP方向上的峰值和相应的CCL值。

7. a) PM6/Y6PM6/Y6:PtAC-Cl器件在1太阳光照下MPP跟踪。b) 基于PM6/Y6PM6/Y6:PtAC-Cl的反式结构器件在70℃连续退火条件下的热稳定性,退火在N2手套箱中进行。c) PM6/Y6d) PM6/Y6:PtAC-Cl薄膜在不同条件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e) PM6/Y6PM6/Y6:PtAC-Cl混合薄膜在光照浸泡和不同时间热退火后的吸光度。f) PM6/Y6h) PM6/Y6:PtAC-Cl混合薄膜的拉曼光谱。g) PM6/Y6i) PM6/Y6:PtAC-Cl薄膜中(CN)振动的拉曼光谱。

8. a) 展示PM6:Y6:PtAC-Cl BHJ共混薄膜的示意图。b) 展示PM6/Y6 PPHJ共混薄膜的示意图。c) 展示PM6/Y6:PtAC-Cl PPHJ共混薄膜的示意图。

总之,该研究首次制备了两种MCAs,并对其光电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tAC-Cl可以作为PPHJs器件上层的多功能调节剂。由于PtAC-ClY6之间的强化学相互作用,提高了Y6的电荷输运和LD。值得注意的是,PPHJ薄膜上层Y6层中的PtAC-Cl有利于垂直分布和控制组分位置,从而提高介电常数,降低陷阱密度,减少能量无序。因此,由于减轻了电荷重组和增强了电荷输运,PCEPPHJ器件的17.11%增加到ULM-PPHJ器件的18.16%PtAC-Cl还被应用于PM6/eC9PM6/L8-BO系统,证明了其普遍适用性,分别达到了18.79%19.30%的最佳PCE。更重要的是,PM6/Y6:PtAC-Cl器件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T80寿命分别为≈401 h1265 h。该研究表明,MCA可以作为上层的多功能调节剂,以实现高性能和稳定的OPVs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电荷密度、态密度DOS、能带、费米能级、功函数、ELF;介电常数、弹性模量、声子谱;吉布斯自由能、吸附能、掺杂能、缺陷形成能;HER、OER、ORR、NRR、CO2RR;反应路径、反应机理、迁移能垒等

■量子化学QC计算:静电势、偶极矩、布居数、轨道特性、自旋密度、Fukui函数;激发态、跃迁偶极矩;氢键、π-π堆积、疏水作用力;过渡态、反应能垒、反应机理;红外、拉曼、荧光、磷光、核磁谱、圆二色谱等

■分子动力学MD模拟:生物体系弱相互作用分析、受体-配体组装过程、结合自由能;材料体系的高分子构象预测、材料与溶液界面性质、粗粒化模拟;轨迹分析RMSD/RMSF、径向分布函数RDF、扩散、氢键数量;分子对接;同源建模;虚拟筛选、定量构效关系QSAR

■有限元FEM仿真:结构仿真(接触分析、非线性分析、振动/疲劳/传热/裂纹/碰撞分析);电磁仿真(电场、磁场、电磁耦合、磁热耦合、射频微波);流体仿真(多相流体、组分运输、流体传动、相变);光学/声学仿真相关

Gaussian
解读「实验+计算」最新学术论文丨量子化学计算丨Gaussian丨ORCA丨CP2K丨MS/Materials Studio丨PySCF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