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祥和 精彩纷呈
久别重逢“回娘家”
——上海出海口文学社“回娘家”活动圆满成功
忻瑶岚
【本刊讯】深秋季节,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上海出海口文学社成员,怀着喜悦的心情,云集于鼎植医生集团一楼大厅,参加“久别重逢‘回娘家’”活动,高朋满座,气氛热烈,温馨祥和,圆满成功。
11月5日上午,出席活动的社领导有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刘希涛、上海德育讲师团老团长戚泉木、鼎植医生集团助理总裁、上海出海口文学社名誉社长徐方玲、浦东新区作协副主席、上海出海口文学社资深副社长李冠琛、资深副社长龙孝祥、王永银、秘书长许英、副秘书长朱中联、上海出海口文学社资深副主编陈晶龙等人。出席活动的还有上海出海口文学社成员、嘉宾共50余人。
活动由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助理、上海诗书画微刊主编丁国平主持。活动分为两大部分。首先由丁国平作《生活接地气,微刊踏歌行》百期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在刘希涛社长领导下的百期微刊的成绩,对陈泽尘先生的奉献精神予以赞赏,对广大提供原创作品的诗人、文友、书画家等人,予以充分的肯定。就微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均作了适当的思考,对微刊未来的推进,也作了积极的回应与提出了新的打算。副社长王永银致获奖者祝贺词,肯定了丁国平、李新、高鸿文、陆慧莉在上海市民诗歌节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发扬光大原创精神。主持人陈莉介绍刘希涛社长《诗海听涛》一书,该书由上海作家协会和文汇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全书308页,由《诗余断章》《新花朵朵》《诗路回望》《文林散页》和《在友人笔下》五辑组成。从各个不同角度展示希涛老师的诗歌理论和文学作品,是了解他的为诗、为文、为人的最佳途径,是展示“钢铁诗人”真实且全面的厚重之书。尤其是近四万字的《诗余断章》,它贴近生活,涵养人生,启迪灵性,丰富情感,对当下的写诗人来说,不失为一本“经典之作”(详见《联合时报》10.29新书介绍)。秘书长许英作《关于出海口文学社2025年收取会费的说明》,鼎植医生集团助理总裁徐方玲进一步介绍了鼎植医生集团良好的状况,《静安报》原主编李榕樟赠送鼎植医生集团书法作品《沁园春 · 雪》,副社长李冠琛对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刘希涛的作品,对久别重逢“回娘家”活动进行了点评。戚泉木老团长作即兴发言,肯定了今天的活动。活动还进行了刘希涛社长《诗海听涛》赠书仪式并合影留念,他对《诗海听涛》一书的后续事宜,作了说明。上半场活动结束之后,举行了集体拍照留念。
下半场演出活动由“百灵鸟”、女高音陈莉和“邯郸才子”王晓林主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潘幽燕教授演唱了《关雎》《沁园春 · 雪》,集抒情、婉约且高亢、豪迈为一体,展现她出色的演唱风格与精湛的演艺水平,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文学社的女诗人陈莉《望月》独唱,感人至深,激起又一轮高潮。文学社资深节目主持人、诗人李耀宇先生和他的榙档赵亚萍女士演唱沪剧《陶行知》选段劝行,表演细腻、唱腔圆润。会员李亚辉和她的搭档丁银姐表演的新疆舞《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女扮男装,惟妙惟肖,加上服装道具,原汁原味的舞蹈更是出色。卞贤俊校长一段尺八演奏《孤鸿》,缠绵深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意味无穷。竺敏的诗歌朗诵《我的祖国》节选,铿锵有力,大气磅礴,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热情。王晓林的男声独唱《我的月亮》可与陈莉女声独唱媲美。陈莉独唱《英雄赞歌》与徐少平的电吹管伴奏配合默契,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引起了大家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心中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由衷得钦佩之情。王永银先生还进行了《42式太极拳》武术表演。最后全体齐唱《上海有个出海口》(刘希涛作词、尚志明作曲),由徐少平、顾之敏领唱。久别重逢“回娘家”活动圆满成功,余兴在午餐时又有更多人的参与与发挥,好不尽兴,好不快乐,好不意味无穷!
会后社长刘希涛召集了部分社领导成员碰头会,通报了鼎植医生集团对出海口文学社的有关资助(准备出画册用的)以及今年最后二个月的活动安排。碰头会结束后由副社长王永银开车,社长刘希涛和副社长龙孝祥、秘书长许英一行4人来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看望了正在住院的副社长刘俊国,告之“回娘家”的盛况,祝他早日康复并合影留念。
(附部分照片,供大家欣赏。)
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简介
上海出海口文学社,是由中国作家协会资深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组原组长、著名“钢铁诗人”刘希涛老师发起并担任社长的民间文学团体,拥有会员250余名。文学社前身为“文汇出版社《出海口诗文库》刘希涛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3月,出书200余种,让近百位文学人圆了“作家梦”,分别加入了省(市)级、区级及中国作家协会。社报《上海诗书画》已创刊十多年(创刊号上刊有铁凝主席的题词),出报近50期,发表了会员们的大量作品,不少作品为上海主流媒体采用(被誉为民间文学社团的佼佼者)。
“出海口”文学社,有多位文坛名家为顾问,如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叶辛、何建明、谭谈以及李伦新、吴欢章、王慧骐、简平等人,多年来,他们悉心关怀和指导这家文学社,在百忙中抽空参加“出海口”的文学活动,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会员们的创作热情;他们积极为“出海口”建言献策,写诗撰文,为浇灌这朵民间文学之花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在“出海口”文学社,集结着众多有知名度的作家、艺术家、教师、干部、战士、编辑、记者、职员、学生等人,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人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刘希涛社长和老作家们笔耕不辍,佳作不断,提携新秀不遗余力,中青年作家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接地气有深度有张力,报刊杂志频发(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有作品见报),形成薪火相传,喷珠溅玉的良好格局,“出海口”正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文学潮。
出海口文学社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还深入社区、深入基层,采写抗疫期间涌现的感人故事,讴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为社会服务。并成立了多个创作基地,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主动与企业结合,为文学社开拓了持续发展的空间。
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刘希涛先生
刘希涛,江苏江都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城市导报》社原编委、副刊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组原组长,《上海诗人》创刊人。现为《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上海诗书画》和《出海口文学》主编,杨浦文化名人,有“钢铁诗人”称号。主要作品有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等16部,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诗歌《关于爱情》获全国爱情诗大赛二等奖,散文《相思月明时》获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新世纪的广场》获《文汇报》“上海新事”征文奖,歌词《康定老街》入选《中国当代歌词精选》并多次获奖(被誉为《康定情歌》的姊妹篇)。刘希涛传略已被分别载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作家3000言》《诗刊·当代诗人群像》等多种典籍中。刘希涛的传奇人生,作为时代风向标,被中央电视台釆访,并在多家主流网站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