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扬州通史》献疑
朱志泊
上世纪九十年代,《扬州市志》书稿第七次校对结束后,业务上以吴献中为首的编委发出通知,谁能在书稿上找出一个错字、一处错语,奖5元钱,于是扬州文史界积极参与找错。后来编委言而有信,一一兑现。文史类书籍难免有错,吴献中先生认真负责、虚怀若谷的胸怀,是扬州文史界的榜样,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我向《扬州通史》献疑,就教于扬州方家。
献疑之一
周朝初年有多少诸侯国?《通鉴地理通释》说是1773国(见下面截图)。
白寿彝《中国通史》乙编第四章(361页)说得灵活一点,说“周初号称千八百国”,进一步指出“春秋时代仅余148国”(见下面截图)。
而《扬州通史·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扬州地区》(第361页)记载说“见于文献记载的诸侯国已有春秋初年的千二百个减少为一十多个。”见下面截图:
《扬州通史》的诸侯国数字和《通鉴地理通释》、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数字大相径庭,以哪一部书为准,此疑问之一。
献疑之二
上面这幅截图引南宋王应麟编撰《钱氏通鉴地理通释》还说:
“《史记·诸侯表》: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原话是: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
见下面截图:
西周成康两朝,不论同姓异姓,国家都很小,没有力量发动战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讲述治平之道,眼看着连横合纵,你争我伐,百姓在死亡边缘上挣扎。除了法家之外,都认为过去比现在好,要回归到古代社会,于是儒家力赞“成康盛世”,老子力赞“小国寡民”时代。当然,社会是不会走回头路的,我只是想说,邗国的疆域西周时和齐、晋、秦、楚一样,只可能百里左右。下面是一张出自网络的春秋初期主要国家示意图:
诸侯各国开始分封的时候只有五十里、一百里的国土。但是,各国人口增加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人口多了到百里外去开垦荒地,于是派贵族去管理(统治)那里的劳动者,派去的贵族要居住在城里才安全,于是建起城墙,称“邑”,到秦朝统一中国,所有的邑改称县,每一个县纵横大约一百里左右。三国时,刘备派庞统(士元)出任耒阳县令,鲁肃致函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应当委以重任。后世把“百里之才”,作为县令的典故。现在回头看邗国存在的年代里,基本没有向外发展建邑。
与邗国隔江相望的城邑有朱方(今镇江),建于吴王馀祭三年(前545),这是邗国灭亡后的事。
扬州西面的六合古称棠邑,最早记载是鲁襄公十四年(前559),楚国和吴国在棠邑打仗。也是邗国灭亡后的事。
扬州的西北是卑梁邑(今天长一带),卑梁最早见之于周敬王元年(前519),吴楚在这里爆发战争,这也是灭掉邗国之后的事。
综上所述,邗国存在年代里,南面没有朱方,西面没有棠邑,西北没有卑梁邑,至于北面和东面,终春秋之世,史书没有记载建邑。假如邗国的都城在泰州的天目山,他仅可能在百里外的仪征建一个邑,因为在仪征破口山发现许多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和陶器。春秋初期,齐、晋、鲁、楚、秦、宋、卫等国已经是10多个、20多个城邑的大国时,邗国还只耕耘着祖传的自留地,这样的国家能不灭亡吗?
可是,现在的《扬州通史》说:“邗国的地望在江淮东部,包括苏南东南部的广大地区……”见下面截图:
我的疑问来了,既然邗国国土有这么大的面积,除了仪征破口山有古代城邑遗址外,还能找到别的城邑遗址吗?该书作者用“因公元前的海侵、海退和新海岸线的重建”来解释,这种说词实在缺乏论据。不论大陆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还是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代江苏省境内的海岸线几千年是不断的向东延伸(海退),没有一个时代被海侵蚀。可是天目山四周几百里只可能有一个城邑,可是该书用一百多页的篇幅反复讲述淮南、淮东发生的历史事件,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邗国扯上关系,似乎没有必要,这是疑问之二。
疑问之三
关于邗国的国都,上面这张截图(144页)中简单地说“邗国的国都在今泰州天目山一带”。在该书的98页上作者说出论据:
1、在天目山发掘出一座故城遗址,外城“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约25000平方米。内城……边长7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内城是行政机构所在地,一个不到7亩地的内城,被推断为统治大江南北广大区域的国都,似乎很难使人信服,不过作者强调有内外城,符合国都的规制。
