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樵摆渡》为何一票难求

文摘   2024-11-13 10:00   江苏  

《袁樵摆渡》为何一票难求

《江都日报》记者 许 峰 沙启慧
“驾彩云,下九霄,飘飘低降……”当优美柔和的“银纽丝”在南京浦口融媒体剧场响起,千人剧场座无虚席,舞台上,扬剧《袁樵摆渡》浪漫的仙凡之恋折服了南京观众。
“剧情好、场景美、有韵味,没想到扬剧这么好看!”“乡音好听,让我想起了家乡。”舞台下,一片叫好声,有的观众甚至红了眼圈。连日来,《袁樵摆渡》先后在扬州、江都、南京以及上海巡演,所到之处,好评如潮,一票难求。
这部脱胎于一百年前幕表戏的扬剧新戏着实“火”了一把。
“大家想看新戏了!”在剧中饰演仙女张三姐的李霞讲出这部剧爆火的原因:新戏既要有现代感,但又不失传统,《袁樵摆渡》很好地契合了这一需求,这是剧团对扬剧守正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
这部戏的前身就是扬剧经典,上世纪20年代,江都香火戏老艺人周荣根创作了幕表戏《袁樵摆渡》;70年代,扬剧名家蒋剑峰、华素琴将《袁樵摆渡》发展成独幕戏,并留下许多经典唱段。李霞作为华素琴的关门弟子,选取《袁樵摆渡》改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此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7月开始正式排练,这几个月,剧团所有职工‘连轴转’,没有休息过一天。剧本修改多稿,加入现代元素,主创们对每一句道白、每一段唱腔、每一个台位都不断打磨。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排演折子戏、下乡演出,非常辛苦。”区扬剧团团长、在剧中饰演袁樵的杨勇与李霞台上台下都是夫妻,他告诉记者,李霞为了演好张三姐,每天要练到夜里一两点才休息。
“时间紧迫、资金有限,我们在舞美设计上力求简洁美观,同时‘服化道’在传统扬剧审美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既传统又很‘潮’。剧中还融入了甘棠树、斗野亭等江都本土元素,没想到反馈很好。”杨勇说,演出售票还引入市场机制,江都专场的票价是80元、120元、180元,南京包场演出,都是满场,《袁樵摆渡》的成功,为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
记者采访的时候,扬剧团工作人员正把戏迷赠送的七八面锦旗挂到排练场的墙壁上。“金杯银杯,不如戏迷的口碑。”李霞说,通过巡演,可喜地发现新生代戏迷越来越多。此次《袁樵摆渡》在南京演出,有一半观众都是年轻人,很多大学生成为了扬剧粉丝。
“省文旅厅计划将《袁樵摆渡》作为全省经典复排剧的标杆,明年在全省推广巡演。”李霞告诉记者,今后,区扬剧团将选取更多的传统剧目进行改良,推陈出新,用更多的新戏、好戏回馈戏迷朋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2024年11月12日

《江都日报》第二版“记者观察”

大耳郎
发表个人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