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东丨秋冬交融的日子

文摘   2024-11-06 14:00   江苏  
秋冬交融的日子
袁卫东
霜降一过,里下河地区的田野好像“躁动”了起来。苏北平原的乡村里,秋收、秋种的序曲悠悠地吹响了,农忙的节奏似乎逐步变快,尽管秋风在呼喊的音律并不高亢,但却是不断地提醒着地里的各种庄稼农作物:再过几天,大家就要投入初冬的怀抱。
其实,国庆节之后的第一个礼拜,就已经不时见到在地里栽种油菜秧的人了,那些在农历8月15之前撒下的油菜种,在三两场秋雨的浇灌与“催促”下,也就用了20来天的时间,便平静地把自己装扮成了绿油油一片的秧苗。隔壁的王叔王婶,老俩口连续起了几个大早,推着如今已经稀有的独轮小木车,装上一些小锹、大铣、磷肥之类的农具、肥料,奔走在家与自留地之间,跨进了栽种油菜秧的“秋种”大军的行列。
这一段时间,田里的黄豆也已经到了收割的档口,在土坡上一片黄苍苍的色调中,豆荚也在慢慢地开裂,若是把握不住精准的收割时机,那绝对会有可能,让田野里撒下一粒粒“勇敢逃跑”的豆粒儿。 

受大环境的影响,最近几年,种植菊花成了我们这个地区个别乡镇的主打产业,而对另外几个靠近海边,以种植大米为主业的村镇来说,许多农户则是喜欢把这菊花,当成一种时尚流行的副业来搞。在村头走上一圈就会发现,在自家房前屋后摘菊花的人,一天下来总能看到十几个,那些农妇们两手左右开弓摘菊花的样子,真是像极了那满目黄白相间的花儿,好看而又自然。几户靠近村头十字路口的人家,门前都放着规格不一的筛菊机,把那些收来的菊花,一袋一袋的进行筛选清理,那场面,丝毫不亚于30年前供销社棉花站里,踊跃售棉的火热场景。

收归收,种归种。这时节,已有不少人家开始了蚕豆的播种。苏北人喜欢把这项农活称作“点蚕豆”,那是因为播种蚕豆时,挖一锹,崴出一道口子,再从扎在腰间的围裙里,捏出两粒豆种放进口子里,这一静一动的动作,像极了在做一种“点对点”的劳动接力。抬眼看过去,有些田里的玉米秆还未割掉,或高或低、或立或躺、枯黄一片的横在眼前,那一瞬间,就像是被逼着欣赏到了一幅深秋风景画,有几分独特,有几分养眼。

再有几天就是立冬,先前种下早稻的人家,已经提前进入了大忙的状态。地里的稻子不管“体格”是否饱满强壮,也都进入了收割的目标,即便是一个月前被台风撩到趴下,再也没有直起腰来的稻谷,也都必须要随着“大部队”一起进仓。收割机、脱粒机、接粮机在田里不停地辗转腾挪,轮胎上沾满了黑色的烂泥,但这都不会撼动和影响农户们收粮的进程与决心。几部用于犁田的大型拖拉机,也已经在路边严阵以待,准备着下一步的作业环节。可以想象,再有个十天八日的,晚稻收割的“攻坚战”也将会全面打响,那一时刻,迎接立冬的秋收场面,一定会是更热烈而又激荡人心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豪迈之气,也许很快就会呈现在农户们的眼前。

在稻田与稻田之间河沟里,有两个抓鱼的人时隐时现,他们挥动着网抄子等器具,在一段一段的搜寻着自己的目标,让我感到惊奇。先前,只是看到有人在沟里捞出绿色的浮萍,准备投喂给家中的鸡鸭鹅家畜,谁能想到,还有更好的“精品”藏身于这样的芦苇丛中。当一条条重量不等、品类不一的鱼儿映入眼帘时,说真的,瞬间就感受到了捕鱼人的那份愉悦和开心。或许,这就是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而给予劳动者们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吧!

等立冬的节气一过,冰霜相伴的冬季也将如影随行。而当下,这田野里有种有收的劳作场景,真像是秋与冬的交融前,一曲缠绵悱恻的热歌劲舞,不仅温暖有力,也浸润着所有庄稼人的美好希冀。

 作者简介:袁卫东,笔名海中石,江苏射阳人,1971年生。自1985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各级报纸杂志、网络媒介发表新闻、诗歌、散文、小小说、杂文等各类文字作品80万字,曾出版《步行者》《上海新闽商》等4部新闻、文学作品专集。

大耳郎
发表个人文章
 最新文章