2、该页文字继续写道:“从遗址的器物看,早期有着商代因素,第三期中的部分豆(豆:高圈足盛食物的食器——本文作者注),年代已进入春秋时期。”并说这些器物和邗国存在的年份相同。
3、“该城墙虽然筑于西周,但一直使用到了春秋的早中期。”这又和邗国存在的时间符合。
有以上三条理由,得出结论“此地曾是邗国都城当是没有问题的”,见下面截图。
但是,西周是青铜时代,一般城邑都可能发掘出青铜器,何况是国都。该城遗址没有发掘出青铜重器,力举许多陶器作为国都的例证,见下面截图:
相反,在仪征破山口发掘出很多青铜器,其中很多是国家重器。《尤明庆的博客·南方青铜器之江苏仪征破山口》列举当地出土青铜器11件,今摘录3件以飨读者:
南京博物院数据:口纵88cm,横84cm,通高27cm,底径63cm。
南京博物院数据:通高27cm,口纵88cm、横84cm,底径63cm。
南京博物院数据:现高25.8cm、现口径20.8cm、足径16.2cm,腹深18.1cm。
远古时代,有青铜器,说明此地有贵族居住,贵族的墓葬总是在城址不远,在青铜器陪葬坑的不远处,明隆庆《仪真志》记载仪征有黄巢寨:
历史记载,黄巢的农民军过了长江,以行军的速度向北方推进,没有停留和发生战事,用不着建寨作攻守的军事设施。我认为,年代古远,传闻失实,这里有可能是邗国的国都。(因几十年来,工业化建设,夷为平地,已经无从考究)。
明隆庆《仪真志》记载有左安城。左安城:在县西二十里,宋治平中,建左安成王庙。元城,王子建《记》略曰:其地饶山,有池相属,旁一崇丘,曰“左安王城”。巅有祠,曰“左安城王”。见下面截图:
明隆庆《仪真志》还记载春秋时代,楚令尹(宰相)子囊以棠邑(今江苏六合)为大本营,向东攻打吴国的一次军事行动。《仪真志》作者认为这里是远古时代一处“战守之地”。近代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是没有左安王,“安”和“邗”发音相近。年代久远,一代代传说,邗王误传为左安王,左安王城会不会是邗国的国都呢?
《扬州通史》作者力主邗国的都城在泰州天目山,然而仪征出土这么多青铜器和两处古城寨遗址,《扬州通史》作者要拿出有力证据否定仪征曾有邗国国都,贸然建立自己的观点,很难使读者信服,此为疑问之三。
疑问之四
邗国灭亡于何时?
《扬州通史》拿出最有力的证据是清朝王先慎撰,钟哲点校的《韩非子集释·难二》说蹇叔曾在干国从政,见下面截图。
因为《韩非子·难二》中有:
“蹇叔处干而干亡,处秦而秦霸”,而“百里奚与蹇叔都是秦穆公五年(前685)入秦”,因此《扬州通史》断定“干国灭亡当在公元前700—686年之间。”
我们为了证明一件史实的真相,往往引用最早的典籍。不过,解释古代典籍的书,要参看现代的权威作者。因为现代作者是站在古人肩膀上,又会有新的发现。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对此处的“干”有新的解释,见下面截图:
郑奇猷参阅了俞樾、司马贞、杨倞、高诱的注释,引经据典发表自己的看法: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封虞钟的后人在今山西平陆县北,称虞国,又封泰伯的后人在今无锡一带,称吴国。虞和吴在古代发声相同,字义相通,本来山西的虞国称西吴,无锡的吴国称东吴。后来孔子整理《春秋》,左丘明注释《春秋》称《左传》,在经和传上把西吴和东吴分别作虞国和吴国。又则,虞国和吴国都可以称干国,蹇叔从政的干国是虞国,不是扬州地区的干(邗)国。由此说来,《扬州通史》的引文经不起推敲,这是疑问之四。
献疑之五
《扬州通史》记载,鲁哀公十二年秋,“卫惧吴,乃与吴会盟于鄖”。又说“鄖,一般认为在今海安立发桥”,见下面截图:
根据《春秋》记载:鲁哀公十二年“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鄖。”证明这次盟会没有吴国参加。至于说盟会的地址是今海安县立发桥,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注意到杜预《春秋左傳注疏》把鄖这地方定位在如皋县东的立发坝,可能古代先有坝,后有桥,也就是今天海安县的立发桥。但是他更注意王夫子的《春秋稗疏》的定位。王夫子认为,这次盟会的地点在今山东莒县南鲁国境内,海安这地方,在春秋时期,车马不能到达,必非盟会的地方。杨伯峻先生更注意到《左传》在盟会后说“侯伯致礼,地主归饩”。这八个字是说,鲁国国君(侯伯)是盟会地主,要向与会国赠送牛、羊、豕、黍、禾等未煮熟的食品(饩)。如此说来,盟会的地点在鲁国境内的莒县比较靠谱,见下面的截图:
我们再看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今天的苏北地区,黑色字,代表当时已经出现的地名,棕色字代表现在的地名,当时的长江下游北岸地区除了邗、棠邑、卑梁,其他没有行政管理的城邑。没有城邑,说明该地荒凉,没有可管理的人口,尤其是海安县接近海边,春秋时期是草木不生的盐碱地,国家首脑不可能到龟不生蛋的地方开会,见下面截图:
由此,我提出第五个疑问,鄖之盟会没有吴国参加,也不在今天的海安立发桥,不知当否。
以上提出五个疑问,也许是在下以蠡测海,夏虫语冰,见笑于扬州大方之家,恳请指教。
《扬州上下三千年》是朱志泊先生倾数十年心血研究,独立撰写而成的一部扬州通史。欲购此书的朋友,请联系作者朱志泊先生,可得朱先生签名本。
联系电话:1377354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