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打孩子一出生起,就本能地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孩子,希望孩子能优秀且快乐。
孩子小时候期望他身体健康、好带、听话、不费妈,等孩子大了,又期望他优秀、给父母长脸......
但是你知道吗?
这其实是一个认知误区。
有多少父母在鸡娃的路上,给了孩子太多不切实际地期望?
在成绩上、在生活上、在方方面面上。
导致这些孩子永远无法活在当下,直至成年后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会把“我应该做”作为优先级更高的选项。
这类孩子长期陷在“认可感”里,习惯性地做“该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找份安稳的工作,为了获得认可,于是孩子就找了。
至于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可能这类孩子都没有考虑过......
其实高认知的父母从来都不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期望。
因为他们知道期望这件事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用在自己身上时,叫自我鼓励,而用在别人身上往往就会带来约束和压制。
需要父母养育类型测试表的父母,后台私信我。
我很喜欢的一个15岁的育儿博主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调查。
“我也觉得拿一件衣服在手里很麻烦,但是我怕晚上会变冷,我会担心;
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儿子你知道有什么办法吗?”
听到妈妈这样说这10个同学都表示自己不会叛逆。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真苦,小时候看父母脸色,长大了看孩子脸色。”
这其实就是父母的期望引起的冲突。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问题,欢迎预约我的直播间,评论区提问,有惊喜大礼包。
每当我们给孩子期望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关注孩子当下缺少的东西。
“外面冷,你把衣服穿上再出门。
不行,必须要穿啊,穿了才能出去,听话!”
表面上我们觉得自己在关心孩子,而实际上我们是在满足自己的期望。
我们正在期望孩子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照顾自己。
你说:
“作业快点儿写啊,不然就没有时间睡觉了!”
这也是我们在表达自己希望孩子能够高效完成作业并且按时睡觉的期望。
“这样的期望有什么不好呢?
这样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表现是好的表现啊!”
我们不是孩子的领导,给孩子画大饼,定个绩效,再来个年终奖,孩子就能表现得越来越好了。
当我们看见孩子作业写得很慢的时候,多关注一下他是否遇到了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把我们的期望变成一种实际的投入。
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孩子达不到的未来,转移到孩子可以努力的当下中来。
少说:妈妈希望你怎样怎样。
多表达:你想怎样,需要妈妈的哪些帮助。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活在我们的期望里,不停地努力但又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感觉到痛苦。
让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当下。
他们可以想哭、想放弃、写不快也学不会。
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永远会陪着自己往前走。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